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玉柱手里提了根藤條,依舊虎視眈眈的盯著小崽們。 碗里的面條,必須吃完。誰敢剩下,或是偷偷的倒掉了,擎等著挨揍吧。 事實證明,人遠沒有那么嬌貴。 運動量大了之后,肚子自然會餓。肚子餓了,哪怕再不喜歡吃,也必須要吃。 不然的話,整個上午,肚子都會疼得心煩意亂。 盯著小崽子們吃過了早飯,玉柱心滿意足的走了。 小鐵錘和小秋明,自然的湊到了一起。 “秋明,你又多了幾個庶母?!毙¤F錘故意逗小秋明。 小秋明冷冷的瞥了眼小鐵錘,介倒霉孩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秋明的親媽林燕兒,其實是趙東河送給玉柱的玩意兒。 小鐵錘張嘴庶母,閉嘴贈妾,這不是狠戳小秋明的心窩子么? 不過,小秋明也知道,小鐵錘并無惡意,他只是嘴欠而已。 實話說,只要是親兒子,不論嫡庶,玉柱都沒有虧待過。 老佟家的三房和八房,只要是玉柱的親兒子,每月的份例銀,全都一模一樣。 四季的衣裳,筆墨紙硯,也都是一樣的。 身邊的小廝、丫頭和婆子數量,還是一樣的。 比較特殊的是,有爵位在身的小軒玉和小鐵錘。 小軒玉是老二十的伴讀,經常在宮里出沒,他的衣食住行,必須符合伯爵的體面。 宮里的規矩,大于天,任何人都必須遵守。 小鐵錘雖然不需要進宮,但是,有親媽曹春的私下貼補,他的生活待遇,遠高于小福彭和小常興。 曹春拿她自己的嫁妝,貼補唯一的親兒子,即使是玉柱本人,也無話可說。 這個時代,女人的嫁妝,就是她的私房錢,想給誰,就給誰,不必看男人的臉色行事。 相反,花女人嫁妝的男人,肯定會被街坊四鄰,暗中戳脊梁骨,并落下吃軟飯的罵名。 這里就看出秀云和曹春之間的區別了。 軒玉屬于例外,不提也罷。 軒景也是秀云的親兒子,他的生活待遇,就和秋明他們完全一樣,秀云并沒有拿出嫁妝貼補親兒子。 軒景的脾氣,其實挺像老十三的。小小年紀,就格外的講義氣。 兄弟們一起干的壞事兒,秀云無論怎么恐嚇,甚至拿藤條打屁股,他也死活不肯招供同黨。 軒玉小小的年紀,身上就背負了太多的東西,整天沉默寡言,仿佛小老頭一般,顯得暮氣沉沉。 活脫脫張廷玉的翻版嘛! 講義氣的孩子,誰不喜歡? 玉柱也不例外。 只要玉柱在家里,就喜歡逗小軒景玩耍,經常將他馱在肩膀上,任由他當馬騎。 小秋明出生之后,林燕兒母以子貴,才被抬的妾。 賤妾和庶子,夾縫日子特別難熬。 這種難熬之處,并不是玉柱或秀云的歧視,而是下人們的區別對待。 表面上,都是府里的小主子。 實際上,軒玉隨便使個眼色,下人們別提多殷勤了。 秋明呢,他就算是把眼色使爛了,下人們也會裝作看不懂的樣子,故意拿話搪塞。 特殊的生活環境之下,造就了小秋明,從小就看得懂大人的眼色。 “你呀,還是管好自己的臭嘴吧。不然的話,遲早要吃大虧的?!?/br> 小鐵錘用隨身的玉佩,換了秋明的舊腰帶。 禮輕情誼重,那是胡扯! 禮重,情誼才是真的重! 秋明看出小鐵錘的本性甚善,忍不住的提醒了一句。 小鐵錘看了眼四周,見沒有旁人,就小聲說:“你是知道的,我額涅本是曹家女。若不是大行皇帝格外的看重曹家,想幫扶持曹家一把,我額涅壓根就不可能嫁給咱們的阿瑪?!?/br> 畢竟是親媽,小鐵錘沒好意思說,曹春是曹家的庶女。 三房和八房的男孩子們,都姓佟佳,又共一個親爹。 照理說,兩房的夫人應該走動甚勤才對。 但是,曹春和秀云之間,幾乎沒有私交,僅有一點點大家族妯娌間的面子情罷了。 “我額涅總想掐尖,硬逼著我學這做那的。實話告訴你吧,我是真不樂意學那些沒用的東西,但是……”小鐵錘言猶未盡,但是,秋明已經聽懂了其中的話外音。 唉,曹春太過望子成龍了呀! 俗話說的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大家族中的庶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曹春公開貼補小鐵錘,福彭的親媽遠在寺里,常興的親媽嫁妝不厚,他們兩個只能干瞪眼。 