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何雅珉便是雅珉大人,這稱呼初時覺得古怪,叫著叫著便也習慣了。 何雅珉猜到大當家給她派來的人,定然有些來頭,否則也不會由大當家親自指定,可是她做夢也沒想到,來的會是柏彥。 “好,柏先生,您跟我來,我給您講一講我們這次的任務?!?/br> 直到這一刻,何雅珉的心還在為那些可憐的女孩子們而流淚,她還并不知道,眼前這位謙和端方的柏先生,便是其中一個女孩子的父親。 柏彥無比感謝何苒的安排,他從魯地回來之后,便忙于和戶部、兵部進行各項工作的交接,馮贊是大老粗,這些事情他不插手最好,他一插手保管越來越亂,因此,柏彥一直沒有回到昭王身邊。 現在交接工作終于完成,柏彥正準備來見何苒時,何苒卻率先讓人把他請了過來。 何苒讓他來協助何雅珉。 看到何雅珉眼中的不解,柏彥苦澀一笑,說道:“我家世代居住在青州,我有一個女兒,那年” 何雅珉如墜冰窟,她全身冰冷,雙拳緊緊握起,說出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冰縫里迸出來的:“第一期的文案,就交給柏先生了?!?/br> 柏彥抱拳一禮:“柏彥領命!” 第337章 柏彥 金陵。 手下呈到他面前的晨報和晚報,額角的青筋突突直跳。 晚報是錦衣衛在茶館里的客人手中拿到的,而客人說他是在街上的小孩子手里買的。 錦衣衛到街步找了一圈,沒有找到賣報紙的小孩子,卻又繳獲了一份晨報。 滿街都是小孩子,問他們誰賣過報紙,一問三不知,再問哇哇哭,三問滿地打滾。 “查,去查!” 錦衣衛查了兩天,又查到幾份報紙,可這些報紙的來源又不是小孩子了,又變成買東西時白送的。 找到那家鋪子,老板娘說道:“我又不識字,不知道這是啥,早上一開鋪子,就放到門口了,我看著也沒用,就送給買東西的客人了?!?/br> 老板娘沒敢說,就是因為今天她送報紙,生意比平時好了幾倍,可惜報紙太少了,她只用了一個早晨就送完了。 錦衣衛只好威脅:“以后再有這種來歷不明的東西,就交到衙門?!?/br> 老板娘翻個白眼:“撿到銀子也要交衙門嗎?” “路不拾遺,那是當然?!卞\衣衛說道。 老板娘點點頭,明白了,這就是個傻子。 嚴密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搜查,反而令報紙成了搶手貨,尤其是那些想要獵奇的年輕書生們,他們四處搜羅報紙,白天找不到,那就晚上去鬼市找,短短幾天,報紙便在讀書人中流行起來。 初時只是少年人獵奇,不久就連官員們也來了興趣,誰不想知道那邊的事呢? “你快看,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成君,這家伙竟然還活著,我還以為他死在南下的路上了?!?/br> “這是新的政令嗎?居然讓農民可以自己到衙門里找活干,這成何體統,農人不事農桑,誰來種田?” “你仔細看看,上面說了是農閑,農閑,農民在農閑的時候可以到衙門里找活干,咱們以前也是這樣做的,讓他們在農閑修路挖河?!?/br> “不一樣,那邊的冬天很冷的,土都凍住了,修什么路,挖什么河?” “真的很想知道,除了修路和挖河,衙門里還有什么活計是農民能做的?!?/br> 不知是誰,把第一份晚報帶進了后宅,官眷當中,識文斷字的在多數,何況江南多才女。 于是晚報開始在閨閣中悄悄流傳,晚報上有食經、有連載的話本,有清艷婉約的新詞,甚至還有名人的趣事。 “快看,擷英先生在酒樓醉酒,被兩個小廝抬進馬車,真的假的,擷英先生那般芝蘭玉樹的人,也會被人抬著走嗎?” “我不信?!?/br> “我也不信,給我看看?!?/br> “還有這個寫話本的姚公子,以前在京城里怎么沒聽說過?” “這人好討厭,每次只寫豆腐塊大的一小段,也不知道牛書生什么時候才能見到馬小姐?!?/br> 新帝也知道了這兩份報紙,他示意嚴密,以后查到報紙,都要呈一份到圣前。 每一份晨報,新帝都在認真看,不僅是他,滿朝文武都是如此,首輔柳山河則專門派人搜羅報紙,報紙送到后,他都要和幕僚們討論一番。 在晚報,大多數人則是一邊看一邊罵。 “現在什么人都能寫詩了嗎?這寫的什么,老夫當年去京城趕考時題在酒樓里的詩,隨便一首都比他強?!?/br> “這種人能寫詩倒也罷了,最可氣的是這樣的詩竟然能夠傳遍天下?!?