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過年啦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誰是白月光(1v2)、銀杏落下的那一刻、拯救mob文女主計劃(np)、螢火之春
大年三十一早,江小梨就被mama從被窩里叫起來。她迷迷糊糊睜眼,看到四歲的弟弟正扒在床邊,興奮地喊:“jiejie快起來啦!要回奶奶家啦!”小孩的聲音清亮甜軟,像是拂過冬天窗欞的一陣陽光。 屋外飄著細雪,車窗上結著一層薄霧。江小梨坐在后座,抱著弟弟,小家伙握著她從文具盒里翻出的彩色筆,嘴巴一張一合地跟著她唱兒歌。車廂里溫暖而喧鬧,父母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從今年誰家養的豬長得快,到隔壁三叔家的兒子又換了新車。 “jiejie唱得真好聽!”弟弟一邊拍小手一邊笑,像個剛采到糖果的小松鼠。江小梨揉了揉他的頭頂,把他摟緊了一些,心里像是被輕輕捧了一下,軟綿綿的。 兩個小時后,他們剛好趕在飯點到奶奶家。 幾個叔嬸已經忙活了一上午,起來廚房里熱氣騰騰,油香四溢。奶奶端著剛起鍋的紅燒肘子從灶臺出來,農村自建的兩層小樓掛著大紅燈籠,親戚家的孩子正興奮地放鞭炮。 江小梨換上棉拖鞋,剛進門就被奶奶塞了一把瓜子花生,又被按在椅子上喝下一碗熱騰騰的土雞湯。 那一瞬間,熱氣撲在臉上,香味在舌尖綻開,她的心被一層柔軟裹住了——是年味,是人間煙火。 接下來的幾天過得閑適而安穩。 清晨陪奶奶下地摘菜,午后喂雞、掃院子。院角的柴火灶里烤紅薯,烤焦了邊、裂了皮,她第一時間拍照發給陸硯:“我奶說我烤糊了,其實是焦香懂不懂~” 她和陸硯一天要發好幾輪消息,有時語音,有時視頻。她發他弟弟涂鴉的“小恐龍”、自己寫崩了的作文,或者是深夜寫題時崩潰自拍加一道數學題:“老師都放假了,現在全靠你‘私人補課老師’撐場面?!?/br> 陸硯大多時候都是秒回,似乎專門在等她的消息,不但耐心講解,有時還會調侃她一句:“你是不是故意不動腦子?” 她發個委屈貓表情包,笑嘻嘻地回:“你發現啦?!?/br> 她看似玩笑,其實心里也藏著很多小心思。 江小梨搜過海市一中的校長名字,也就是陸硯姑父。那條百科詞條簡單得像是故意省略,人物關系欄干干凈凈一片空白。她一路點進相關詞條,一層層地翻,全是冰冷肅穆的履歷,沒有一點生活痕跡。 有時候視頻時,她也會有意無意地觀察陸硯背后的環境。他的房間很大,光線通透,背景永遠安靜,裝潢簡單又大氣,看不出他的生活具體是什么樣子,只看得出“貴”。 有一回,視頻剛接通,她就察覺到那邊的聲音有點吵,是不常有的熱鬧。屏幕那邊的陸硯站在戶外,背后是冬日灰藍的天空、亭臺假山,爬滿綠意的院墻。 “你在外面嗎?”她有些驚訝,陸硯回北京后很少出門。 “來姥姥家吃飯,晚點還有親戚要過來?!标懗幨稚献ブ话阳~餌往水里丟。 他見她好奇,抬手轉了下鏡頭,鏡頭掠過的是一座保存極好的四合院:雕花木窗、掛著書法字畫的長廊,假山上流水潺潺,綠植枝椏層層迭迭,看不出一絲灰敗,反倒像哪部古風電影里才有的布景。 這不像是“住”的地方,更像是某種“傳承”下來的存在。 江小梨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問:“這是你姥姥家?” “嗯?!?/br> 江小梨沒再追問,嘴上“哦”了一聲,手指卻默默截了張圖。 她上網搜索北京四合院的樣式,看了許多短視頻和介紹頁面,卻都找不到像陸硯姥姥家那樣--又大、又安靜雅致、還透著一股不動聲色的講究。 江小梨看著視頻里那些標題好幾個小目標的房子,有些恍惚,那時候她還不知道,自己曾經“抓救命稻草”的一個舉動,是怎么把她引向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不是輕松的,也絕不會是公平的,但她已經無聲無息地,站在了入口。 一個出身寒微的小鎮女孩,一個背后隱隱透著權勢與財富的少年,本該是兩條平行線的人生,卻在冥冥之中,被生生拉扯著交匯在一起。 像是天生住在城墻之內的人,光站在那兒,就能讓外頭的人感覺到門檻的高度。 江小梨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從一開始,就低估了陸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