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決戰開始
陳醫生在猶豫,并不是算計打不打的問題?,F在箭在弦上,已經沒有后退的可能了。 他是在猶豫怎么打。按以前的套路,奴隸兵先上,消耗敵人,然后是附庸、盟友往前沖,哥薩克作為主力督戰。 不過以前對手都是草原民族,還處在冷兵器時代,個人的武勇還是很有用的,驅使奴隸陷陣營的效果很好。 現在的對手可是軍事現代化國家的正規軍,裝備了火槍大炮。武器和訓練上都有代差,拿著冷兵器上陣的奴隸和附庸們上陣基本是白給。 要是奴隸、附庸們接連戰敗,會極大地動搖軍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陳醫生不能決斷,請來了費利奧爾和米哈伊洛。三個人關在帳篷里研究了一天,這期間探馬如流水般往來,匯報敵軍的各種消息,己方的部隊一一到位,大戰第二天就要開始了。 陳醫生在撒馬爾罕收服了布哈拉汗國,有了二十萬新的附庸加入,九十一萬大軍變成了一百一十一萬。 之后把切爾卡西亞人封到了布哈拉故地,隊伍里少了兩萬軍隊和六萬家屬。不過聰明的切爾卡西亞人頭領派了一萬部隊繼續追隨陳醫生,陳醫生的部隊就變成了一百一十萬整。 切爾卡西亞人的地盤東面是高原,西面是里海,北面被燒成了白地,一時半會兒不會有人來,這南面波斯的地盤,要是打下來,一定會分封出去的。 到時候鄰居要是耍橫,侵略過來,陳醫生未必有精神頭兒管?,F在切爾卡西亞人繼續給陳醫生效力,一來以后有事可以找陳醫生做主,有這么個說法兒,鄰居就未必敢動手。 二來作為盟友的軍隊,不會被派到前敵送死,基本能保證安全,三來呢,還可以跟著搶東西。這樣一舉三得的事情,不干是傻子。 人家是志愿兵,陳醫生不好拒絕好意,卻因此背上了包袱和責任,只能搖頭苦笑。這就是作為天可汗的煩惱,要為小弟負責,甩都甩不脫。 實際上陳醫生除了一百一十萬軍隊,還有盟友和附庸、奴隸的一百九十四萬家屬,還有兩萬看守輜重的后勤部隊和家屬一起行軍。 這些隊伍在從大玉茲到馬什哈德一線逶迤而行,還在源源不斷地南行,尤其是新收服的布哈拉汗國,老百姓故土難離,拖家帶口的隨大軍向南遷徙,剛剛開始而已。 第二天早上,陳醫生指揮大軍開動,出人意料的是,奴隸和附庸沒有獲得先鋒的榮譽,對上波斯人的居然直接是陳醫生直屬的最精銳的二十萬哥薩克。 陳醫生和兩位助手認為,波斯和莫臥兒的聯軍是此次出征最強大的敵人,戰斗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必須出血本了。這關過去,以后就是一馬平川,再無坎坷,過不去,大家就要解散了。 所以所有的賭注都要壓上,能用的底牌都要用上,否則就沒機會用了。 對方最精銳的部隊就是阿巴斯一世的正規軍,這可是現代軍隊,只有哥薩克的精銳才能與之對敵。好在對方的精銳數量沒有這邊多,拼著互相消耗,以命換命,也要消滅他們。 實踐證明,哥薩克最近幾個月沒有下場,并沒有變得怕死,反而經過費利奧爾和米哈伊洛的不斷訓練,隊形整齊了不少。第一隊兩萬人排著四個方隊,在鼓點兒聲中,向對方緩緩壓去。 這邊是哥薩克下馬,搞的純步兵線列。對面波斯人也是一樣,他們是英國教官師傅教出來的,一萬名步兵火槍手也是隊列整齊。 波斯人有龍蝦兵教官,估計也是三十步對射的路子,雙方距離還遠,誰都不先開槍。歐洲人根本想不到,雙方在這遙遠的西亞,打出了火槍手線列戰的標準戰術。 排隊槍斃就看雙方的心理素質,哥薩克都是亡命徒,阿巴斯大帝那邊是保家衛國,比膽子恐怕大家差不多,就看沖鋒rou搏的效果了。 波斯人的步兵少,但戰場容量限制,每一排的人數和哥薩克這邊差不多,只是陣型薄了點兒,若是先鋒獲勝,不是沒有反殺哥薩克的機會。 波斯人的兩翼各排了六千騎兵,三萬基齊勒巴什騎兵被排到了后陣,等待機會,再后面是十幾萬持長槍的民兵,要是前鋒勝利,可以追擊打順風仗的。 陳醫生這邊則派了三萬布哈拉鐵騎在旁策應,后面是十八萬陷陣營的奴隸槍兵。 雙方打的主意都是一旦先鋒獲勝,對方隊形混亂,騎兵就趁機沖擊,最后槍兵追殺。 陳醫生心里的盤算是,現在戰場的關鍵就看先鋒的rou搏,哥薩克這邊火槍裝了刺刀,是個優勢,刺刀陣比波斯人火槍手的戰刀要長,或可能是制勝的關鍵。 但誰也不知道波斯人的訓練到了什么程度,萬一對方rou搏能力拔群,敗了也是可能的,有可能導致全軍的大崩潰。 雙方距離還遠,火槍陣慢慢互相靠近,隨著行進的鼓點兒聲,陳醫生頭一次緊張起來,心臟隨著鼓點兒跳動,手心里已經全是汗。 雙方的炮兵都開始攻擊了,炮彈打到行進的步兵隊列里,就是倒下一列。雙方的先鋒都是老兵,并不怕大炮,缺口馬上被后排的堵上。 大炮裝炮彈的過程很緩慢,因此雖然哥薩克的炮兵是波斯人的兩倍,但顯然波斯人士氣十足,損失多了些,卻起不到決定的作用。 波斯人和哥薩克這邊的戰斗中規中矩,另一邊格萊大汗卻正在撓頭,他被陳醫生指派對陣莫臥兒人。 本來哥薩克兵多,也可以把莫臥兒人包圓了。不過印度是陳醫生許給格萊大汗的“天堂之地”,只有親手打敗對手,格萊大汗才有臉入主印度不是? 雙方頭領都是蒙古人,格萊大汗此前在歐洲和俄國人戰斗,自詡經多見廣,完全不懼這南方的同族,因此強烈要求參加攻打莫臥兒人的戰斗。 格萊大汗手下有十二萬兵馬,還多于莫臥兒人。前排是兩萬土耳其重型火槍手,這是從當年的宗祖國奧斯曼那里學來的本事。 兩側是六萬諾蓋輕騎兵掠陣,兩萬克烈部重騎兵在更遠的側翼準備沖擊敵陣,格萊大汗本人則率領兩萬騎兵親衛做后援。 這十二萬人是純粹的蒙古人,天之驕子,格萊大汗認為對方蒙古貴族驅使的杰拉特普人應該不是對手。 然而讓格萊大汗撓頭煩惱的是,對方出來迎擊列陣,前排是一萬輕步兵,隨后,一千頭大象踱著步子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