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書迷正在閱讀:你不是說她年紀大,不得寵嗎、重生神醫掉馬甲、拒絕女主後,我和喪屍再一起了?!、[bg]拯救白月光受、漂亮的異類、誰是白月光(1v2)、銀杏落下的那一刻、拯救mob文女主計劃(np)、螢火之春
弘歷滿是無奈,又有些生氣,他在宮中夙興夜寐,一月沒有回府,和青櫻有小半年沒見了,好不容易見面,青櫻總拿景仁宮娘娘的事讓他為難,絲毫不關心他的身體怎樣。 想到瑯華和晞月的妥帖,他輕嘆了一口氣“青櫻,這不是你該管的事情,額娘和景仁宮娘娘不僅是對手,更是政敵,我不能背叛額娘?!?/br> 說罷,弘歷站起身來,不愿和青櫻再說什么,徑直走了出去。 第16章 登基 這日傍晚,晞月正在瑯華屋里和她下棋,永璜永璉帶著璟瑟在院子里玩。 卻聽整個紫禁城突然回蕩起了轟鳴的鐘聲,國喪,皇上崩了,瑯華和晞月放下手中棋子,跪下伏地三拜痛哭。 皇上生前早已經將遺詔置于正大光明牌匾后,毫無疑問,登上皇帝之位的是弘歷,盡管早有所準備,瑯華依舊有些手忙腳亂,先將永璜永璉永璋和璟瑟送入奉先殿穿上宮中送來的孝服,又命人通知晞月和青櫻入宮,至于府里其他的格格,去永壽宮服侍熹貴妃,慰問熹貴妃不要過于哀痛。 瑯華依舊記得,前世眾人為國喪哀悼之時,青櫻卻去景陽宮見了那位棄后,讓弘歷登基以后,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和太后之間也生了嫌隙,其實弘歷登基定局已成,烏拉那拉氏的掙扎只是徒勞。 今世,瑯華特意讓人盯緊景仁宮,絕對不讓青櫻隨意接近她那姑母。 青櫻探望不成,得知是瑯華的吩咐,心內忿忿。 奉先殿內,瑯華領著眾位福晉、側福晉舉喪,熹貴妃體諒守喪辛苦,特赦眾命婦每隔兩個時辰可以到偏殿歇息兩刻,服用些參湯。 瑯華和晞月剛進偏殿,便見青櫻領著惢心,在桌旁說話。 “福晉,聽說是您命人加了景仁宮的守衛,不準嬪妾探望的?!?/br> 晞月剛想開口,瑯華急忙攔住她“沒錯,是我奉熹貴妃之命,國喪期間協理六宮。大行皇帝說過與景仁宮棄后死生不復相見,自然不能讓人在國喪期間違背皇命?!?/br> “福晉便這般不講情份嗎?景仁宮娘娘說到底也沒有廢后?!鼻鄼颜Z氣越來越強烈,偏殿中歇息的其他命婦見狀都離開了,只剩下瑯華三人。 瑯華先不回答,只挽著晞月坐下。 “側福晉,你要注意言辭,是我不講情份嗎?你現在不僅是烏拉那拉家的小姐,更是愛新覺羅的兒媳,王爺的枕邊人,現在國喪之際,你是要去見大行皇帝厭棄、熹貴妃娘娘憎惡之人,然后請她出來為大行皇帝服喪嗎?” 晞月為瑯華奉上一盞參湯,也出言警告“青櫻,你之前屢次犯禁去探望景仁宮娘娘,福晉都知情,但念在你的孝心,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在貴妃娘娘面前替你掩飾,可如今是什么時候了?你不要太任性?!闭f罷,自已端起一盞,細細喝下。 “青櫻,熹貴妃娘娘是胸懷寬廣的,你若是不搞這些小動作,或許還能保住你姑母一命,可你如果耍這些小聰明,最終會害人害已,我可以不管你的死活,但是必須要顧及皇家的體面?!爆樔A喝完手中的參湯,準備閉目歇息一下。 “福晉和王爺鶼鰈情深,顧及皇家的體面,真是讓嬪妾心服口服,不知道王爺當日被賜婚之時,可有想到福晉如此體貼人心?!鼻鄼岩粫r口快,說完之后,連自已都心驚膽戰,晞月更是脫口而出 “青櫻你放肆!這種事你不看看這是什么場合,竟然敢隨意提起?!?/br> 瑯華輕輕攥住晞月的手,讓她不必生氣,“青櫻,想必這些話,你憋了很久了。今日我告訴你,黃粱一場終是夢,鏡花水月必成空,即使沒有我,你也當不了弘歷的福晉,況且十年前,是你口口聲聲說不屑參加弘歷的選秀,今日為何又故事重提,你與王爺有情份是事實,但情份還有多少卻不可知,切莫再有恃無恐了?!?/br> “晞月,陪我去看看各位福晉們今日回府的轎輦可都妥當了?!爆樔A不愿在奉先殿惹人笑話,不待青櫻反應過來,拉著晞月往外走。 張廷玉大人護送大行皇帝回宮途中病倒,鄂爾泰大人在守了七個日夜以后也體力不支暈倒在乾清宮,弘歷既要服喪,又要處理國事,實在無暇顧及奉先殿的眾人。 十月十七日,除喪十日之后,弘歷即帝位于太和殿,追封孝敬皇后為母后皇太后,奉熹貴妃為圣母皇太后,封福晉富察氏為皇后,側福晉高氏為貴妃,側福晉烏拉那拉氏為嫻妃,待孝期滿一年行冊封禮。 同日,景仁宮娘娘自經于景仁宮正殿,追隨先帝而去,葬入妃陵。 這一世,青櫻沒有去求太后賜名,前世瑯華就很疑惑,舍去過往就舍去過往吧,好好的改什么名字呢?還是在弘歷不知道的情況下,她都替弘歷憋屈的慌,幸好這一世沒有再節外生枝。 瑯華和晞月擬定庶妃位份,除了晞月、青櫻二人,綠筠誕下了永璋,應是庶妃之首,雖是漢人,也得了個嬪位,至于金玉妍,畢竟是上駟院卿之女,哥哥又lt;a href=https:///tags_nan/guang.html target=_blank gt;官場亨通,封為貴人,海蘭,婉茵,白蕊姬都是常在位份。 弘歷看了并無異議,只等明年一同行了冊封禮。 第17章 獻計太后 又一年除夕,三月國喪已過,雖然不能鋪張,但仍在乾清宮舉行了小型家宴。 弘歷一直以慈寧宮修繕的名義,將太后暫時安置在壽康宮,太后雖然著急,但總不能主動提出搬進慈寧宮,因此借著準備家宴的名義,將瑯華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