/br> 眾人不語,是啊,即使是在對立的江南,都有無數人在看報紙,那么在那邊呢,報紙豈不是已經大行其道,喜聞樂見了? 以前他們的詩,他們的文章,都要口口相傳,等到能夠印刷成冊時,往往已是一把年紀。 而這晚報上的詩文,只看詩中意境就能知道,這就是初出茅廬的少年人。 一位老者嘆了口氣:“昨天聽到家中孫兒說起這個人,我那孫兒竟然會背他的詩!” 是啊,千里之外的人,千里之外的詩,能讓人記住,那就是成名了。 這年頭成名這么容易了嗎? 臘月初一,金陵百姓都在談論一件事,初八那日,皇帝要到開元寺親自主持施粥。 每年的臘月初八,開元寺都會施粥,天還沒亮,開元寺外便人山人海,無論是大戶人家,還是普通百姓,都想得一碗開元寺的臘八粥,祛病去邪,全家安康。 而今年,皇帝要親臨開元寺祭天地,并且主持施粥,這可是多少年來從沒有過的事。 百姓們的反饋很快便報到了皇帝這里,皇帝有些得意。 何苒做夢也不會想到,她費盡心思把晨報和晚報賣到金陵,反而讓朕得到了啟發。 最近一期的晚報上,有兩篇文章都是有關臘八粥的,除了臘八粥,還有世家大族秦家的一位子弟寫的食經,秦家的臘八菜。 新帝心中不屑,這個秦家可是出過首輔的,現在的子孫卻把時間和心思花在這些沒用的事情上面,真是可笑。 何苒,誤人子弟! 不過,這什么臘八粥和臘八菜,倒是給皇帝有了靈感。 總要有一件與民同樂的事,能讓百姓們不但能感受到皇恩浩蕩,還能感受到朕是一位愛民如子的明君。 沒有什么比施粥更直觀也更省錢的了。 皇帝抄了錢家,七十萬兩銀子進帳,可是這比起在何苒那里損失的二百多萬兩,這七十萬兩就什么都不是了。 且,七十萬兩銀子沒能進皇帝的私庫,而是直接進了國庫。 而被何苒拿走的二百多萬兩,卻是皇帝的私房錢。 皇帝現在聽人提錢就生氣,可是臨近年關,要用到錢的地方便特別多,因此皇帝最近天天生氣。 但是施粥不用錢,因為花的是開元寺的香火錢,皇帝主持施粥,也只是擺擺樣子,無論他去不去,開元寺每到這天都會施粥。 聽說民眾們得知皇帝要去施粥,都很激動,皇帝很高興,這么多天,終于有了一件令朕愉悅的事了。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臘月初五。 那一天,晨報和晚報再一次呈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一眼上面的日期,都是五天前的。 雖然是自己看不起的死敵,可是皇帝還是有些佩服何苒。 只用五天時間,便能把京城的報紙送到金陵,可謂神速。 何苒:多謝反饋,的確太慢了,我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皇帝拿起晨報看了起來,何苒終歸還是見識太短淺了。 這晨報上有各種法令法規,甚至還怕人看不懂,還要詳細解讀。還有各地衙門上報的各種數據,讓人一目了然。 皇帝冷哼一聲:朕都不用派細作過去,就能知道這些重要的事。 何苒是親手把各種情報捧到朕面前了。 何苒: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可是看著看著,皇帝嘴邊的笑容消失了。 晨報的第一版的最下方,赫然是一篇約有千字的文章,文章署名柏彥。 文章里寫的是齊王在青州時的暴政! 名字是:青州之殤。 文章里的齊王大肆斂財,卻裝了一副悲天憫人的面孔,惺惺作態。 齊王好色,搜羅六至十歲幼女,行禽獸之事,枉顧人倫,齊王府舊人向馮贊報信,青州城外的一處亂葬崗便是齊王府的埋骨地。 馮贊派人去此處,挖掘出大量孩童的尸體,數量之大,令人震驚。 消息傳出,青州城內,滿城縞素,百姓們自發地為那些可憐的女孩置辦棺木,還有曾經丟過女兒的人家,得知女兒的死因,有婦人撞死在齊王府門前,血濺當場。 青州書生柏彥,膝下一女,視如明珠。 幼女不幸被齊王擄走,棄尸亂葬崗,柏妻痛失愛女,繼而撒手人寰。 柏彥狀告無門,反被齊王爪牙盯上,意圖滅口。 柏家家中祖產被齊王爪牙燒毀,友人家仆不幸遇難。 柏彥九死一生,逃出青州,方才保住性命。 皇帝的臉色越來越白,柏彥,寫文章的就是柏彥。 這個柏彥,他在自爆家丑? 女兒被人蹂躪而死,他不覺得丟人嗎? 反倒寫在晨報上,大肆宣揚? 柏彥,以一己之力終于激怒了皇帝。 皇帝忽然覺得柏彥這個名字有些耳熟。 他問夏公公:“你聽說過柏彥這個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