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骨樊籠 第36節
她揀出“3”號手機,坐到自己的床上,捋了充電線過來充電:“手機廢了,改用3號機,想聯系我,撥‘3’那個快捷鍵?!?/br> 頓了頓又問:“今天的事怎么說?” 姜紅燭沉默了幾秒:“你想怎么樣?” 肖芥子笑:“我想怎么樣?不應該你給方案嗎?這一次剜眼,下一次,不定就割喉了,這以后,誰還敢跟你睡一屋?” 姜紅燭沒立刻回答,她繼續穿針走線,好一會兒才說話:“那這么著,以后我晚上睡覺,你用鐵鏈把我脖子拴床上,我橫豎挨不著你,總行了吧?” 肖芥子說:“那倒不用,那不成拴狗了嗎?拴你一只手夠了。吃過了嗎?” 姜紅燭緩緩搖頭。 肖芥子起身:“那給你下碗面,順便煎個蛋吧?!?/br> 她動作很快,開了小電磁爐,倒油煎蛋,又煮滾了水下面,一時間油氣哧啦,熱氣騰騰,屋子里瞬間熱鬧起來——不過熱鬧只是暫時的,開關一摁,電器聲就都隱了去。 肖芥子拿碗盛面,說:“苗老二沒了?!?/br> 說這話時,眼皮微掀,看姜紅燭反應。 姜紅燭“哦”了一聲,低頭咬斷結線,含糊說了句:“死了也好,我這輩子的惡心事又少了一樁?!?/br> 肖芥子覺得有點齒冷,她想起苗千年房間里、那一地的玫瑰花瓣。 老實說,她也很看不上苗千年,但人家死了,生死事大,又是為你的事死的,死了還被一掃帚歸進“惡心事”,多少讓人唏噓。 她往碗里加面湯:“為了煤精占卜鏡死的,找上門來的是039號,我記得你的話,沒跟他正面沖突,盡量避開了?!?/br> …… 那一晚,在來阿喀察的k2x4號火車上,她聽到乘務人員在說,方天芝的行李里找不到手機、不好聯系家人。她猜到了手機可能是落在了硬臥的鋪位,先一步趕了過去。 方天芝的手機上,有“人石會”的內部系統,可以看到會員的基本資料,當然,都是最基本的,年齡、性別等等。 她迅速瀏覽了一遍,對兩個號印象極其深刻。 一個是039號,因為紅姑說過,039號背后有個老頭,應該不是人。 這個“不是人”,不是那種罵人的詞匯,就是字面意義上的,非人類。 還有一個是099號,紅姑只說,這是個特殊號,并沒有過多渲染,之所以印象深,是因為一張表拉到末了,只有這一個標注了缺席。 而且,別人放的都是真人照片,這一個特立獨行,放了一張石像,像石壁上凸出的石人,對著她微微一笑。 那一笑,至今想起來,都覺得惆悵。 …… 姜紅燭說:“避開是對的,039號背后那個老頭,就我知道的,至少……活了有兩百年了?!?/br> 第32章 姜紅燭家, 不是什么家族特殊號,但在“人石會”領號,也一連領了三代, 分別是曾祖、祖父、父親。 要不是父親出了事, 領到她這代不成問題。 姜家和039號的牽扯, 要從曾祖姜大瑞說起。 *** 姜大瑞生于1878年、晉西南一帶的固縣, 打小就在古董行幫工。 俗話說“華夏文明看三晉”,晉地的老物件特別多, 不夸張地講, 豬圈墊石隨便扒拉扒拉,都能扒拉出秦磚漢瓦, 所以那年頭, 搞古董成了當地的風潮, 加上時局亂, 這風潮難免會伴點腥風血雨。 那一年, 姜大瑞9歲,他記得很清楚, 當時臨近中午,他正在后院遛雞——后來才知道, 那雞是得了雞瘟,沒兩天就會蹬腿的那種——但當時不曉得, 只覺得這雞怎么蔫不拉嘰的、也不下蛋,所以用繩子系了雞脖子, 硬性拉著雞、非逼它遛彎解郁。 突然間, 外頭鞭炮聲大噪。 小地方, 鞭炮聲就是信號, 這一定是有大熱鬧看了, 姜大瑞拔腿就往外跑,可憐瘟雞壓根趕不上他的速度,被拖得一路杵地、翅膀亂騰,加速了生命的終結。 