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當然了,定都武昌府最大的問題是,長江中上游的水患。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的。 長江上游的水患,主要問題是,長江荊州段地勢地洼,蜿蜒曲折,水流平緩,河堤高于城市。 一旦上游發大水,荊州段的長江河堤,就要潰堤,水淹千里。 在清初時期,由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政策執行得很徹底,荊州和宜昌兩地的農民,被強行驅趕走了一大半。 這就導致了,荊州府當前的總人口,少得可憐了。 人少,才好辦事嘛! 只要朝廷下旨,把長江荊州段的南部地區,全部變成泄洪區,則難題迎刃而解。 看過湖北地形地貌的人,就知道,荊州府南部的枝江縣、松滋縣、石首縣和監利縣,恰好被夾在了長江、洞庭湖和洪湖之間。 目前,這四縣的原住民,大多被遷移去了四川,人煙稀少,正好搞成泄洪區。 正所謂,淹四縣而盤活整個長江流域是也。 后世,就算是最大洪峰來襲之時,為啥不敢開閘泄洪呢? 沒辦法,那是地方政府的失職,放任大量的人口,遷移進了泄洪區。 想想看,原本規劃的泄洪區里,竟然居住了上百萬人,那還怎么泄洪??? 除了這個辦法之外,別無任何辦法,應對長江發怒時的洪水大爆發。 洪水最危險的那年,防汛的口號是:犧牲小荊州,保衛大武漢! 現在,只要提前規劃好,犧牲四縣的農業用地,就可以起到比三峽大壩,還要管用的防洪效果。 一勞永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從此后,整個長江流域,都不再懼怕大洪水了。 軍機處正式開張后,玉柱又當起了甩手掌柜。 實話說,擁有現代人靈魂的玉柱,真不耐煩,成天批閱小農社會的各種折子。 小農社會里,本就不重商,各地的事情,大多圍繞著發水災的救災,旱災的賑濟災民,再不就是哪里鬧民變了。 就這么點事情,玉柱根本懶得搭理,索性都交給軍機大臣們去商議。 與其天天批閱無意義的請安折之類的玩意兒,玉柱更樂意和倫敦來的洋人冶金工程師們待在一起。 反正吧,玉柱定好了規矩,四名軍機大臣投票,誰票多,就聽誰的。 如果,票數是2:2,再提交給玉柱裁決。 不過,涉及軍事的領域,軍機處無權處置,必須直接提交給玉柱裁決。 張廷玉何等精明,他馬上意識到了,將來的朝廷之上,很可能再次出現北宋時期的東府和西府。 嘿嘿,張廷玉確實很聰明,玉柱早就打算把軍政分離了,軍是軍,政是政,互不混淆。 讓文官們具體指揮打仗,那不是胡扯嗎? 朝廷的政務,今后就都歸軍機處辦理了。 至于,軍事領域嘛,將來肯定要成立大本營,統管全國的軍事。 近代國家,和封建國家,最本質的區別,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區別,其實是戰時動員能力。 鴉片戰爭之時,道光坐擁百萬大軍,卻在每次對英作戰時,都是以少打多。根子問題,就是大清朝幾乎沒有動員能力。 第一次鴉片戰爭都打完了,雙方代表正在協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從廣西動員來的土司狼兵,還在集結的路上。 一戰時,羅剎國本不想打仗,卻發布了全國總動員令,企圖恐嚇德皇威廉二世。 德皇怕吃大虧,也毫不示弱的發布了總動員令。 說白了,也就是,近代國家,誰晚動員誰吃虧,必須搶先完成動員。 結果,整個歐洲都認為打不起來的一戰,奇跡般的掐了起來。 玉柱悄悄的離開了京城,帶著隨員們,坐船經海路,逆灤河而上,抵達了灤州。 比較有趣的是,跟隨玉柱一起去灤州的隨員們,絕大部分都不是正經人。 風水先生,算命先生,煉丹術士,玩丹的假道長,玩火藥的假和尚等等,都是下九流的歪才。 