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拐走徐霞客
“徐弘祖?”那不就是徐霞客么?活的? 霧朦紗上下打量了書生幾眼,嗯,有點兒黑,有點兒壯,果然是個資深驢友的樣子?;仡^看向孫主編,“你算是做了件讓我滿意的事情,繼續努力哦?!?/br> 眼睛沖孫主編眨了眨,飄過去一個勾魂眼,隨即轉過身來,一臉嚴肅,向徐霞客福了一福,“見過振之先生”。 孫主編眼前一黑,腦子轟轟作響,他怕的就是這個。嘴里嘟囔著,“這個成了精的……” 要說孫主編也算是久歷花叢,不過見慣了那些發嗲的小明星,這霧姐的功力著實讓他招架不住,欲罷不能。話說他肯到這遠東來吃苦,真的有一半兒原因是來追隨這位李伍軍的。 什么叫“轉眄**,明眸善睞”,什么叫“神光離合,乍陰乍陽”,孫主編可是東岸第一筆桿子,什么不懂?什么沒見過,可就是扛不住霧姐的一眼,這就叫一物降一物。 徐霞客是個灑脫磊落的人,對方顯然在東國身份甚高,雖然是個女子,他卻也并沒有什么偏見,當下拱拱手還禮?;仡^介紹老太太,“這是家慈?!?/br> 霧朦紗又是正式地行禮,“見過王老夫人”。 老太太雖然歲數大了,可一點兒也不糊涂,這位可是史書評價“勤儉有卓識”的。她知道東朝的元老可是大貴族,當下還禮,“不敢當,老身可受不起元老的禮?!?/br> “能培養出振之先生這樣的高才,您老就當得這一禮?!?/br> 這話老太太愛聽,畢竟在夸自己的兒子。 其實這個時候徐霞客名聲未顯,《徐霞客游記》還沒有寫到十分之一,又沒有功名。不過徐家可是傳承五百年的“南州高士”,老太太一直引以自豪。 自己的兒子無意功名,但學問可并不差。別人不認可,老太太可一直認為自己的寶貝老兒子是高才,這東岸人顯然是識貨的,老太太一時對東岸印象大好。 徐霞客的心里可是一驚,驚的是霧姐那一句“王老夫人”。 一路上孫主編對自己多有溢美之詞,說自己在東朝名聲遠揚,還以為是客氣話。 誰知這見的第二位元老頭次見面,就知道叫自己“振之先生”,這也就罷了,連家母姓王都知道,我什么時候在海外有這么大名氣了?自己怎么都不知道? 沒人介紹旁邊的婦人,顯然是地位不夠。霧朦紗知道徐霞客的繼室羅氏是個悍婦,這大概也是大旅行家整天在外面晃蕩不愛回家的原因之一吧? 夫妻感情不和,徐霞客是一定不會帶老婆出門的。愛妾周氏又大著肚子被悍婦老婆趁老公不在家給賣了,這位多半是另一位如夫人金氏。 老公出門旅游,老婆在家看家,小妾隨行照顧,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如今是十七世紀,東岸講究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順應時代,融入時代,這奴隸制也是有的。霧朦紗對徐霞客再客氣,也不可能連小老婆這種奴婢也見禮。 倒是婦人主動給霧姐行了個禮,“奴婢金氏,見過元老大人?!?/br> 看來自己估計的果然沒錯,霧姐只是點點頭。隨即邀請徐霞客母子和孫主編到自己的辦公室。 話說一般現代人知道徐霞客大名的不少,知道徐弘祖的就不多了,遑論王氏、金氏、周氏、羅氏?這霧姐又不是邵總那樣博古通今的大才,怎么這么博學呢?這就跟二軍有關了。 二軍也不是太博學的人,不過在現代的時候,作為一個沒有經濟壓力,旅游為生的大紈绔,最崇拜的就是徐霞客了,這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旅游界前輩嘛。 霧姐原來是仁軍貿易公司販奴團隊里,負責奴隸培訓的。 二軍起步時期,親自領人販奴。十七世紀沒有手機網絡,幾個元老沒事交流,托二軍的福,這徐霞客的生平大家早就爛熟了。 二軍曾言,有幸穿越到十七世紀,若有機會,一定要去面見自己這位偶像去。不過二軍如今貴為共濟會領袖,常務執委,這來明國旅游的機會是越來越小了。 如今徐霞客居然自己送上門來,霧姐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把他打包送到東岸去,成就二軍這個老領導的愿望。 不過這王老太太有八十了吧?怎么也能跟到濟州島來,真是非常人也,嘖嘖。 孫悟本也知道二軍團隊的愿望,因此既然偶遇徐霞客,就想辦法把他拐到了濟州島,果然霧姐大為高興,對自己開始青眼有加,總算沒白忙活。 眾人到辦公室入座,上了茶,金氏在徐霞客身后侍立照應,閑談寒暄了兩句預熱,霧姐才知道徐霞客三人組光臨的原因。 原來孫悟本搭船從杭州上岸,準備沿大運河一路向北考察,再到威海上船到濟州島,在鎮江碼頭遇到了徐霞客一行人。 此時徐母王孺人已經八十歲了,孝順的徐霞客準備停止旅游,侍奉母親百年。王老夫人一看,這自己耽誤了兒子的事業啊,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陪兒子出去旅游。 不過老太太當然走不遠,準備就在江蘇省內的句容、荊溪一帶轉轉就得了。這不還沒到句容,在鎮江的港口就遇到了孫主編。 這是名人啊,孫悟本當時就打好了拐走的主意。雙方攀談,孫悟本談起幾萬里外的東岸,麥哲倫的遠航,以及如今東岸航海技術大興,踏破萬里海波如履平地的盛況。 徐霞客當時就動心了。作為一個旅游狂人,“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可是他的平生志向。 不過隨即表示,家慈老病,自己要在家里侍奉老母,無法按孫悟本描繪的那樣西去。 孫悟本那是誰?搞宣傳的大神。忽悠是本行,怎么可能輕易放棄,眼珠轉了轉,“令堂身體底子很好,現在只是有一些常見的老年疾病而已。 要是有現代醫學的治療和保健,活過九十乃至壽至百歲都是很有可能的。 東朝本土東方港當然有很好的現代醫療條件,不過太遠,老夫人難以到達。 不過臨高那里對我們來說可是近在咫尺,我們和臨高有著良好的關系,愿意出資并聯絡臨高,對令堂的身體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再用上臨高從我們大宋異時空基地帶來的藥品,保證能能夠讓令堂恢復健康,至少延壽個十年八年的。你就是全球轉一圈,還是可以回來和令堂團聚,不亦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