正門外已然圍得水泄不通,姜大瑞仗著個小頭尖,在無數大腿間鉆來竄去,期間不斷聽見“人頭”、“劫道”等刺激的詞兒,更是急得抓心撓肝,生怕錯過這幾年都不見一回的大熱鬧。 末了,他的腦袋終于頑強地從一個籮筐腿的褲子襠下探了出來。 眼前一地鞭炮紙爆開的碎屑,帶硫磺味的煙氣還未消散,煙氣后頭,一頭掛搖鈴的驢子載著個老頭、不緊不慢行來。 伴隨著驢子的行近,圍觀人群不斷驚呼、畏縮地后退,姜大瑞瞪大眼睛—— 驢子的脖子上,各掛了一個人頭,那時候還是辮子黨,兩個人頭辮子一結,剛好在驢脖子上掛住。這兩人頭,看臉都像戲臺上的勇張飛,頭發散亂、神情威猛,脖子的斷茬下,居然還在滴血。 驢背上坐了個老頭,年紀足有八九十歲,佝腰耷背,正笑呵呵地朝兩邊團團拱手,稀疏白發結成的辮子頗似一條寒酸的豬尾巴。 這老頭姓顏,倒騰老玩意的,來古董行出貨的路上,遇到劫匪劫道,于是出手替己也替天行道。還聽說縣里通緝這兩個劫匪好久了,晚些時候,顏老頭還要拎著人頭,去縣衙領賞。 姜大瑞看得瞠目結舌:好厲害的老頭啊,這得是話本里除惡揚善的絕世大俠吧。 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看,唯恐錯過高人的每一絲細節。 顏老頭下了驢子、往古董行里走的時候,姜大瑞忽然發現,他有點跛。 跛得不厲害,應該是有點長短腿,這導致他走路的姿勢有點滑稽,每走幾步,右邊屁股就會不自覺地往外聳一下。 這跟心目中絕世大俠的形象差得有點遠,姜大瑞頓覺索然無趣。 再然后,熱鬧散了,雞被拽拖進人群中,擠來踏去不堪重壓,也嗝屁了,姜大瑞因此還挨了東家一頓打。 這一年的冬天,他聽到傳言,那個拎人頭的顏老頭再也不會來了。 因為他死了,老死的,享年92,算是喜喪。 *** 再次見到顏老頭,是在36年后,1923年,上海。 那一年,姜大瑞45歲,早已離開固縣多年,也走南闖北多時,成為專做水晶瑪瑙生意的一方大佬。 他好像天生就跟水晶有緣,在業內名聲大噪,是因為點出了一條“石龍”。 中國古代把水晶礦脈稱作“石龍”,傳言石龍喜好在陰雨天的晚上現身,遇見有緣人,還會“出火”,且“出火能隨風飄動”,火即是財,這火就是給人送大富貴來的——放在今天,這種現象其實很好解釋,這是水晶的“壓電效應”,這種效應使得地表附近的空氣產生變化,“出火”就是發光,陰雨天的晚上尤甚,那是因為空氣中富含水分。 姜大瑞就是循著“出火”,發現了一條石龍,這還不止,據說開挖之后,在石龍頭部不遠,還挖出了一塊小水晶,宛如人形,腳下帶須,因此被稱為“人參晶”。 更絕的是,這塊人參晶的心臟部位,有一團晃漾的油膽。 不過,關于人參晶,姜大瑞從未承認過,有人問起時,只笑說是謠言。 總之,在“點出石龍”之后不久,他就被“人石會”正式吸納入會,1923年這趟,是來參加第四十二屆大會的。 …… 那天,他風塵仆仆趕到上海,到達下榻的旅館、登記簽到之后,就興致勃勃出了門,去大廟寶華寺看豬。 1923年的上海,曾發生過一起“人畜輪回轉世”事件,報紙大肆報道,還一度驚動了當時的國民政府。 說是有個施姓惡霸,死前被高僧預言會“轉世為豬,任人宰割”,他心中害怕,于是伸出左手禮佛,僧人嘆息,表示“只左手懺悔,左手可免于豬形”。 惡霸死后的第七天,鄰居家的母豬生了頭怪豬,怪豬的前肢左蹄,赫然就是一只人的左手,連五指上的指甲都齊整齊全。 此時瞬間轟動鄉里,惡霸的家人聽說之后,為免這豬受刀剮之苦,花重金將豬買下,送到上海的寶華寺放生。 事件一經報道,看豬的人紛至沓來,說來也怪,每次有人來瞧,這豬就左躲右閃,仿佛羞于見人,這么一來,大家就更加篤定,這豬必是惡霸投生無疑。 