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第224章 皇太弟 翌日,蕭景榕一上朝便被兩派的官員吵得頭疼。 無非是怎么處置小壽王一事。 蕭景榕提早跟大理寺和刑部的人打過招呼,不讓他們把真相擺到明面上。 他就任由朝臣爭論不休,等時候差不多,便讓李培順來道一句無事退朝。 半個月來日日如此。 后來更有人跪在宣政殿前請命。 蕭景榕也只隨便他們跪著,讓太醫侯在一旁,別死了就行。 蘇棠都被他這波cao作驚呆了。 純純明君秒變昏君的節奏。 蕭景榕貌似也比之前閑了不少,甚至時不時能抽空陪她坐一個下午。 “皇上當真不急?” 蘇棠描摹著他的眉眼,最后停在他鼻尖輕戳。 鼻骨挺挺一根,這里倒是軟嘟嘟的。 她也有些好奇他打算怎么解決這事。 在她看來確實棘手得很。 “怕朕成了昏君?” 蘇棠輕笑,“那倒不會,只是皇上當得昏君,臣妾卻做不了妖妃,實在可惜?!?/br> “可惜?” “那得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才擔得起妖妃二字?!?/br> “當真促狹?!笔捑伴抛プ∷氖滞?,“朕不會讓你擔亡國的罵名?!?/br> 蘇棠靠在蕭景榕胸口,慢慢斂去嘴角的笑意。 兩人雖在調笑,卻都能感覺到壓在對方心里的石頭。 家國天下,沒人敢保證自己的決策一定正確。 一旦行差踏錯,苦難終將降臨在黎民百姓身上。 時間轉眼又過去月余。 原本持續爭論不休的群臣忽然安靜下來。 只因長慶王不日將進京。 誰都沒想明白皇帝這時候將長慶王喊回來是幾個意思。 作為異姓王,長慶王來往于封地和京城之間相對有更多限制。 非召不得擅離,擅入。 蘇棠也沒見過宮里單獨為哪個王侯將相舉辦過如此盛大的宴會。 逼得她不得不戴上了最重的那套寶石鑲金頭面。 大殿中央的金邊紅毯都像是特意換了新的,亮得晃眼睛。 隨著太監層層通報下去,大殿之外走入幾人。 為首的男子蓄著胡須,目帶寒芒,步履之間盡顯殺伐之氣。 蕭景榕雖也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表面卻裹著一層書卷氣。 長慶王完全是一看就知道不好惹的那種類型。 “長慶王薛良弼參拜吾皇,吾皇萬歲長康,圣運昌隆?!?/br> 不過令蘇棠意外的是,長慶王表面桀驁,對蕭景榕居然是規規矩矩行的跪禮。 除了像祭祀、喪儀一類特別重大的場合,以長慶王的地位倒也不是必須跪。 他不是一心支持小壽王,不服蕭景榕的嗎? 是因為他為人比較謹慎? 蕭景榕抬手示意他起身后,長慶王又讓身后的人獻上各式寶物。 珊瑚寶石,玉器錦緞。 都是些遠遠看著就很有派頭的東西。 漫長的獻禮環節過去,長慶王卻仍未入座。 “臣還有一物請皇上過目?!?/br> 眾人都以為還有什么稀罕物件,伸長脖子細看。 長慶王親自雙手捧著一個錦袋裝著的長柱體物件,遞給李培順。 李培順檢查無異后呈到蕭景榕面前。 蕭景榕也松開錦袋的系繩。 眾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里面竟裝著明黃色卷軸。 卷軸本身倒還有限,偏偏是長慶王不遠千里親自送到皇帝面前。 蕭景榕將卷軸攤開的瞬間,眾人齊刷刷從座位上起身跪在地上。 蘇棠幾乎是下意識就被周圍的人影響,跟著跪了下去。 隨后李培順的聲音響起,似是在宣讀卷軸里的內容。 “帝王治天下,共四海之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心為心……” 蘇棠本來是尖起耳朵聽。 后來實在沒忍住被這長篇大論害得有些昏昏欲睡。 總的來說這是先帝留下的遺詔,前半部分全是在說他在位時如何努力。 當然她也沒膽子真的睡過去,精神仍緊繃著。 直到蘇棠跪得膝蓋疼,終于到了關鍵部分。 “文帝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朕亦未能辨之早矣,遂讓賢于善能者。 然血脈大統,不可朝更昔替,此有負先帝之所托,無顏以對先烈?!?/br> 意思是他兒子沒有足夠的能力,所以他為了天下蒼生不得不讓旁支理政。 但是愧對祖宗。 不過最勁爆的在后頭,“……六子澄煥,承克大統?!?/br> 蘇棠對此只有一個評價。 見過不要臉的。 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 合著通篇下來按他的意思蕭景榕其實就是個攝政王唄。 怪不得原著里面,眾人會覺得蕭景榕是用了見不得光的手段上位。 但蕭景榕明知道有這么個東西,還讓人當眾念出來是幾個意思? “眾卿可都聽清了?” 蕭景榕冷沉的聲音響徹大殿,仿若深谷中回蕩的悶雷。 眾人只敢齊齊叩首回應,愣是沒一個敢出聲。 “朕自當遵先帝遺詔,立壽王為皇太弟,待朕百年之后,承繼大統?!?/br> 蕭景榕給了李培順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