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既然亂了,那陸姑娘當街殺幾個人,又能如何? 此言一出,剛才還在這里轉悠的閑漢們頓時做鳥獸散。 京城又不是只有這一家銀樓,惹不起驚鴻樓,難道還惹不起其他的? 沒過多久,陸暢便聽說京城里有三家銀樓被搶,甚至有家的掌柜還受了重傷。 陸暢和府里說了一聲,她索性不回家了,吃住都在驚鴻樓。 而此時的武安侯府中,劍拔弩張。 武安侯陸屏南調回京城后,雖然已經交出邊頭的兵權,可他手里還有五千衛軍,齊王的意思,陸屏南和他這五千衛軍要留在京城,一旦晉王打過來,就要靠他們拖延時間,避免晉王追上來。 也就是說,武安侯和他這五千人,是要留下送死的。 以武安侯的性子,他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忠君報國,這是他從娘胎里就懂得的。 但是武安侯夫人不答應,如今兒子不知去向,丈夫又要留下送死,她的心都碎了。 妻子的眼淚阻擋不住武安侯,他已經打定主意。 武安侯夫人只好來找婆婆李錦繡,哭得梨花帶雨。 李錦繡冷哼一聲:“都到這個時候了,你怎么沒有想過,你兒子怎么樣了?兵荒馬亂的,他是不是還活著?” 關于陸臻的去向,在這個府里,只有李錦繡和陸暢知道。 就連身為父母的武安侯夫婦,也只是知道那個犟種兒子離家出走了。 至于二房和三房,他們得到的消息就是陸臻去城外養傷了, 雖然他們覺得這養傷的時間有點太長了,但是李錦繡不說,他們也就不敢問。 現在李錦繡問了,武安侯夫人怔了怔,小心翼翼地問道:“母親,臻兒,臻兒他還好吧?” “哼,還沒死?!崩铄\繡冷冷地說道。 武安侯夫人被噎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她怎會不擔心兒子,她是不敢擔心,她連問都不敢問,每次剛問一句,就被婆婆噎得說不出話來。 “母親,臻兒是我身上掉下來的rou,我怎么不心疼他?可是兒媳知道,他有您照應著,兒媳每每想到這些,便覺心安了,您才是咱們家里的定海神針?!?/br> 李錦繡的臉色總算好了一點:“來人,把二房和三房的人全都叫過來,再去知會公主一聲,她若是有空,便過來坐坐?!?/br> 李錦繡口中的公主,便是她的二兒媳,錦山公主周麗茹 第160章 留在京城(二更) 一個時辰之后,除了在邊關的陸二、“城外養病”的陸臻以及還在驚鴻樓的陸暢,陸家其余人全都來了,就連錦山公主也從同一條街的公主府過來了。 面對自己的兒孫,李錦繡問道:“你們拖拖拉拉這么半天才過來,是在收拾細軟,整理行裝,準備追隨圣上去金陵了吧?!?/br> 眾人正想說是,察覺到老太君話里有話,便沒有吭聲。 只有年僅七歲的小孫女好奇地問道:“祖母,咱們家要搬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了嗎?以后還回來嗎?” 李錦繡沖她招招手:“薇兒,過來,到祖母身邊來?!?/br> 小孫女從母親身邊跑過來,依偎在祖母腿上。 李錦繡撫摸著孫女的頭發,目光在兒子媳婦孫子孫女,以及孫媳婦身上一一掃過,停留在孫媳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孫媳紅著臉點點頭:“讓祖母掛念了,孫媳好多了?!?/br> 李錦繡微笑頷首,重又正色說道:“你們不用收拾行裝了,倒是可以把金銀細軟歸攏歸攏,咱們家不走,就留在京城?!?/br> “???”說話的是三夫人,她也懷了身孕,預產期在下個月,她是不想走的,可是又擔心留下會有危險。 李錦繡的目光在三夫人的肚子上掃過,她看向錦山公主。 “公主是如何安排的?”李錦繡問道。 按理,身為公主,哪怕已經成親了,無論婆家如何,她也是要跟隨皇帝南下的。 可錦山公主的情況有些特殊,她并非是皇帝的女兒,而是宗室女。 她雖然和開州王不是同一個房頭的,但是自從開州王起兵之后,在京的所有宗室,都被皇帝和太皇太后嫌棄了。 如果這些宗室們不是主動跟隨,皇帝還真不一定會帶上他們。 聽到婆婆問起她,錦山公主說道:“二將軍沒在京城,兒媳全聽婆母的?!?/br> 陸二現在邊關呢,恐怕還不知道遷都的事。 李錦繡滿意地點點頭,她又看向武安侯夫人,這是她最不待見的一個兒媳,可卻是嫡長媳。 雖然婆婆還沒有正式宣布,可武安侯夫人已經想到了。 她難道在這個時候大鬧嗎? 把婆婆和丈夫全都留在京城,然后她一個人跟著圣駕南下? 不,她做不到。 她嘆了口氣,就這樣吧,大不了就一家子一起死,好在臻兒不在。 想到陸臻,武安侯夫人終于找回了她身為嫡長媳的責任感。 