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眼看吳太太和春紅就要束手就擒,吳太太揮刀便向自己的脖子劃去,一枚銅錢飛了過來,正打在她的手臂xue道上,吳太太胳膊一麻,手上脫力,短刀落在腳下。 一條黑影飛快地沖過來,一把摘下了她的下巴! 與此同時,春紅也被制住,和吳太太一樣,她也被摘了下巴! 第167章 一窩端 吳先生、吳太太和春紅被用牛皮繩捆成粽子,扔在早已準備好的馬車中。 與此同時,鄧芳在住所被俘,他的待遇要好一些,只是被捆住雙手,下巴還好好的。 因此,鄧芳大聲喊冤,喊著喊著,意思就變了:“何苒惡婦,你不得好死!” 不過,他也只是喊了兩句,嘴里被塞進一團味道熟悉的東西,那是他的襪子。 到了此時,鄧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上當了! 何苒怕是早就盯上他了,他以為他算計了柏彥,可其實他才是被算計的那一個。 四個人被徹底控制住之后,流霞在兩名女子嘴里發現了可以插拔的木齒,木齒里藏有劇毒。 若是沒有及時摘下她們的下巴,這會兒就是兩具死尸了。 與何苒猜的一樣,吳先生和鄧芳嘴里沒有木齒。 四人被分別關押,何苒沒有立刻審問,也沒有去見他們,而是讓看管他們的人,給他們斷食、斷水、斷覺! 被派來當看守的,不是原先府衙里的衙役,而是苒軍里的人,十幾個半大小子和半大姑娘,分成三班,輪流盯著這四個人。 他們的刑具是錐子。 這四個人別說是打瞌睡了,就是眨眨眼睛,大腿內側便會挨上一錐。 吳先生是第一個大喊著他要招供的。 可惜沒人理,繼續熬著他。 第二個要撐不住的是鄧芳,同樣沒人理。 而那兩個女子,卻始終牙關緊咬,一言不發,鮮血順著她們的裙子淌下來,在地上形成一片血洼。 三天之后,鄧芳和吳先生都已奄奄一息,何苒這才派人審訊。 她派出的是何江琪和何雅珉。 何江琪是鷹隊成員,她也是目前鷹隊唯一一個與殺手正面交鋒過的,這個姑娘不但冷靜而且敏銳,此番她沒有跟隨何秀瓏去大戰場,而是一直跟在何苒身邊,黑山鐵礦、蔡氏塢堡,都有她的身影,且,她的表現可圈可點。 何雅珉是袁綱的女兒,她除了擅長繪畫以外,心思也非常細膩,且,記憶力超群,否則當初何苒也不會一眼就看中她,帶她回到青蒼山。 何江琪和何雅珉,都是何苒重點培養的新生力量。 因此,她把這次審訊交給了這兩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給她們做記錄的是張佳慧。 小姑娘的字寫得又快又好,這段時間,她跟在何苒身邊,做的便是文吏的工作。 而對于鄧芳等人背后的主子,何苒已經猜出了幾分。 她是從那兩名女子身上看出來的。 這兩名女子,很有可能就是晉王的女殺手,是和原主一樣的女殺手。 因此,在知道客棧里住著的是一男兩女時,她便特意叮囑了去執行抓捕任務的流霞和金波,一定要防止那兩名女子自盡。 忠義侯謝鴻明勇武過人,最終還是死于兩名女刺客之手。 自從得到這個消息之后,何苒便懷疑,晉王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昭王。 晉王的腦袋現在急著打進京城,腳丫子還要用來踹武東明,他現在無法分身對付遠在平陽的小昭王,最好的辦法,同時也是他用起來最為得心應手的辦法,就是派遣刺客。 是的,晉王想殺的只有小昭王,并非是何苒。 直到現在,晉王也沒把何苒放在眼里,即使何苒已經打出了苒軍的旗號,可在晉王看來,小昭王的擁躉之中,值得他去對付的只有武東明。 至于何苒,一個女人,她能掀起什么風浪,不過就是武東明找來帶孩子的。 昭王就是那個孩子。 當然,此時此刻,晉王還不知道這個女人掘了他的私庫,他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私庫里已經空空如也。 沒辦法,袁綱沒有告訴他。 何苒早就猜到她還沒到讓晉王千里投殺器的地步。 前世也是如此,盡管那時她已經名聲赫赫,照樣有很多人不把她放在眼里。 原因只有一個,她是女人。 現在晉王如是,何苒相信,不僅是晉王,齊王和開州王同樣如此。 這三位,比較頭疼的是武東明,畢竟武家父子兩代扎根榆林,要錢有錢,要兵有兵,且,武家父子打韃子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若是晉王能把他打趴下也就罷了,若是打不死他,武東明便會成為這幾位王爺的勁敵。 所以何苒現在該吃就吃,該睡就睡。 被追著打的是武東明,被千里行刺的是周堅,不好意思,一個不小心,危險全都讓這兩位替她分擔了。 