所以去寶華寺看豬,在當時的上海,是件時髦事兒。 姜大瑞自然不能免俗。 當天看豬的人還真不少,那頭怪豬混在豬群之中,又是聳頭又是拱腚,看得一干人等前仰后合、哈哈大笑。 姜大瑞正樂得直拍大腿,突然瞥見對面的一個老頭。 剎那間,他如被冰雪,整個人都傻了。 這不是那個……顏老頭嗎? 沒錯,人到中年,孩童時代的大部分記憶都已經模糊,但總有那么一兩件,如被淬燒,愈發清晰。 9歲的那一天,被擠踏死的雞、驢脖子上掛著的兩個人頭、東家賞他的那頓打,以及這個顏老頭,他都記得極其深刻。 當然,現在的顏老頭已經不穿清末的衣服,也不留辮子了。他穿時下流行的長衫馬褂,辮子剪去,留了短發,白發依然稀疏,不大能遮得住頭皮,樣子……還是垂垂老矣、八九十歲。 他和周圍的人一樣,正盯著豬看,但并不像他們那樣樂不可支,相反的,表情有些悲哀,像是憐憫這豬。 過了會,他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轉身離去。 姜大瑞心跳如鼓,哪里還有心思看豬,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大笑和鼓噪聲中,他鬼使神差一般,跟了上去。 他看到,這個老頭走路有點跛,很輕微的那種,還有,每走幾步,右側屁股就會不自覺地往外聳一下。 姜大瑞一路遙遙跟著,最后驚訝地發現,竟然跟到了自己下榻的旅館:這老頭也是“人石會”的,自己入會有些年頭了,但因為會員從未齊聚,所以一直也沒見過。 一番打聽之后,他知道這老頭姓顏,排號“丙申”,那時候,“人石會”還文縐縐的,用天干地支來排序。 丙申,就是39號。 姜大瑞懷疑,這個“丙申”號的顏老頭,就是當年那個拎人頭的顏老頭。 36年過去了,他怎么不老、也不死呢? 姜大瑞很好奇,但這好奇遠遠沒到寢食難安的地步,大會結束,會員四散,他在上海還有生意要談,于是委托中間人,雇了兩個青幫的小混混,吩咐他們遠遠跟著,想看看這個顏老頭家住何處、究竟是何方神圣。 那個顏老頭是從黃浦江邊坐船、經由水道走的,幾天之后,蘇州水道的一條渡船上,不知被誰掛了個網兜,網兜里的兩個人頭一臉衰相,親密地擠挨著。 姜大瑞為此,給兩個小混混付了好大一筆安家費。 當年的冬天,他聽說,那個“丙申”號的顏老頭死了,老死的,享年92歲。 *** 姜大瑞沒再追查此事,他1978年去世,活了整整一百歲。他覺得,人活到這把年紀,應該坦然接受這世上的一切怪事,世界太大了,一百年,能看得懂什么呀。 他晚年時,極其寵愛曾孫女姜紅燭,覺得這娃娃容貌出眾、氣質脫俗,絕非凡品,將來必有一番大作為,他給她講了許多自己早年的經歷,還把珍藏多年、連兒子和孫子都無緣得見的“人參晶”傳給了她。 姜紅燭對那塊人參晶愛不釋手,說:“太爺,天然水晶長成人形,一千年都未必有一個吧,這塊水晶,肯定有大靈性?!?/br> 人石交流,光人有天賦還不夠,最好是石頭也能跟得上趟、有大靈性。這就好比你車技再好,開個破車,也決計開不出高性能賽車的速度,所以有些人長久“懷胎”不成,會考慮換一塊更高質的石頭,石頭不凡,也能事半功倍。 姜大瑞笑笑說:“‘人石會’講究人石交流,這就跟男女談朋友似的,你喜歡這塊石頭,但它未必喜歡你。按說人參晶是太爺挖出來的,但可惜了,跟它只有‘挖’的緣分,這輩子都沒對得上話,你跟它磨一磨,沒準它認你呢?!?/br> “人參晶”交托出去的當晚,姜大瑞溘然長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