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書迷正在閱讀:你不是說她年紀大,不得寵嗎、重生神醫掉馬甲、拒絕女主後,我和喪屍再一起了?!、[bg]拯救白月光受、漂亮的異類、誰是白月光(1v2)、銀杏落下的那一刻、拯救mob文女主計劃(np)、螢火之春
太后娘娘深呼吸,閉上眼睛,一會兒才又睜開“讓嫻嬪重新寫,這心經字跡不端正,錦溪,你不必過去再聽她胡言亂語了?!?/br> 錦溪姑姑松了一口氣,兩次去看嫻嬪罰寫,都把她氣的好幾天睡不著,她也一把年紀了,實在是受不了! 而延禧宮內,侍奉了兩晚筆墨,一直沒睡覺的蕓枝,眼下的黑眼圈仿佛墨畫上去的一樣。 “娘娘,咱們真的要重新抄嗎,不能把被打回來的這一份重新交上嗎?” 青櫻搖搖頭,心平氣和地說: “太后讓我抄佛經,不過是想看我苦苦寫字,徹夜通宵罷了,我便寫給她看,讓她知道,我根本不在乎累不累,她的心思沒得逞,贏得自然還是我?!?/br> 蕓枝還是不解,太后讓娘娘罰抄,娘娘乖乖抄了兩百遍,到底是誰贏了,但這話她不能說,只能又陪著熬了一夜。 夜晚,菱枝和蕓枝躺在大通鋪上,看著容珮空了的床鋪,腦海里回蕩著的全是容珮臨死前的咒罵。 兩人內心恐懼,抱成了一團。 “蕓枝,我害怕,我好想和你離開延禧宮?!绷庵ο肫饋碜砸言洖橹髯觽鬟f消息,被皇后娘娘抓到過,心里無比恐慌。 蕓枝拍拍菱枝的背,“菱枝,以后主子讓我們干什么,我們先好好思量思量,找機會就逃出去,日子一定會好的?!?/br> 兩人互相鼓勁兒,一致決定以后主子出去做危險的事情,兩個人能躲就躲,躲不了半路找理由也要躲! 第97章 新歷史 乾清宮中,皇上看著濟州傳來的捷報,心中大喜,不愧是他兩個最出色的兒子! 永璉和永璜到了濟州后,永璉先將濟州知府請到衙門,了解了當地有多少受災百姓,城內的棚戶區數量幾何,郊區的農戶數量幾何。 而永璜則暗中到了城郊的賑災粥棚,觀察了三天賑災現場。 經過永璜觀察和詢問,這粥棚施粥是從濟州倉府出糧,每處粥棚一天應該施粥兩次 而自從濟州大雪災以來,頭三天還能正常,以后的施粥頻率,從一天兩次到一天一次再到兩天一次,現在幾乎到了三天一次。 多下來的賑災糧去哪兒了?永璜帶著這個問題回了府衙。 永璉這邊,他發現朝廷已經撥款下來,為災民重建房舍,初期的登記工作也早已經完成,但重建災區一事卻拖拖拉拉,一堆的建筑材料堆積在外面的大雪里面。 重建災區的銀子去哪兒了?永璉也帶著這個問題等永璜回來。 兄弟兩個一碰頭,好家伙,原來這濟州知府是讓百姓們自生自滅了啊。 永璉立即上了一道折子,請求治了濟州知府的罪,由人押往京城。 皇上也將濟州賑災一事全權交給了兩位阿哥。 接下來的日子,永璜親自監督,災區的新房舍統一選在平坦的地方,每日的施粥變為一天三次,城內新房舍分為三個片區,所有受災民眾未來都分配到這三個片區。 而這些房屋的修建則從當地找人,災民知道這些房子未來都是自已住的,自然全力以赴。 永璉又推行以工代賑,災民建造房屋,還可以得到勞動報酬,這樣攢下來的錢,就可以在住進去后盡快的恢復正常生活。 然而解決了食物和住所,仍舊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們, 那就是御寒用的棉衣實在是不足,即使京城加班加點的趕工,仍舊有不少體弱的老人和孩子死于寒冷。 永璜和永璉一商議,想起舅舅傅恒正在京郊大營練兵,而準格爾一戰的戰備倉里,還有不少沒有用過的棉衣。 于是兩人向皇阿瑪請旨,先從京郊大營的戰備倉庫里挪用一部分棉衣,再讓京城和各地織造加班加點,填補京郊大營的空白。 皇上有征伐沙俄的心思,棉衣這種御寒之物是不可或缺的,但眼前,百姓的生命更加重要,他咬牙同意了。 短短三個多月,皇上交代下來的任務,兩人不負所托完成了。 這也是兩人第一次全程參與到民生建設中來,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肩上責任的重大。 皇室享天下之養,更應造福于天下。 永璜和永璉回京途中,經過天津衛時,在此休整。 天津衛是直隸總督的駐地,自古繁華,又有海河河運,自從皇上去年重新開了幾處通商口岸,就將天津也納了進去。 因此天津的繁華更上一層樓,偶爾有拿了通牒的洋人在市井街頭采買,永璜和永璉總覺得新奇。 兩人坐在高樓之上,看著樓下的市集和人生百態,相酌甚歡。 突然,兩人見一個藍眼睛高鼻梁身材高大的洋人,在樓下叫賣著什么,因為語言不通,來來往往的百姓基本上都不感興趣,只指點著他的長相。 兩人見他面前,擺著一臺紡織用的小車,和現在市面上通用的紡織車看起來沒有什么不同。 但永璜一向對洋人的東西感興趣,命身邊的小太監下去,不管多少錢都要買下來。 小太監們抬著機器上來的時候,說樓下那個男人一直喊著“哈里夫、珍妮”,兩人直接把錢塞給了他,把機器搬了上來。 只見這個紡織機,和市面上的一個紗錠的紡織機不同,而是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那么效率就一下子提高了八倍,最可貴的是,它可以通過改良,實現自動紡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