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三房的家底,沒有。 老夫人吵著去報官,三老爺去了衙門,好吧,衙門比何家更亂,三老爺問了幾個人,硬是不知道要找誰報案。 他只好回來,在路上有好幾次差點被人撞倒。 京城亂起來了,今天比昨天還要亂,已經有當街搶東西的了。 何三老爺不敢逗留,慌慌張張跑回家去。 剛到胡同口,便聽到一片哭聲,原來是住在胡同口第一家的那戶人家,大門忘了關,闖進來一伙流民,見什么搶什么,還把去年才進門的新媳婦給摸了,那媳婦哭著要上吊。 何三老爺快要嚇死了,哪里還顧得上丁氏,他回到家里,便讓人關門閉戶,任何人都不許進來。 第二天,便是皇帝南下的日子了,老夫人可不想再等了,只有跟著皇帝一起南下才是最安全的。 至于丁氏和何淑惠,不跟著他們,還能去哪里?怕是還沒有走遠,就被那些流民們搶了。 何老夫人一邊咒罵丁氏和何淑惠被流民先jian后殺,一邊上了馬車,祖孫三人連同家里的金銀細軟全都在馬車上,丫鬟婆子和小廝則是跟在車后面跑。 何老夫人松了口氣,好在丁氏和何淑惠沒在,否則這三駕馬車怕是坐不下了。 而此時的丁氏和何淑惠,已經坐在驚鴻樓里了。 驚鴻樓早就不營業了,銀樓啊,這年頭京城里被搶的銀樓還少嗎?雖然沒人敢來驚鴻樓搶劫,可是這生意也沒法做了,誰還有心思買首飾呢,倒是私底下黃金兌了不少。 丁氏帶著何淑惠求上門來,陸暢二話不說就讓她們留下來了。 借著陳婆子生病去醫館帶出來的金銀細軟,也全都到了驚鴻樓。 但是陸暢有要求,她們既然進了驚鴻樓,在陸暢沒同意她們出去之前,她們便不能出去,否則就別怪陸姑娘手里的大槍了。 陸暢惡狠狠地說道:“你們也別想著用大當家來壓我,我可告訴你們,我在大當家面前比你們有面子!” 丁氏心道,我吃了熊心豹子膽才用你們大當家來壓你,當我不知道你是武安侯府的孫小姐嗎? 等到陸暢離開,何淑惠拉著丁氏的衣袖,一臉興奮:“娘,您聽到了嗎?她說的大當家是我大jiejie,是大jiejie,呀,大jiejie好威風??!” 何淑惠又想起陸暢手里的大槍,捂著小胸口,眼里直冒星星:“娘,大jiejie是不是也會耍大槍啊,對了,三jiejie說大jiejie能一口氣翻十八個跟頭,是不是真的?呀,大jiejie好膩害??!” 丁氏看著小女兒因為興奮而熠熠生輝的眼睛,忽然又想起了兒子。 罷了,罷了,就當她只生了一個女兒吧。 丁氏拉著女兒的手:“咱們若能逃過這一劫,全靠你大jiejie,你可要記著,要時時記著你大jiejie對咱們的好?!?/br> 何淑惠點頭:“娘,我全都記在心里了?!?/br> “你這個傻孩子,只記在心里不行,還要掛在嘴上。 要讓這驚鴻樓里的人,還有那位陸姑娘,全都知道咱們記得你大jiejie的好。 還有,剛才陸姑娘的話你也聽到了,咱們能沾你大jiejie的光,住在這里,就已經很好了,你可千萬別想借著你大jiejie的勢,給別人臉色看,你可記住了? 她的勢,至少是現在,咱們借不起?!倍∈洗敬径?。 何淑惠雖然伶俐,可畢竟只是個小娃娃,丁氏的話,她似懂非懂,眨著大眼睛看著母親,好一會兒,她點點頭:“女兒記下了,大jiejie的勢,咱們借不起,所以咱們要乖乖的?!?/br> 這一章一不小心就寫多了,索性就兩章并成一章了。 另外,之所以用很大篇幅寫丁氏和何淑惠也是有原因的,她們不是打醬油的。 第164章 世間再無何家軍 得知皇帝遷都的消息時,汾州和平陽兩地正式易幟。 城門之上,昭和苒兩面大旗迎風招展。 何苒正式宣布,自即日起,苒軍擁昭王為主。 她的軍隊,名為苒軍。 她答應過周池,世間再無何家軍。 何苒并非絕對的一言九鼎,但那是她對周池說過的最后一句話,何苒覺得還是要算數的,所以她重新組建的軍隊,就叫苒軍吧。 當周堅被秘密送到平陽之后,何苒便在平陽府衙之內接見汾州平陽仕紳。 何苒讓人給這些人家送去請帖,并且放出風聲,小昭王已到平陽。 之所以要打出小昭王的旗號,是因為何苒擔心這些人不肯來見她。 平陽和汾州兩地人杰地靈,出過不少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人物。 因此,這兩個地方的名門世家眾多,就連周池亦是出自平陽。 這些世家和世家之間互為姻親,同氣連枝,當年周池幾乎是從周家堡殺出來的,可想而知,他成了平陽汾州兩地世家共同的敵人。 周池第一次大開殺戮便在是這里。 他踏著鮮血走出平陽,走出汾州,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因此,這兩地的大小世家,在周池稱帝之后,日子也不好過。 