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現代的古人
遠東,朝鮮半島南端,釜山港。黃臺吉背著手,看著靠岸的兩艘飛剪船,神態略帶驚訝。 這倒不是因為他沒見過飛剪船,實際上普通的西方船只他也沒見過。 他是來親自迎接澳洲使節的,這邊這艘船上掛著的刀斧星星旗聽司九說過,澳洲人沒錯兒,可是那邊掛著星條旗的船是哪兒來的?華美?能來這么快? 要是司九和安勇在這兒,沒準兒會更加驚訝。這兩個國旗后世可都是讓地球顫抖過的,要真能讓兩個超級大國使者聯手拜訪,黃臺吉何其幸也。 然而目前這兩個國家可沒還沒有他們的旗幟代表的那樣威風。 兩艘船上各下來了一伙兒人,澳洲這邊領頭兒的穿著夾克衫、牛仔褲,身后的隨從一溜兒的四個兜兒的干部服,再后面是背著燧發槍的大蓋帽的衛隊,表情嚴肅,目光堅毅。 另一艘船上下來的頭目和隨從一水兒的西裝領帶,后面的衛兵身材高大,有華人也有西洋人,頭戴船形帽,隊伍不像澳洲人那樣整齊,晃晃悠悠地,一副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傲慢形象。 黃臺吉對澳洲衛隊的印象很好,這精氣神兒,一看就是世界強國的氣象。至于另一家,那個船型的帽子,戴正了像和尚,戴歪了像流氓,那副大大咧咧的樣子,能有戰斗力? 司九在給努爾哈赤和黃臺吉介紹世界大勢的時候,并沒有連各國國旗、軍服都介紹清楚,只是因為出身澳洲,澳洲的情況倒是介紹得比較多。 因此黃臺吉并不知道被他鄙視的另一家是華美,華美大兵雖然不是很注重隊列和儀表,其實戰斗力一點兒也不差的。 話說華美的元老大多是文科生,都多多少少有點兒對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偏愛,對歐美的玩意有著天然的喜歡,穿越到北美后,建立的國家基本復刻了后世的燈塔國。 因此華美和歐洲各國的交流非常順暢,雖然發展迅速,實際在文化上是主動繳槍投降了的。 黃臺吉你別看被明國稱為韃子蠻夷,自己可是自詡要繼承華夏正朔的。就是一統華夏的志向,也是要以藩王的身份,成為華夏的正統王朝。 因此澳洲和華美的裝扮雖然都比較“現代”,但黃臺吉看著澳洲人就分外地順眼,一看內里就是一脈相承的精氣神兒,這另一家明顯是“諸侯用夷禮則夷之”了。 兩伙兒人是一起來的,顯然又互相認識,兩位頭目走到了一起,談笑著向這邊走來。不過,澳洲人那邊有范文程在前面引路,黃臺吉猶豫了一下,還是先走向了澳洲人一邊。 澳洲人那邊的頭目正是澳洲外交部長邵北,黃臺吉在觀察他和旁邊的蘇子寧,邵北也在觀察黃臺吉。 請自己來的范文程一臉奴像,金錢鼠尾分外地猥瑣,加之以邵北在現代時候對后金的固有印象,對黃臺吉的外形并沒有過高的期待。 然而聞名不如見面,這后金人雖然是一身古代的服裝,可是一點兒也沒有猥瑣的樣子。 黃臺吉眼神銳利,龍驤虎步,身后的旗丁也是個個高大雄壯,就算有面目猙獰的,至少也稱得上英氣勃發。 其實邵北是被一些文學作品和范文程帶來的第一印象帶跑偏了。 范文程一臉奴相,不是天生犯賤。他原來是沈陽的秀才出身,沈陽被后金占領后,當了整整九年的奴隸,才被老汗王起用,這身上自然就帶了些奴隸的氣質。 而且范文程去南方接澳洲人,那里氣候溫暖,難看的金錢鼠尾就分外地引人注目。 這釜山地處北方,黃臺吉和身后的隨從穿得比較厚實,看不到辮子,而且黃臺吉雄才大略,正白旗精兵也是身背火槍,腰跨戰刀,精氣神兒十足。 這同樣的衣服也要看誰穿,穿在黃臺吉身上,雖然談不上什么帥氣,英氣十足的樣子比清宮劇里英俊的阿哥們還多幾分陽剛。 范文程緊跑兩步,給黃臺吉打了個千兒,站起來,“主子,這位就是澳洲共和國外交部長邵北閣下”,回頭面向邵北,“這就是和碩貝勒黃臺吉大人?!?/br> 邵北是絕不會給黃臺吉打什么千兒的,正考慮是不是拱拱手之類,黃臺吉居然主動走過來,熱情地伸出雙手,“久仰久仰,歡迎邵外長駕臨?!?/br> 黃臺吉一心想結好澳洲人,事先已經和司九、安勇學足了澳洲人的禮儀。邵北倒是被弄得有點兒猝不及防,和黃臺吉握手的同時,對這后金人一下子印象大好。 兩人見過禮,黃臺吉轉向另一位來客,邵北給介紹了一下,“這位是華美共和國移民委員會主任蘇子寧閣下?!?/br> 黃臺吉不知道這“主任”是個什么身份,但既然和邵北并肩而來,又能被稱為“閣下”,官兒顯然小不了。當下也是熱情握手,“歡迎華美的客人,沒想到蘇主任來得這么快?!?/br> 蘇子寧也和邵北一樣,覺得氣氛異常地怪異。本來以為要見到一位古代名人,還想著怎么正常交流,結果這黃臺吉這么“現代”?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這就是身在局中,視角就受到了限制。黃臺吉對他們態度熱情有加,那是因為他倆是黃臺吉眼中要結好的前宋大貴族。 對自己的部下,對漢人奴隸,黃臺吉那可完全是另一副樣子了。沒見范文程站到黃臺吉身后,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么?那可不是因為他天生腰是彎的。 黃臺吉一手拉一個,大笑著領著兩位客人往自己的臨時駐地而去,一路上談笑風生,氣氛十分融洽。 邵北和蘇子寧一時間有在現代被領導接見的感覺,隨即各自挺直了腰桿兒。自己可也是一國的代表,高級官員,不知不覺被黃臺吉的氣勢壓住,對外交人員來說,可是十分丟臉的事兒。 三人到了黃臺吉的住所,宴會之后,就是預定好的談判。談判過程順利地出奇,僅用了半天,就簽訂了后金第一份對外條約《釜山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