實話說,也就是玉柱不介意他們的下九流身份了。 換個掌權者,怎么可能帶著他們這種人,公費出來學習找礦呢? 傳統的小農社會里邊,造神的土壤根深蒂固。 儒門弟子,尤其喜歡編造圣人出天下治的謊言。 實際上,翻開史書,哪來的圣人? 吹捧得很厲害的孔圣人,當年不也公報私仇的濫殺人么? 玉柱的心胸極為寬廣,有才無德的技術人員,照樣重用。 有德無才之人,以玉柱的見識和閱歷,一個都木有。 這個世界上,有才之人,必然有德性方面的缺陷,無一例外。 李白有才吧,卻狂妄自大,忘乎所以。 德是啥? 在玉柱看來,遵紀守法,就是最基本的德! 不守法的人,所謂私德吹得再好,也是道貌岸然的無恥之徒! 人的動物性決定了,寬以待己,嚴于律人,乃是鐵律也!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就是漢jian。 發生在嘔像的身上,就是你懂個球,他另有苦衷,不得不犧牲你們,成全國家。 德,這個玩意,只能用于自律,并無統一的標準。 即使打嘴炮,吵一億年,也吵不清楚的。 相反,玉柱根本不在乎德不德的問題。 因為,整個全國范圍內,真正忠于他的人,肯定都是一小撮。 怎么可能每個官員都忠誠于他呢? 所以,玉柱看得很通透,定好規矩和制度,差事辦成了就賞,辦砸了就罰,對事不對人。 對人,就沒法子干實事了! 下船之前,玉柱親自召集隨員們開會。 玉柱很認真的叮囑說:“你們圍著洋人的礦師,牢牢的記下他說的每句話。誰記得最清楚,最完整,就可以實授官職?!?/br> 在官本位的社會,這些不入流的歪才們,一聽說記個筆記,就可以做官,哎喲喂,情緒立即被調動了起來。 道長,算個球,做官才是上等人吶! 只要有了官服打掩護,將來再去招搖撞騙,那就便利多了呀。 跟著玉柱一起來的人,有近三十人,玉柱給他們每人發了三百兩的腐蝕經費,不對,招待經費。 洋礦師喜歡喝酒,就給他買酒。 洋礦師喜歡女人陪著喝酒,就讓他從隨船來的洋馬之中,隨便的挑選。 洋礦師愛占小便宜,就讓他去占。反正吧,拿著白條子,也可以找玉柱報銷。 但是,拿著白條可以報銷的前提是,洋礦師的說話記錄里,必須有玉柱感興趣的閃光點。 下船了之后,這幫歪才們,分頭行動,死死的纏住了洋礦師、洋人煉鋼技師、洋人高爐cao作工們等等。 不懂煉鋼,怕個啥呀? 先抄后學,再超越嘛! 玉柱還真不信了,只要踏實肯學肯干,還搞不出來一爐十幾噸的煉鋼高爐? 煉鋼這玩意,至關重要。 羅剎國的煉鋼技術不行,12磅炮就重達四千多斤。 英國的煉鋼技術,暫時領先全球,12磅炮也就是兩千多斤而已。 眾所周知,火炮越輕,越容易拖拽著機動。 把隨員們都撒出去之后,玉柱帶著牛泰,去了一處既熟悉又陌生的故地。 那一年,最疼玉柱的三舅,就是率領部隊,進駐唐山的救災現場時,不幸犧牲了。 若是三舅不犧牲,玉柱的前途和命運,就不至于那么的坎坷了??! 第998章 驅虎吞狼 張北大捷之后,第三鎮的將士們,迅速乘海船南下,并在河南開封府,與提前南下的第四鎮合兵一處,共同圍剿年羹堯的陜甘綠營兵。 由于玉柱的刻意安排,新軍之中,最高的平時編制,就是鎮。 遇大戰之時,再將幾個鎮臨時編組為軍,負責某個方面的戰役指揮。 所謂的軍,也就是2-3個鎮臨時編組在一起,并指定其中一名最有能力的鎮統為軍長。 戰役目標達成之后,軍的編制自然解散。 這么做的好處很大,主要是制度化的防范大軍頭的誕生。 實話說,新軍的一個鎮,別看只有一萬多人,卻有9000多條槍,幾十門6-8磅炮,實力足夠強橫了。 “長官,為什么一直跟在叛軍的后邊吃土?!?/br> “是啊,長官,叛軍就在前邊不遠處,咱們追上去,一次沖鋒,就可以滅了他們呀?!?/br> “長官,只要允許我的協出擊,我保證可以擊垮叛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