第318節
鐘意又道:“還有一個消息,武驥身邊的羅云,日前已經帶兵出走隴南,投靠了蕭文遠?!?/br> 何苒來了興趣,巧了,就在昨天,她剛剛研究過蕭文遠這個人。 “蕭文遠把女兒許配給了孟誠的兒子,現在孟誠死了,這門親事看來又要黃了,不知下一次,蕭文遠又要把女兒嫁給誰了?!?/br> 第一次是武駒,武東明一死,蕭文遠就把女兒許配給孟二公子,可惜他還沒有收到孟家的聘禮,孟誠就死了,以蕭文遠一慣的所作所為,他又到了單方面撕毀婚約的時候了。 只不過接連兩次,蕭姑娘的這??斯拿晜鞒鋈?,敢和蕭家聯姻的怕是不多了。 已經死了兩位公爹了,第三位的空缺誰來填上? 何苒和鐘意全都沒有想到,一個月之后,消息傳來,蕭文遠把女兒許配給韃虜小皇帝,成了韃虜王后! 消息傳到京城,所有人的眼睛全都瞪成了銅鈴。 韃虜小皇帝,年僅五歲! 韃虜真正當政的是太后滿氏,她大權在握,作風凌厲,稱得上女中豪杰。 可惜小皇帝年紀太小,而韃虜內憂外患,這兩年的日子并不好過。 鐘意說道:“滿太后是達剌公主,原本韃虜最強大的外援便是達剌,可是自從她的兄長阿金王子戰死之后,達剌的實權已經被她的叔父握在手中,她的叔父對韃虜虎視耽耽,滿太后對他處處提防,不敢與他合作。 據我所知,武東明兵敗之后,滿太后曾經派出使者,先后前往西安、隴南和隴西。 何淑婷曾在西安的長安王府里,見過滿太后的使者?!?/br> 何苒看向他:“你在何淑婷身邊安插了人手?” 這種隱密的消息,恐怕就連武驥都不知道。 可是鐘意卻知道了,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何淑婷身邊有他的人。 “是恒山那些女殺手中的一個?” “是,武驥曾派給何淑婷兩個厲害的人手,驚鴻樓事件之后,武驥覺得何淑婷就是被這兩個人慫恿,才會闖下大禍,所以他把這兩人收了回來,給何淑婷另選了幾位武婢,武驥最信任的就是榆林的世家,這幾位武婢出自榆林的張家和劉家,張家教養武婢的師傅是晉陽人,她的兩個兒子都在晉陽?!?/br> 何苒明白了:“你用他的兒子威脅他,把送到西安的武婢換成了殺手?” 鐘意沒有說話,默認了這件事。 對于晉王培養出的這些殺手,何苒曾經想過要收為己用,但是最終她還是交給了鐘意。 畢竟她這副身體的原主也是這些殺手中的一員,何苒本能的不想和她們直接接觸。 管理這些女殺手,沒有比鐘意更合適的人選了。 在對待胡虜這方面,何苒是信任武驥的。 武驥打從娘胎里就在抵卸韃子了,武氏一族長居榆林,他們一直在守衛邊境,他不會做出與韃子合作,出賣祖宗的事。 所以,何淑婷與滿太后使者見面的事,武驥肯定不知道,否則就不是現在的局面了。 何苒又一次猜對了,這件事武驥確實不知道。 且,即使現在有人告訴他,何淑婷私底下見過韃虜使者,他也決不會相信。 事實上,韃虜派往西安、隴南和隴西的三位使者,只有來隴西的那位鎩羽而歸。 孟誠甚至要殺他,那使者連夜逃離,才沒有死在孟誠刀下。 孟誠此人雖然荒yin好色,但他和武驥一樣,從記事起就在跟著父兄打韃子,在他眼里,非我族類全都該死,他以虐殺韃子為樂。 那使者來到隴西時,孟誠不但掌了軍權,還睡了嫂子,正是意氣風發之時,這么高興,就該殺幾個韃子來祭旗。 所以,使者嚇跑了。 而在西安,使者成功見到了何淑婷,雙方的會面和平友好。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隴南,只是那使者到的比較晚,沒辦法,這一路上都在打仗,耽擱了時間。 他到的時候,孟誠的死訊剛剛傳到隴南。 而滿太后在寫給蕭文遠的那封信中,真誠地給小皇帝提親,她不是神仙,自是不知道孟誠會死,因此,她替小皇帝求娶的是蕭文遠的二女兒。 蕭文遠的二女兒,時年十二歲。 雖然,十二歲的王后,五歲的皇帝,這樣的組合對于后戚來說,至少現在是有優勢的。 然而蕭文遠在權衡利弊之后,覺得十二歲的二女兒難堪大用,剛巧孟誠的死訊傳來,蕭文遠便修書一封,同意了這門親事,但是要把二女兒換成他的嫡長女。 且,大婚要趁早。 滿太后看到這封信后很高興,當即便同意了這門親事。 十八歲的蕭大姑娘成為韃虜王后,協助滿太后執掌朝政。 十月初十,蕭文遠在韃虜的支持下,自立為王,他覺得隴南王這個稱號太過局限,便以蕭為國號,史稱西蕭王。 一個月后,被困在乾州的武驥終于沒能等來援兵,他苦守了三個月,天氣越來越冷,城中無論官兵還是百姓,全都無米無柴,眼看就要餓死凍死在這個寒冷的冬天。 百姓們憤怒了,他們被困得太久了,家里能吃的全都吃了,樹葉早就吃光了,就連樹根也被挖出來裹腹,接下來就要易子而食了。 