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書迷正在閱讀:殿下搶人警告,建議自覺、狗血文女配O換攻了、韓少的寶貝盲妻、我是游戲資源商、心癮、我有喪尸輔助系統、純愛、她在合歡門一心練劍[np]、被包養后金主讓我當狗(1v1年下,高H)、鉆石(np)
祝青亦買通下人將自己所住別院的位置告知公主心腹,公主當天便帶著侍從打上門來。 鎮國公主走進小院,見湖邊一女子坐在樹下奏琴。女子沐浴陽光,恍若仙子下凡,令人見之驚艷。公主一見之下,殺意頓消。 “果然是國色天香,難怪駙馬膽大包天?!?/br> 祝青亦見她帶部下來勢洶洶,卻一點兒也不怕,緩緩起身,盈盈下拜,道:“將軍,妾候你多日了?!?/br> 鎮國公主聽她叫自己將軍,而不是公主,莫名覺得有趣,竟一點也不生氣了,好奇道:“你在等我?” 祝青亦道:“我父祝陘,為耶律景輝所殺。聞公主斬殺妾之仇敵,特來致謝?!?/br> 鎮國公主見她容貌傾城,弱柳扶風,楚楚可憐,頓起憐惜之情,連質問都溫柔了幾分:“你就是這么謝我的——做我駙馬的外室?” “駙馬權勢滔天,將妾強搶而來,妾一弱女子,如何逃得過?錯在駙馬不忠,非妾身用心不良?!?/br> 鎮國公主再也端不住,連忙上前扶起她,道:“我沒怪你?!?/br> 第76章 據說當時公主的親衛們全都被公主瞬間轉變的態度驚住了。不過親衛們令行禁止, 面上無半分端倪。 公主在祝青亦的指點下,找到了在另一處隱秘宅院與巫雅顛鸞倒鳳的駙馬,當場把赤身的駙馬綁了拖出去, 塞進馬車拉回公主府。 原本公主打算把他從外宅一路拖行回公主府,讓滿城百姓觀看羞辱,但被祝青亦勸住,為了小郡主的顏面放過了他。 那時周氏為世家,又有從龍之功, 公主前腳剛把駙馬關進公主府炮制, 后腳求情的人就進了皇宮。 即使是最受寵的公主,也沒辦法隨心所欲。當時四方蠻夷虎視眈眈,國內也有許多隱患, 朝廷危機四伏, 鎮國公主不得不忍氣吞聲, 與周家和解。在這種情形下,公主殿下打斷了駙馬的腿,押著人去皇宮父皇做主和離。 作為一個領兵的實權公主,這等作為已經算是非?!白R大體”的了。周家也不敢再做糾纏。 只是公主之后的作為徹底惹怒了周家,使得公主府和國公府成了仇敵——長公主把祝大人的舊事稟報上去,請求赦免祝青亦, 同時把祝青亦接回公主府照料, 二人一文一武, 一個有情, 一個有意, 不久后公主以妻禮迎娶了祝青亦, 還把離主院最近、原本給駙馬的院子整體翻新,作為祝青亦的院子。 祝青亦雖手無縛雞之力, 但心性不輸朝中男兒,公主敢娶,她就敢嫁,當然不讓地進了公主府。 周家那位前任駙馬還沒來得及鬧事,宮中又降下圣旨,追封了前朝抵抗契丹的忠勇名將祝陘為“忠義侯”,并嘉獎他唯一的女兒祝青亦為七品安人。 這是以功嘉獎,好似和她嫁給公主沒有絲毫關系。 可這時機實在太巧了,以至于百姓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忠良之后嫁入皇室公主府,如皇子的良妾那般被封了品級。 雖然沒有明著賜婚,但變相地讓祝青亦名這個“公主夫人”有些正言順了。 這“賜婚”也讓周家少爺氣得吐血。但包括周家在內各大勢力都沒有大臣置喙祝青亦的誥命,百姓也于此也沒有非議。只因——契丹再一次南侵了。 民間百姓群情激奮,特別是曾被契丹人迫害過的北方百姓及其親朋,對契丹恨之入骨,將文武雙全、愛惜百姓的“忠義侯”祝侯爺奉為當世名臣楷模、百姓守護神。 祝青亦是侯爺的女兒,也受到淳樸百姓們的偏愛。她嫁給公主,人們首先想到的不是以風月韻事來誹謗她,而是聯想到她從前公開場合下遙遙拜謝公主的舊事——她曾揚言公主手刃她的殺父仇人,是她的恩人,愿此生做牛做馬相酬。 這時候駙馬被公主收拾的事兒還在民間傳得活靈活現,說駙馬損了為國征戰的鎮國公主的顏面。也因此,為了挽回公主的顏面,祝姑娘不惜把“做牛做馬”換為“以身相許”來報答公主的恩情。 在剛剛建國、武風盛行、推崇忠義的今朝,這是值得人們稱贊的好事啊。 直到后來祝青亦又被封為公主妃,京城百姓才漸漸明白了真相。但這么多年過去了,公主和這位祝姓女駙馬的事早已被天下杜撰了無數個版本,以至于祝青亦真的封了妃、入了皇室名冊,人們早就不覺得稀奇了。 而朝野之中,新朝初建,文臣武將中有許多是前朝舊臣。這些人始終擔心自己前朝降臣的身份會被詬病、被追責,會被皇帝“狡兔死走狗烹”,利用完了就找個理由拋棄,甚至處死。他們心中惶惶,和皇室若即若離,不敢用命,也不敢辭官。有些舊臣還為逃亡海外的前朝皇室提供遮掩,暗通款曲,為自己留后路。 太祖皇帝借著公主這件風流韻事追封前朝探花,還給了“忠義侯”這樣好的封號,無疑是間接表達了圣意——不會再追究他們在前朝的事,反而要重用舊臣辦事。于是舊臣們無不松了一口氣。這些人對公主和祝青亦發自內心獻上祝福,唯恐這面旗子被人潑了污水。 可以說誰敢誹謗公主與夫人,誰就是這個群體的公敵。民間的輿論之所以往好的方向發展,這群舊臣中的文人也功不可沒。 祝青亦作為前探花的獨女,不但精通琴棋書畫,還善詩詞、能文章。入公主府后肩負起了教導郡主的職責。 因公主從前在外征戰,小郡主難以見到母親,父親是個在公主面前唯唯諾諾、背著公主花天酒地的媽寶男,對孩子毫不上心,加上小郡主天生內向敏感,以至于養成了膽怯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