不過,秋明并不怨恨玉柱和秀云。 畢竟,玉柱盡到了親爹的義務,盡量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秀云呢,也盡到了嫡母的義務,既沒有故意捧殺,也沒有刻意虐待,一切都順其自然。 客觀的說,佟家三房的小崽子們,彼此之間的關系,都挺好的。 但是,小福彭和小常興,就從來不愛和小鐵錘一起玩耍。 落了單的小鐵錘,只能找同齡的小秋明,暗中訴個苦了。 不過,小鐵錘的苦惱,和小秋明的苦惱,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阿瑪把我帶進了新軍,還給配了十名同齡侍從,就沖這個,我也感恩他老人家一輩子!”小秋明如是說。 第968章 打秋風 玉柱正在觀看炮兵們的cao練,就聽說,老七親自來了大沽口。 老七不打招呼的來了,很顯然,是想看看大沽口的虛實。 玉柱既然敢做,肯定不怕老七來看。 于是,老七被請進了新軍的大營里。 “好弟弟,你究竟想干嘛?”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老七找遍了京城,也沒看見玉柱的人影。 玉柱淡淡的一笑,說:“七哥,我只是想保命而已?!?/br> “哎,你何出此言???”老七不解的問玉柱。 玉柱微微一笑,端起茶盞,啜了一口,輕聲道:“七哥啊,你故意不招回老十四和年羹堯,所為何來?” “這……”老七一時語塞。 大行皇帝駕崩的時日,已經不算短了。 若是老五和老七,成心想招回老十四和年羹堯,年羹堯肯定早就回京了,老十四也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 但是,老十四和年羹堯至今杳無音信。 很顯然,有人需要他們提兵在外,以震懾盤踞于天津的佟佳阿瞞。 “好弟弟,京城還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老七故意避開了敏感的話題,想請玉柱回京。 玉柱又飲了口茶,笑道:“我這人吶,有自知之明,天生沒本事主持大局。我啊,就給五哥和七哥你們,當個吹鼓手好了!” 嘿嘿,這話就很假了! 不過,假中帶真。 京城里的大局,一直由老五和老七主持,玉柱幾乎很少說話。 玉柱即使回去了,真就是個看客而已。 除非,老五和老七,給玉柱戴上攝政王的帽子。 不過,玉柱若是當上了攝政王,那還了得? 老七又說了很多的體己話,企圖以情動之。 玉柱呢,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回去也沒卵用,不如就待在天津,更加的逍遙快活。 最后,老七逼得沒了辦法,只得硬著頭皮說:“戶部的存銀不多了,可否從大沽口這邊挪借一二?” 嗯哼,這就對了嘛! 西北用兵甚多,銀子像流水一樣,嘩嘩的直往外流。 朝廷的田賦和商稅,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憑空翻倍。 以前,老皇帝還活著的時候,大沽口賺回來的海量銀子,全都進了天子的內庫。 然而,老皇帝剛剛駕崩,大沽口的銀子,就被玉柱全部截流了。 “七哥,戶部的存銀,原本是夠用的。但是,有人暗中給西北那邊,送去了三個月的餉銀。唉,那還怎么可能夠呢?”玉柱人在天津,對于京城的事情卻一清二楚。 老七也沒怎么奇怪,畢竟,步軍衙門掌握在孫承運和鄔思道的手上,這么大的一筆銀子運出京城,玉柱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但是,老七真正奇怪的是,玉柱明明知道,他們給西北運輸軍餉過去了,怎么就不想方設法的阻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