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狼騎兵對陣黃臺吉
瑞云的小困難被趙紅軍用土豪的方式輕松擺平。地下勢力再猖狂,和歐聯這樣大型的有組織的政治勢力比,不過是抬腳就能碾壓的小蟲子而已。 “弟妹啊”,趙紅軍的目光轉向瑞云,“我這次升伯爵,封了瑪德當男爵,拉烏爾也要被腓特烈五世封男爵了。 咱們基業草創,我的地盤還是太小,詹姆作為自家兄弟,就暫時要吃點兒虧了,希望你多多理解。 不過連個勛爵都要你們自己買,這是我考慮不周了。詹姆是和我江山與共的兄弟,以后肯定會補償的,不要急在一時?!?/br> 趙紅軍根本就沒瞧詹姆,他知道詹姆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令狐沖那樣逍遙自在,笑傲江湖的日子才是他的向往。不過英雄也要有家,家屬還是要安撫好的。 回頭看了看詹姆,“瑪德勞苦功高,咱們兄弟不妨讓著他點兒,要是拉烏爾敢在你面前擺男爵老爺的譜兒,等我上線咱們合伙揍他一頓?!?/br> 兩人一起爽朗大笑,瑞云心思通透,也不多說。大伯對丈夫無比信任,把情報組織都交托給丈夫掌管,這是把后背都交給詹姆保護了,自己怎么會有什么芥蒂? 下午的時候,行久來告辭,說是經過初步偵查,附近并沒有英國艦隊的蹤影,這就準備帶領李氏商會的艦隊向遠東出發了。 趙紅軍囑咐目前英國人并沒有放棄在歐洲攔截李氏商會的企圖,最穩妥的辦法是等東岸人的飛剪船從遠東回來,帶回華梅提督安然無恙的消息,英國人自然就放棄了,還會成為盟友。 現在回去也無不可,不過萬一碰到英國人的艦隊,不要無謂地拼命,可以撤回波爾多,或者土倫基地也行,行久領命而去。 終于沒有什么事了,趙紅軍卻沒有下線。他的穿越體會,這十七世紀的身體和現代完全是兩個,不休息好就下線,再上線還是很困。 于是晚飯陪著趙爸好好地喝了一頓酒,睡了個昏天黑地,直到被強制下線。 趙紅軍下線了,回到了那個有缺欠,即將崩潰的復制品現代世界。十七世紀的地球還在緩緩旋轉,時間以它固有的步調向前不快也不慢地運行,這個世界的故事,依舊在各地發生著。 十天后,遠東,西遼河畔。一個蒙古萬人隊正不緊不慢地行軍。 前隊是五千穿皮甲的輕騎兵,健兒們身背長弓,身姿矯健,盼顧自雄,往來奔馳。 中軍是四千黑甲的重騎兵,隊形整齊,騎士們身材高大強壯,神色漠然,黑色的騎槍掛在馬鞍側面。這是狼騎兵精心訓練的隊伍,狼騎兵給他們起了個非常威風的名字:黑色槍騎兵。 狼騎兵本人騎馬行進在中軍,環顧周圍的兀良哈鐵騎,露出十分滿意的神色。 精鐵的盔甲十分靡費,是通過晉商走私過來的。為了打造這支隊伍,狼騎兵花光了林丹汗的賞賜和自己從臨高帶來的資金。 不過狼騎兵一點兒也不在意,錢這東西投資出去才有用,捏在手里發霉純屬浪費。對于政治人物來說,投資在武裝力量里無疑是效益最高的。 蒙古最大的劣勢就是技術不行,先進的武器全靠進口。要把手下的部隊打造成現代部隊這路漫漫而修遠。所以即使狼騎兵是穿越者,很努力也不過搞了一千多人的火槍部隊。 好在騎兵全面退出戰爭舞臺還遠,在廣闊的大草原上機動力強大的騎兵還可以頂一段兒時間。 重騎兵的時代雖然即將過去,目前還是頂用的。本著只爭朝夕的精神,先強大起來再說,至少這玩兒意在統一蒙古諸部落的戰斗中還是很好用的。 至于將來需要資金購買更先進的武器,手里有了實力,錢總是能搞到的。這不,本來狼騎兵已經變成窮光蛋了,這泰松公主一娶,林丹汗又給了大批的賞賜。 千金散去還復來,這是對有本事的人來說的。你普通人把錢花光,明天沒有飯吃,不能怪狼騎兵誤導,莫謂言之不預也。 什么?狼騎兵吃軟飯?是軟飯主動倒貼好不好?這叫政治交換,不懂不要瞎說,這叱咤風云的人物,大都干過這種事對吧。 上次去召城接人,重騎兵還在訓練中,狼騎兵只帶了部分兀良哈輕騎。好在火槍部隊很給力,土默特部倉促中也不可能動員太大規模的追兵,加上對車城不了解,接應還是很順利的。 等回到了白城,這重騎兵已經基本成軍了。重騎兵本來就是蒙古的傳統部隊,成吉思汗時期,重騎兵占到總兵力的百分之四十。 現在蒙古諸部衰落,已經大不如前,強大如奈曼部也不過有一千鐵騎罷了。 兀良哈族原來沒有重騎,只是因為沒有錢,兵員素質并不差,訓練起來還是很容易的。 狼騎兵砸錢打造了四千鐵騎,這部隊構成追上了當年縱橫天下的蒙古精兵,加上車陣和火槍部隊,狼騎兵已經不虛和任何人對陣。 狼騎兵一回白城,拒絕了林丹汗舉行大婚儀式的建議,請求馬上派兵討伐奈曼部。兵貴神速,遲則生變。 林丹汗對狼騎兵的判斷有點兒懷疑,還埋怨狼騎兵沒經過偵查,就做主對部下宣布要討伐奈曼部??葱柍俗叩臅r候的態度,也不像要造反的樣子啊。 然而天助狼騎兵,打臉來得快。林丹汗在奈曼部的jian細飛馬趕到,形狀十分狼狽,報告說袞楚克殺了大汗賜的美女,投靠后金了。 林丹汗這回對狼騎兵佩服得無可無不可,果然是每言必中,多謀善斷,自己遠遠不及,更加堅定了他讓位的決心。 因此他更加對狼騎兵言聽計從,聽從他的勸告,暫時隱瞞了讓位的計劃,等待合適的時機,同時批準了狼騎兵率一萬兀良哈大軍討伐奈曼部的計劃。 狼騎兵的后隊是勒勒車和火槍部隊,火槍部隊也是騎馬的龍騎兵,只是戰斗的時候下馬而已。 這就是蒙古部隊的優勢,全員都是機動部隊,蒙古馬的耐力天下無雙,每天可以行軍80公里。 以一萬武裝到牙齒的兵馬討伐只有五千騎兵的奈曼部,泰山壓頂之勢,應該是毫不費力的。 不過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上的意外隨時可能發生。行軍還沒到奈曼部,忽然遠方煙塵大起。 斥候來報,前方是后金的大軍到來,數量約有七八千人,看打的旗號是黃臺吉的部隊,應該是后金正白旗全伙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