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分兵
腓特烈五世的問話很有技巧,明顯是想讓朱公爵先把波西米亞打下來,自己這個國王復辟,地盤落袋為安。 但打仗要宜將剩勇追窮寇,這點腓特烈五世還是懂的。趁華倫斯坦被打敗,把他徹底打殘才是硬道理。否則等他緩過勁兒來,又是一個大麻煩。 但一旦大軍殺入奧地利,就是個長期戰爭。神圣羅馬帝國幾百年的基業,不是那么容易毀掉的。 而且客場作戰,諸多問題,能不能最后取得勝利都不好說,自己哪一年能復辟可就不一定了。 因此腓特烈五世很有技巧地提起朱公爵的領地,這可是你自己的地盤兒。你是給新教聯軍當馬前卒打擊奧地利重要,還是自己的地盤兒重要,可要想清楚了。 果然,朱公爵被自己的話術打動了,“我是陛下的臣子,當然是為陛下拿回領地最重要,這波西米亞是要馬上打的?!?/br> 腓特烈五世龍顏大悅,你看看,朱公爵是講究人兒啊,現在還自稱我的臣子,雖然我不能當真,這話聽著心情愉快不是? 老朱倒是和腓特烈五世推心置腹,不管怎么說,自己是這位國王陛下提拔起來的,忘本的事情老朱是不能干的。 “陛下啊,咱們現在聚集起的大軍雖然兵鋒銳利,但有一個最大的硬傷,糧草不足啊。德意志久經戰亂,可供不起大軍常年征戰,所以必須速戰速決。 神圣羅馬帝國在奧地利本土經營數百年,根基深厚,堡壘密布?,F在華倫斯坦在邊境修筑堡壘城墻,擺出步步為營的架勢,顯然已經漲了經驗,絕不會再和咱們野戰。 一旦咱們深入敵境,敵人只要步步為營,邊打邊撤,同時堅壁清野,咱們很快就會不得不糧盡退兵。 咱們兵雖然多,但都是新近招募的,忠誠度有限,只有不斷勝利才能增加凝聚力,這一退很可能就是大潰敗,因此這奧地利本土暫時是打不得的?!?/br> “愛卿之言深得兵法神髓,不愧當世名將也?!?/br> 兩人互相吹捧了幾句,老朱接著說。 “現在的情況,華倫斯坦大敗后,德國境內空虛,眾諸侯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沒有建立自己勢力的時間,正是全力征伐,一舉統一德國的大好時機。 一旦錯過,諸侯有時間招兵買馬,互相混戰,各憑堅城防守,再統一可就難了,難免又要分崩離析好長時間。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我必須帶大軍迅速平定整個德國,錯過了,是要被后人唾罵的?!?/br> 腓特烈五世又擔心起來,聽這個意思,朱公爵是打算先平定德國,這個……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可是德國和我沒關系啊,普法爾茨都被我封給賽普了,“可是這波西米亞……” “陛下放心,這兩件事可以同時進行?,F在咱們兵多,可以分兵。我北上一統德國,陛下親率大軍收復波西米亞,咱們互為掎角之勢,共抗奧地利,才能真正保得波西米亞長治久安?!?/br> 說到御駕親征,腓特烈五世面有難色。當初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和蒂利伯爵放對,最后王國都混沒了。一路又被華倫斯坦猛追,提到打仗,腓特烈五世有點兒哆嗦。 腓特烈五世怎么也算聰明人,已經知道自己不是打仗的料了。他理想的御駕親征是自己坐鎮指揮部,由朱公爵出面打仗,輸了是朱公爵無能,贏了算自己的。 可這個話現在說不出口啊,在歐洲要想坐穩國王的位置,武德必須充沛,你要靠別人,那就是養軍閥,遲早腦袋要掉的。 華倫斯坦武功強盛,你看費迪南二世總是防著他,每次打完仗就給下了兵權,高官厚祿養起來。這朱公爵現在大權在握,兵權已經不是自己能下的了,可是自己又不行…… 老朱看出老領導的難處,“陛下莫慌,我把拉烏爾派給你,他是你麾下的男爵嘛。他這一路當先鋒,立功無數,本事是經過考驗的。有拉烏爾為將,陛下何愁打不下波西米亞?” 朱公爵竟然肯將拉烏爾派給自己,那兩千四百法國龍騎兵自然也要跟著,這可是百戰精銳,不是新兵可比的??磥碜约寒敵跆岚沃旃?,真是慧眼如炬啊。 而且拉烏爾是自己的妹夫,自己御駕親征,拉烏爾不論立下多大的功勞,那都是自己人內部的事情,屬于波西米亞王室的功勞。這自己親自拿下王國然后復辟,這江山就是鐵桶一般的了。 這么看來,朱公爵不打波西米亞,對自己來說還是好事。而且波西米亞一國之力,無論如何是不能與奧地利抗衡的。朱公爵占了德國,兩國合力抗奧,果然是最佳選擇。 當下兩人細細研究了一番,腓特烈五世從指揮部出來后,馬上拉過meimei嘀咕了半天。當天晚上,卡特琳娜長公主就搬進拉烏爾的臨時府邸去了。 第二天早上,大軍開始北伐,走了沒多遠就分兵了。 老朱往北直奔紐倫堡,帶了三萬大軍。腓特烈五世帶走了兩萬大軍,三千荷蘭精兵護衛王駕,拉烏爾率兩千四百法國龍騎兵為先鋒,外加一萬四千德國雇傭兵,復辟波西米亞去也。 慕尼黑只留了兩千兵馬駐守。不過華倫斯坦新敗,正努力地修筑防御工事,料想不敢過來撩撥,要是把朱公爵的大軍招惹回來,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腓特烈五世帶來的糧草也歸了自己,足夠兩萬大軍拿下雷根斯堡,然后攻入波西米亞了。 波西米亞是新教的地盤,本來一直對奧地利人不服,腓特烈五世的部隊到了那里算是主場,應該是不愁糧草的。 當初腓特烈五世在荷蘭求爺爺告奶奶,天天到舅舅那里撒潑打滾兒,給老朱搞了兩萬人的裝備,如今基本都還給了他。 老朱自己的兵用的都是來自繳獲的華大帥和丹麥人的裝備,對老領導算是相當厚道了。 少了兩萬人,老朱反而一身輕松,正式打出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黑白紅三色旗。這下自己的糧食夠吃將近兩個月了,老朱軍神的威名大張,手里有糧,在德國這里從來不愁兵源。 德國兵們有了老朱這個主心骨兒,有了糧吃,又開了餉,一個個精氣神兒十足,德國統一就在眼前,三色旗飛舞,大軍隆隆向北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