而長安王卻還在硬抗,不知從哪里傳來的消息,苒軍進城不殺百姓,也不搶掠,而且還會施粥施藥,幫助百姓們渡過難關。 有一個小女娃,帶著自己的meimei跑到城門口,她說家里的三個弟弟要餓死了,爹爹要把她和meimei殺了,燉給弟弟們吃,她求守城門的兵士放她們姐妹出城,她們擔心爹爹會追來殺死她們。 或許是小女娃的哭聲太過凄慘,一名士兵心軟了,他轉身便向城門跑去,他也要出城,他要帶著這兩個小女娃一起出城。 留在城里只有死路一條,出了城卻有可能當俘虜,現在打仗,到處都缺人,俘虜是能受到優待的,至少要比留在這里好和多。 忽然,一支箭凌空而來,射入那名士兵的后心,再接著,又是兩箭,小女娃和她的meimei應聲倒地。 射箭的是武驥身邊的侍衛。 武驥大怒:“你在做什么?誰讓你社死他們的?” 侍衛跪倒:“王爺,他們在擾亂軍心!他們該死!” 武驥看著這名侍衛,他忽然記起,他曾經一度把包括這名侍衛在內的幾個人,借給何淑婷,讓他們為何淑婷做事。 后來驚鴻樓的事情鬧得太大,他便把這些侍衛收了回來,為此還惹得何淑婷哭了一場,他哄了好久。 “在對驚鴻樓動手之前,王妃也是這樣對你們說的?她說驚鴻樓的人都該死,是不是這樣說的?” 侍衛低下了頭,要怎么說呢,他覺得王妃遠比王爺更能當機立斷。 武驥默然一刻,那三具尸體已經被拖走,可是武驥知道,反噬已經來開始了。 他的放任和無能,帶來的惡果正在張開獠牙向他反噬。 這個侍衛如此,何淑婷或許也如此吧。 這三支箭,射死的不僅是三個人,也是全城百姓的生機。 就在當天晚上,饑寒交迫的百姓拿著木棍扁擔,有的甚至提著凳子,他們走上街頭,他們要打死這些當兵的,他們要出城找吃的,他們就要死了,不是餓死就是凍死,反正也活不了,不如臨死前拼一把。 這場rou搏是在箭雨中停止的。 次日清晨,街道上橫七豎八倒了一地尸體。 只是這些人不是苒軍,而是百姓。 鮮血從一直流出行署前。 武驥走出行署,他踩著一地鮮血,一直走到城門前,他登上城樓,不遠處旌旗飄揚,那是苒軍。 他轉過身去,看向城內,尸體被清理了,只留下一片片暗沉的紅色,那是血。 武驥看向榆林的方向,那里是榆林,是他永遠也回不去的家園。 他的家沒有了,他的父親死了,他的母親生死未卜,他的弟弟不知去向,他的妻子 武驥的心一陣抽痛,何淑婷還懷著他的孩子。 “淑婷,看在你我夫妻的情分上,你要留住我們的孩子,把他撫養長大?!?/br> 武驥想,何淑婷會善待他們的孩子吧,那畢竟也是她的骨rou。 武驥又對自己的想法嗤之以鼻,他為何會這樣想,難道他不相信淑婷嗎? 淑婷,是他最心愛的人,也是這世上最好的女子。 可是她卻在武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離他而去。 武驥苦笑,不想了,全都不想了。 他辜負了父親,父親從來不會殘殺百姓,而他卻殺了。 這是他的錯,但他也是迫不得已。 現在的形勢已經完全失控,而他束手無策。 見到父親時,他再解釋吧,父親會原諒他的吧。 這一刻,武驥忽然想,如果那年他沒有賭氣離開榆林,他沒有自作主張迎娶何淑婷,他沒有放任何淑婷殘害驚鴻樓的老掌柜,如果沒有這些事,那么何苒不會報復,榆林還在,父母還在,弟弟還在,他的家也還在。 如果啊如果,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 武驥站在城樓之上,他摘下頭盔,卸去身上的鎧甲,鎧甲之下,竟然是一身孝衣。 武驥高聲說道:“長安軍諸將聽令,本王死后,爾等打開城門,出城投降,不得違令!” “王爺,不可啊,王爺,不可??!” 城樓之下一片哭聲,武驥沒有猶豫,他拔出腰間長劍,向頸間刎去! 臘月初一,長安王武驥于乾州自刎,時年二十九歲。 這一日,乾州城大雪紛飛,長安軍將士頭纏孝帶出城投降。 第405章 武婢紅袖 安遠將軍何大力率兵入城,次日雪停,城中便支起數十口大鍋,苒軍拿出軍糧,給百姓們施粥。 兩天之后,從西安和咸陽來的商賈紛紛進城,他們帶來了米糧、藥材、木炭和御寒的棉衣,在這之前的三個月里,這些都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 七日后,何大力自作主張,為武驥厚葬。 之所以說是自作主張,是因為何大力還沒有接到京城的命令。 不僅是在榆林,而是在整個西北,武東明都有一定的威望。武東明死后,何苒下令,讓何大力以侯爵之禮為武東明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