鄧芳和吳先生已經被折磨得生無可戀了,好不容易有人要提審他們了,雖然審訊他們的人只是兩個小姑娘,可他們也沒有力氣意外了,問什么說什么,因此,不到半個時辰,他們便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 一份工工整整的審訊筆錄送到何苒面前,何苒拿起來看了看,微笑頷首。 她沒有猜錯,那兩名女子是晉王派來的。 其中一個,也就是吳太太,便是鄧芳新得的那位曾為揚州瘦馬的小妾,當然,揚州瘦馬和小妾的身份全是偽裝,春紅也是殺手,她在黎城時,便是那名小妾的丫鬟。 鄧芳和吳先生確實是黎城土生土長的讀書人,只是這兩人考了幾次科舉,都沒能雀屏中選,年紀漸長,便越發有懷才不遇之感。 且,他們除了懷才不遇,還覺得即使考中進士,也不會受到重用。 不信,請看汾州和平陽的那些世家,這些世家祖上哪個沒有出過光照青史的名人,可現在呢,還不是一個個龜縮在家里,別說是考科舉了,就是給個官讓他們去做,他們也不去。 為什么呢,因為朝廷不仁,所以他們才不想報效朝廷。 鄧芳與吳先生是好友,兩人每天在一起,談的便是這些,越談越覺得這個朝廷太腐朽了,需要有一名明君來整治朝堂,整治天下。 有一次,他們經人引薦去了晉陽,原本是想進入晉王府做幕僚的,可是因為一些意外,沒能成功,雖然這件事沒成,可兩人卻有了投靠晉王的心思。 可惜,晉王沒把他們放在眼里,晉王對讀書人的態度很冷漠,他唯一看得上的讀書人只有馮擷英。 第168章 那個蘭若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晉王府的門檻越是難進,鄧芳和吳先生便越是想進,想得抓心撓肝,終于讓他們找到了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先前想要引薦他們去晉王府卻沒有成功的那位仁兄告訴他們的。 馮擷英在五臺山不辭而別,晉王府出事,晉王沒有得用的人,竟然派了袁綱去善后。 袁綱何許人也? 沒有真材實學、濫竽充數的江湖騙子。 鄧芳和吳先生認為老天爺都在幫他們,從龍之功就在眼前,他們就要發達了。 他們找到先前的那位引薦人,又是送禮又是說好話,那人實在是抹不開面子了,就給他們指了一條路。 同樣是晉王府的幕僚,姓鄭,在晉王面前雖然比不上馮擷英,但肯定比袁綱要強得多,這人的岳父就是黎城人,當年是岳父供他讀書,他對岳父非常尊敬。 剛巧那位岳父遇到一點麻煩事,鄧芳和吳先生幫他解決,就這樣搭上了鄭幕僚。 而這次的事,就是鄭幕僚讓他們去做的,鄭幕僚說了,王爺想看看他們的能力,他們可不能令王爺失望。 而那兩名女子,是鄭幕僚派來協助他們的,這兩名女子很厲害,對他們不假詞色,四人當中,吳太太是他們的頭兒。 何苒猜得沒錯,他們此番的任務就是行刺小昭王周堅。 沒來平陽之前,鄧芳和吳先生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周堅是個孩子,何苒和她的軍隊,就是草臺班子。 看到這里,何苒笑了,這兩個傻缺,鄭幕僚看中的就是他們是讀書人,且是黎城土生土長,又小有名氣,他們的背景禁得起調查。 至于晉王,恐怕壓根就不知道有這兩個人存在。 她拿著這兩人的供詞去見了馮擷英,問道:“馮先生可認識這位姓鄭的幕僚?” 馮擷英眼中閃過一絲厭惡:“鄭宣?!?/br> 何苒多機靈啊,一看就明白了:“這個鄭宣是專門給晉王做臟事的?” “嗯?!瘪T擷英點點頭。 “他的岳家是黎城人,那他呢,哪里人?”何苒問道。 “他是豫地人氏,十二歲時殺了自己的同窗,逃到黎城,改了名字,假稱是逃難來的孤兒,救了落水的魏小公子,因此入了魏老爺的眼,不僅供他讀書,后來還將女兒嫁給他。 他將后去的事隱藏得很好,后來還進了晉王府。 不過,沒過多久,晉王便將他在豫地殺人的事查了出來,他殺的那位同窗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而是當地父母官的老來子。 晉王問他時,他毫不猶豫就承認了,并且愿意把自己的這條命交給晉王。 晉王對鄭宣此人的評價便是,是個小人,但也是個狠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好刀?!?/br> 何苒感慨:“原來如此啊,我還真想見見這位鄭先生呢?!?/br> 馮擷英看她一眼,沒有說話,何大當家是有幾分變態在身上的。 接著,何苒又做了一件更變態的事。 她讓人放出了周堅遇刺身受重傷的消息。 晉王三番兩次假裝遇襲,她也會啊,只不過人家想要行刺的不是她,她沒有機會親自表演,那就讓周堅來吧。 消息通過鄭宣在平陽的探子很快便傳到了清苑,晉王也知道了。 據說,當時客棧里有人丟了一本價值不菲的孤本,刺客是被當做小偷抓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