但周池也沒有為難他們,只是冷落而已,他們的子孫偶有能考中進士的,也止步于五品,得不到重用。 但好在家底還在,底蘊還在,他們的日子比起平民百姓,還是要好上許多的。 后來晉王就藩晉陽,蔡氏崛起,他們便漸漸明白了,相對于晉王和蔡氏,周池對他們簡直是太仁慈了。 他們只能閉門謝客,著書立說,有的以隱士自居,有的則在家里架起丹爐,沉迷煉丹,淘空家底。 當然,這些都是他們對外宣稱的,是真的因為修仙長生,把家底都淘空了嗎? 何苒是不信的。 所以何苒要把他們全都請過來,她要當面看一看。 在來平陽的路上,柏彥便已經給周堅講了平陽和汾州出過哪些名人,又有哪些世家存在至今。 這樣一來,周堅便又開始緊張了。 他是第二次來平陽了,上次是去周家堡見武東明,這次肯定也是要見人,而且可能就是要見柏先生說的那些名門世家的后代。 他對柏彥說道:“柏先生,我見到他們需要做什么?說什么?” 柏彥說道:“王爺什么都不必做,只需微笑頷首便好?!?/br> 可即使如此,周堅還是緊張,他擔心那些人會懷疑他的身份,他擔心他們不相信他真的是昭王子孫。 越是快到平陽,周堅便越是緊張。 而當他見到何苒時,這種緊張便達到了極致。 幾個月沒見,何苒的目光更加銳利,像是能看到他的內心深處。 何苒的這種變化,就連柏彥也感覺出來了。 他知道,這是殺伐之氣! 柏彥想起他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何大當家時,其實是有些意外的。 因為何大當家比他想像中更年輕,她目光清亮,笑容甜美。 那時的何大當家,給柏彥的第一眼,就是一個小姑娘。 可現在的何苒,雖然還是小姑娘的年紀,可是卻沒有人能把她當成小姑娘了。 她的神態中多了幾分冷冽,僅是舉手投足便帶出凌厲氣勢。 面對這樣的何苒,不僅周堅會緊張,就是柏彥,也不由自主更加恭敬了幾分。 到了接見的正日子,汾州和平陽的世族只來了幾個人,那些收到請帖卻沒有來的,給出的理由不外有三:本人生病、長輩生病他要侍疾、閉關(修仙的煉丹的隱居的都能閉關)。 反倒是有從潞安和沁州聞訊趕來的讀書人,讓何苒頗為滿意。 這些年來,因為平陽世家的原因,整個晉地的讀書人想走仕途都很艱難。 即使是晉王,對當地的讀書人也是持漠視態度。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好機會,有些腦子靈活的讀書人便想方設法,抓住這個機會。 何苒并不排斥削尖腦袋向上爬的人,只要不違悖做人的底限,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權利。 所以在這次會面之后,她把那些讀書人全都留下來了。 當然,這是表面上的,私底下她讓杏姑派人去調查這些人的出身和以往的經歷。 沒想到這一查,還真查出來一個。 此人名叫鄧芳,是個舉人,潞安下屬黎城人氏,有一妻一妾和兩個嫡子。 問題出在他那個妾身上,這名小妾是在何苒收復平陽之后才收的,據說是朋友送給他的揚州瘦馬。 其他讀書人都是結伴而來,而黎城則只來了鄧芳一人。 前途未卜,因此,這些讀書人全都沒有帶上家眷,鄧芳名義上也沒帶家眷,可是杏姑的人卻查出來,鄧芳的小妾沒在家里,鄧芳前腳離開黎城,小妾后腳便也從家里出來,去向不明。 何苒收到密報之后,便讓人監視鄧芳的行蹤。 為了安置這些讀書人,何苒特意給他們收拾出一處五進大宅,這宅子原本屬于蔡氏,是蔡氏產業中的一處,現在已經空了出來,何苒便讓這些讀書人住在此處。 沒過幾天,鄧芳便露出了馬腳,他每隔一天,便會去城中的一家客棧,每次都會在那里待上半個時辰。 且,鄧芳想方設法,想要結識柏彥,為此,他已經花了不少銀子用來托關系。 可惜,別說是在這里,就是在青蒼山,柏彥也是極特別的存在,除了何苒,還真沒有人能想見就能見到他。 何苒聽到這個消息,笑著說道:“柏先生深居潛出,也應該有正常的社交了?!?/br> 于是忽有一天,柏彥在一家古玩鋪子里遇上了麻煩事。 他看上了一把前朝名家所制的茶壺,愛不釋手,一個不小心,茶壺落在地上,摔成了幾瓣。 柏彥怔住,伙計尖叫起來:“天吶,這樣的茶壺當世也只有這一把了!” 柏彥又是尷尬又是心痛,一邊道歉一邊掏出身上所有的銀子,甚至還把從不離身的玉佩也解了下來。 可這些加起來,也達不到這把茶壺的價值。 因此,不僅是伙計,鋪子的掌柜也拉著柏彥不依不饒,大有你不賠錢就送你去見官的架式。 柏彥羞得面紅耳赤,恨不能找個地洞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