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至于母親說的與其他家族聯姻的事,他懶得去想。 她回不去了. 從真定到晉陽,路途漫漫,險象環生,可那時她還有何書橋,盡管何書橋還是個孩子,但是他們相依為命,相互依靠,他們有共同的希望,共同的未來,他們一起向著未來前進,所以,那個時候,她反而并不像現在這樣害怕。 何淑婷連忙接了,沒等她道謝,那只手便收了回去。 武驥下了馬車,接過隨從遞來的韁繩,一行人翻身上馬,向著榆林方向而去。 桃姑已經將此事壓了下去,此案由驚鴻樓接手,全面封鎖了消息。 證據就是同一天,何淑婷與何書銘一起離開善堂,再也沒有回去。 武夫人生了三個兒子,現在只余下兩個了,她對兩個兒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 偌大的京城,有一半的店鋪大門緊閉,街上的行人也不多。 路上停下打尖時,馬車停下,何淑婷再次醒來。 武夫人冷哼一聲,長子從小就在軍營里,不知內宅里的這些事。 可是直到三天后,武驥離開榆林,那個姑娘也沒有出現。 她剛剛睜開眼睛,便看到車簾從外面撩開一個角,遞進來兩個包子和一個裝水的葫蘆。 武驥語氣淡淡:“這里離晉陽城已經很遠了,你可以走了?!?/br> 身為武氏宗子,他從十二歲就知道,他的親事從來就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武氏,以及武家軍。 他讀過書,他知道哪怕是大哥罪有應得,二姐殺了他,還是有罪的。 何淑婷大喜過望,連忙謝過:“小女子這一路上絕不會打擾公子,請公子放心?!?/br> 何苒給桃姑回信,讓她派人看顧何書橋,至于何書銘和何淑婷的事,不用隱瞞,告訴他便是。 他明明知道大哥沒安好心,可他卻還是沒有護住二姐。 他愿意當一輩子小兵,換二jiejie的余生安寧。 這一切的一切,其實就在今天早晨,可卻隔了一輩子。 武驥回到府里,和父親說了此次進京見到何苒和昭王的經過,以及在京城的所見所聞,父子倆談了許久,又分析了最近的政局,武驥這才有空去見母親。 武驥把他從京城和晉陽買的禮物放到武夫人面前,武夫人夸獎了幾句,忽然問道:“在城門口對你磕頭的那個女子是什么人?” 武驥沒有meimei,他自幼便跟著父親出入軍營,長大后真正接觸,來往最多的女子就是何苒。 剛好有一家新鋪子開張,鞭炮震天,滿地紅屑,鋪子里的人抬著笸籮出來灑銅錢,熱熱鬧鬧,喜氣洋洋。 或者,更早,早到她跟著何書銘走出善堂的時候。 何淑婷又回到馬車上,馬車里裝著東西,夜里有隨從值夜看管,她睡在車上也很安全。 何書橋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在善堂里跟著先生讀書,每隔一天去武功師父那里學武,做完功課便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給自己賺錢買筆墨紙張。 聽到母親又提起與何苒聯姻的事,武驥哭笑不得,他對何苒是真的沒有什么想法。 小梨高興地說道:“又有新鋪子開張了,真好??!” 這兩成人口,有一部分是出去暫避風頭現在又回來的京城百姓,還有一部分則是商人,他們重又看到了京城的商機,不但把生意做到了京城,還在京城置業落戶。 “您能不能.順路再搭我一程?” 何苒談笑間殺人于千里之外,可眼前的少女和她差不多的年紀,卻如菟絲花般無所依托。 政務繁忙,何苒也有一段日子沒有出來逛街了。 他惱恨自己那天為什么要出去,如果他沒出去,決不會讓二姐跟著大哥走,大哥沒有機會賣掉二姐,二姐也就不會殺他了。 那個姑娘是何淑婷。 經過大半年的整頓,又有兩次官員考,京城終于重新繁華熱鬧起來,現在登記在冊的人數,比起何苒剛進京時增加了兩成。 一路顛簸,何淑婷睡著了,她太累了,身心俱疲。 “娘是擔心有人居心不良,想要趁機接近你,你爹一心想與何大當家聯姻,娘也想過了,即使咱們娶不到何大當家,你的親事也不能草率,娘定要給你找個真心對你好,又能有利于武氏的女子?!?/br> 也就是說,有至少一半人離開了京城,有的是跟著圣駕南下了,還有的則是離開京城去投靠親友了。 武夫人仍然沒有放松警惕,又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武驥離開榆林了,肯定是那個姑娘不知道,以為武驥還要在榆林住些日子,所以還沒有出手。 “好,到了榆林你自行離去?!?/br> 何苒沒想到何書銘竟然去了晉陽,而且還死在何淑婷手上。 武夫人暗中讓人跟在武驥身邊,只要那姑娘出現,絕不給她接近武驥的機會。 武驥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容,什么也沒說,轉身進了官驛。 這是在告訴他,她只是搭車,沒有非份之想。 他和很多人一樣,但凡是見過何苒在戰場上的殺伐果斷,就不會再用衡量女子的標準來看待何苒。 就這樣,武驥一行終于回到了榆林,剛一進城,何淑婷便下了車,她給武驥磕了幾個頭,便快步離去,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說。 