她知道要說什么了:“要不,要不就送孩子們出京吧……” 李錦繡見她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松了口氣,這是準備慷慨赴義了? “放心,孩子們會有安排?!?/br> 此話一出,李錦繡感覺到屋里的氣流都不一樣了,這是全都松了口氣? 他們莫非是以為我這老婆子帶著一大家子去送死? 這一個個的,都想什么呢。 不過,一大家子,沒有持反對意見的,也沒有自作聰明跳出來說三道四的,李錦繡還是比較滿意的。 她低下頭看向依偎在自己身邊的小孫女:“咱們留在京城,薇兒害不害怕?” 薇兒眨著大眼睛,搖了搖頭:“有祖母在,薇兒不怕,娘說祖母是定海神針?!?/br> 李錦繡滿意地看一眼三夫人,這個兒媳是續弦,雖然年輕,倒是也還算懂事,至少把孩子教得很好。 李錦繡朗聲說道:“我們家留在京城,晉王想要進京,就要先過我這一關,我李錦繡的大槍還沒有生銹呢!” 李錦繡的這番話,當天便傳到了齊王耳中,別問他是怎么知道的,一個想傳,一個想聽,一拍即合,李錦繡便讓齊王聽到了他想聽到的話。 齊王的神情有一刻的怔忡,陸家是開國元勛,忠心耿耿,因此,齊王才會讓武安侯留在京城拖延時間,保證皇帝順利南下。 說白了,就是借此機會,把武安侯從皇帝身邊剝離。 武安侯勇猛,可手下也只有區區五千衛軍,就連謝馮十萬大軍也抵擋不住晉王,武安侯的這五千人,就是留下送死的。 如武安侯和忠義侯這樣的人,是不可能為齊王所用的。 既然不能成為助力,那就除掉。 只不過齊王沒有想到,武安侯府,連同忠勇夫人李錦繡,竟然如此剛烈,不用逼迫,他們自己就存了要以身殉國的忠義。 齊王嘆了口氣,對身邊的幕僚說道:“孤最敬重這樣的人了,可惜孤來京之后,一直未能與武安侯和忠義侯相交,孤終生抱憾矣?!?/br> 忠義侯已經死了,武安侯雖然還活著,可也離死不遠了,他當然要抱憾終生了。 齊王其實是不想讓忠義侯謝鴻明死的,謝鴻明若是還活著,還能抵抗晉王,可惜晉王派了殺手把謝鴻明暗殺了,齊王為此很難過,面對文武百官,他哭得泣不成聲。 齊王親自為謝鴻明寫了祭文,并且追封了謝鴻明。 沒錯,如今的圣旨,其實都是齊王寫的,他寫完,再讓小皇帝蓋上玉璽,無論小皇帝愿不愿意,都要按他的要求,把玉璽蓋上。 齊王已經準備,到了金陵之后,就給武安侯陸屏南也寫一篇祭文,不僅是武安侯,還有忠勇夫人李錦繡。 李錦繡的聲名,遠遠高過她的公爹、丈夫和兒子們。 這樣的一位女中豪杰,值得一篇流芳百世的祭文。 武安侯府內,李錦繡正在和兒子陸屏南商量家中子孫的去留。 “你也覺得該把孩子們送走?”李錦繡問道。 武安侯陸屏南所答非所問:“娘,陸臻在何處?” “你覺得他該在何處?”李錦繡反問,目光炯炯,看著眼前已逾中年的兒子。 “他他是不是在青蒼山?”陸屏南問道。 “是,他在青蒼山,那小子出息了,他在練兵,給大當家練兵,大當家寫信夸獎他了?!崩铄\繡與有榮焉,那是她親手養大的孫子,有她的血氣。 “大當家何大當家,就是真定何家的那個?” 這件事,陸屏南是知道的。 他也知道這門親事不算數了,當時妻子很不高興,他還勸了幾句。 他知道母親和那位何姑娘之間是有秘密的,但是母親不說,他就是想問,也不能問。 第161章 誰敢惹我就挖他祖墳(月票滿百加更) 李錦繡忽然覺得老大有點婆媽,都說了是大當家了,你還問是不是那個真定何家的,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你還想拿著婚約要說法嗎? “你問那么多做什么?我說了是何大當家,那就是何大當家,你兒子現在給何大當家練兵,你侄女在給何大當家看場子,你還有要問的嗎?” 陸屏南不敢再問了,老母親要發飚了。 他連忙岔開話題:“娘,您是準備把孩子們送到青蒼山嗎?現在晉王的軍隊已經打到清苑了,要把孩子們順利送到青蒼山,怕是不容易?!?/br> “那就換個地方,也不用全都送走,就把陸淳、陸謙和薇兒送走吧,陸淳大一些,可以照顧弟弟meimei了?!?/br> 李錦繡向來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當天晚上,這三個孩子便被悄悄送出了京城。 次日,齊王假惺惺地派人來到公主府和武安侯府,要接錦山公主和她的兒子媳婦一起南下。 李錦繡勃然大怒,這哪里是好心,這是要人質! 讓武安侯府送死還不夠,還擔心他們死得不利索,更擔心遠在邊關的陸二聽聞全家死光光的噩耗后會造反,所以要帶走陸二的妻子兒女做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