如果不是何苒的身份擺在那里,他甚至想和何苒稱兄道弟。 桃姑已經派人暗中尋找了,可是沒有找到何淑婷的下落。 接下來的幾天,何淑婷都在馬車里,到了吃飯的時候,會有人隔著車簾遞些饅頭包子之類的吃食,晚上到了官驛,她才會出來找地方小解,然后又匆匆回到車上。 夜幕降臨,武驥一行在官驛投宿,何淑婷正要下車,那道車簾再一次掀開,這次遞進來的是一身衣裳。 那天,善堂里的管事找到他,和他講了大哥和二姐的事,他哭了。 出了城,他們找到存放馬匹的車店,這里除了有寄存的馬匹,還有武驥帶來的五十親衛。 時間一久,武夫人漸漸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后了。 自從父親起兵之后,武驥便很少會留在榆林,尤其是武東明受傷之后身體大不如前,武驥代替他行使兵權,能留在榆林的時間就更少了。 他想快快長大,他要上陣殺敵,他要立功,他要把功勞全都攢下來,等他的功勞攢得足夠多了,他就去求大jiejie,用他的功勞給二jiejie抵罪。 算了,既然管了閑事,那就再多管一點吧。 書橋、善堂、那些永遠也做不完的針線,清貧卻又平靜的生活。 “你想去哪里?”武驥問道。 何苒讓桃姑對何書橋的看顧,只是遠遠的。 這次他回來,也只計劃在榆林住三天,三天之后,他便又要走了。 何苒聽小梨說過,何書橋品行端正,是一個健康向上的孩子。 武夫人不悅:“這種事你就不該管?!?/br> 武驥見母親不高興了,連忙陪笑:“當時您不是沒在嗎?也沒人給我出主意,我腦子一熱,就出手管了,再說,那女子也沒有纏上我,人家就是給我磕了幾個頭而已,這輩子怕是也不會再見面了,您就放心吧?!?/br> 榆林很大,人口眾多,而那姑娘,說實話,除了武驥,沒人知道她的相貌,那天在城門口,看到那姑娘的人也只是匆匆一瞥,有畫像都不一定能找到,更何況連畫像也沒有呢。 那樣二jiejie就不是逃犯了,她就能堂堂正正地活著了。 這處官驛就在官道上,前面便有一個十字路口,從這里可以去往四面八方。 和其他地方不同,京城并沒有經歷戰火洗禮,但是由于遷都的影響,在何苒進京之前,京城在遷都前后人口數量相差了足足一倍之多。 自從幼子大仇得報,武夫人的身體便漸漸好了起來。 京城,何苒收到了桃姑送來的密信。 她回不去了。 何淑婷忽然意識到,她回不去了。 所以他希望二姐跑得越遠越好,高嬸子屋里供著菩薩,何書橋趁著去幫高嬸子收拾屋子的機會,跪在菩薩面前,求菩薩保佑二jiejie平平安安。 何淑婷連忙走過去,曲膝行禮:“民女多謝武公子救命之恩,無以為報,請受小女一拜?!?/br> 說著,便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從這一天開始,何書橋練武更加努力了,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練拳,晚上睡覺前也要再練半個時辰。 何淑婷不是裝暈,她是真的暈了過去,太緊張了,不過剛剛出城,她便醒了,但是直到感覺到武驥下車,她才敢睜開眼睛。 武驥一怔,果然,他娘的身體好了,精神頭也回來了。 何淑婷深吸口氣,咬咬牙,大著膽子說道:“您能把我帶到您的領地嗎?您放心,到了地方我不會賴著不走的,我有手有腳,我能養活自己,我只是不想留在晉地,我擔心大哥還會找過來,上次舅舅要賣掉我,我跑出來了,可大哥還是找到我了,現在又我真的害怕!” 何淑婷終于換下了那身染血的衣裳,她從馬車里出來時,看到馬車外面站著一個人,正是武驥。 何淑婷面紅耳赤,她是什么,她只是一個殺人兇手,武驥把她帶出城,已經仁至義盡,她有什么資格再提要求? 武驥一怔,他顯然沒想到何淑婷會這樣說。 她以為武驥會把她趕下車去,沒想到直到馬車再次向前行駛,也沒有人理她。 現在的她,是真的怕了,比她用剪刀刺進何書銘胸膛時還要害怕。 武驥并不知道,他的解釋并沒有令武夫人釋懷。 也不過兩個時辰,城門口的事便已經知道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那個姑娘仍然沒有出現,而武夫人派出去尋找的人,也沒有找到那姑娘的蹤跡。 他有自知之明,除非他殺了新帝,用新帝的人頭做聘禮,否則,這親事,沒得談。 何淑婷搖頭,淚如雨下:“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沒敢看,我.那是在路邊,大哥會被人救起的吧,他不會死吧,我不想殺他,我真的不想,我.罪該萬死,都是我的錯,是我的錯……” 根據驚鴻樓的調查,何書銘很可能是想把何淑婷賣掉,何淑婷對他早有防備(否則也不會隨身帶著剪刀),兩人爭吵的時候,何淑婷殺了他。 何苒笑著說道:“走,咱們過去看看,也沾沾喜氣?!?/br> 正在這時,一個人從斜次里沖了出來,后面有人高聲叫道:“小偷,攔住她!” 武驥和何淑婷的線,前面有伏筆的,我忘了是哪章了 第313章 儂六娘求助(兩章合一) 小梨眼明手快,一把揪住那人的后心衣裳,那人竟是毫無反抗能力,被小梨制住掙脫不得。 這時,后面的人追了上來,何苒一看,來人是一男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