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實際上,密嬪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就沖老十八的面子,玉柱也不可能故意折騰,密嬪身邊的太監、宮女和嬤嬤們。 “請嬪母且放寬心,臣兒一定秉公查辦?!?/br> 當著董殿邦的面,玉柱表態秉公查辦,就意味著,不會株連無辜。 場面敷衍住了之后,玉柱起身再次行禮,然后吩咐侍衛們,把密嬪身邊的下人,都帶走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密嬪和宣妃同住一殿呢? 照宮里的規矩,太監、宮女和嬤嬤們,都不算人。只要和中毒桉,稍微沾點邊,就可以抓來拷問了。 拷問的過程中,如果被冤枉打死了,怎么辦? 唉,死了白死,徑直拖去公主墳。 人權?嘿嘿,在大清朝,肯定是不存在的。 玉柱轉頭去拜見勤嬪的路上,老十六急急忙忙的趕來了。 和徹底邊緣化的老十三不同,密嬪所出的老十六,雖然也一直無爵,卻兼任了內務府總管的要職。 老十六,生于康熙三十四年,比玉柱小五歲。 剛一見面,老十六就抱拳拱手,異常恭敬的說:“拜見柱兄?!?/br> 玉柱一邊抱拳拱手還禮,一邊客氣的說:“十六弟,你太過多禮了?!?/br> “若有用得著小弟的地方,請柱兄直管吩咐?!崩鲜闹鲃诱埨t,其實是擔心受了中毒桉的牽連,想戴罪立功。 道理其實是明擺著的,老十六和董殿邦一起當值的時候,宣妃居然中了毒。 無論老十六和董殿邦,有多少借口,最終追責的時候,他們都不可能完全無責。 內務府總管們,有責無責,除了老皇帝本人之外,玉柱的態度也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沒辦法,哪怕老十六是老皇帝的親兒子,現在也要看玉柱的臉色行事。 誰叫玉柱是領班內務府總管大臣呢? 若問,玉柱也有責任? 嗨,誰不知道,玉柱的兼職太多了,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 老十六和董殿邦,都是專職的內務府總管。宮里出了大事,他們又正當值,責無旁貸??! 當然了,關鍵還是要看老皇帝的態度。 這么說吧,老皇帝若想借機收拾了玉柱,又怎么可能派他來主持查辦呢? 老十六既然來了,玉柱也懶得趕他走了,索性由他跟著一起辦差。 拜見勤嬪的時候,老十六很乖覺的退后半步,由玉柱領銜行禮。 “臣兒玉柱,請勤嬪mama安?!?/br> “臣兒胤祿,請勤嬪娘娘安?!?/br> 稱呼不同,親疏自見! 因隆科多和老十七的郭羅瑪法陳希閡,早年都是三等侍衛,而且相交甚密。 所以,玉柱和勤嬪的關系,相對比較親近。 但是,老十六就不同了。 老十六的親媽密嬪,和老十七的親媽勤嬪,差不多時間進的宮。她們兩個名為宮里的姐妹,實為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 密嬪的三個兒子,除了老十五站錯了隊,整天吃閑飯之外,其余的兩個兒子,都有差事可辦。 勤嬪的兒子老十七,就不同了。 直到老皇帝閉眼的那一天,老十七既無爵,也從來沒有辦過差事,屬于是典型的小透明阿哥。 兒子沒實力沒地位,親媽難免腰桿子不硬了。 玉柱親自帶人來了,宣妃中毒的事情,顯然要掀起血雨腥風。 “快,快起來吧。來人,給玉相國看座,上茶?!?/br> 為了保住身邊心腹的小命,勤嬪心里一急,竟然親自發了話。 第831章 峰回路轉 老十七無爵無官,很不受寵,勤嬪的腰桿子自然不硬。 當年,隆科多通過陳希閡,走通了老十七的門路,打算讓玉柱做老十七的伴讀。 此事若成了,玉柱不可能大富大貴,卻也從此衣食無憂矣! 畢竟,從雍正朝到乾隆朝,老十七一直處于頂級權力圈中,他不僅封了親王,還食雙俸。 沖著兩家的老交情,玉柱并沒有怠慢了勤嬪。 照密嬪的待遇,玉柱又把宣妃中毒的事情,完整的說了一遍。 勤嬪也早知道了宣妃中毒的事兒,只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不想摻和罷了。 然而,經玉柱詳細一說,勤嬪馬上意識到,整個寧壽宮的下人們,全都危險了。 “我身邊的人,一向不愛往正殿那邊去,應該問題不大的?!鼻趮搴芟氡W∩磉叺男母?,不惜替她們擔保,“他們若有問題,我愿同罪?!?/br> 凡事就怕比較。 玉柱暗暗點頭不已,勤嬪比密嬪,有擔當得多! “請嬪母放心,臣兒一定秉公辦差?!?/br> 老十六和董殿邦都在現場,玉柱即使想暗中照顧,也只能說到這個程度了。 拜過山門,打過招呼之后,玉柱隨即下令,把勤嬪的身邊人,也全都帶走了。 回到正殿之后,太醫們正在給宣妃灌參湯,扎針灸。 老皇帝完全不在乎宣妃本人的死活,他只在意,誰下的毒? 玉柱和宣妃素無交情,自然不可能暗中相護了。 沒有交情,就公事公辦,勿枉勿縱。 照宮里的規矩,只要涉及到了中毒的事兒,凡是沾邊的人,每人先打五十板子。 打完五十板子之后,若是無人招供,接著每人打一百板子。 嘿嘿,一百五十板子打下去,就算是石頭,也被打爛了! 其中的邏輯,實際上,是一門心理學。 這人吶,都怕惹禍上身。 如果不涉及到自己的生死,誰敢主動摻和進投毒大案里邊去? 挨個過鬼門關的好處是,迫使知情者,趕緊招供有用的線索。 都不招,那好,索性一起打死,從此天下太平了。 反正吧,投毒的那人,肯定在其中,也懶得細問了。 在大清朝,宮里的人命,真如草芥,完全不值錢! 還真別說,這種搞法異常簡單粗暴,效果卻極佳! 從以前的案例來看,這種連坐的株連制度,讓涉案者全都受損,沒有受益者,真相大白的概率極高。 寧壽宮正殿前的臺階下,長條凳一字排開,宣妃身邊的太監、宮女和嬤嬤們,被挨個綁在了凳上。 慎刑司郎中漢遠,哈腰站在玉柱的身側,隨時隨地聽候玉柱的吩咐。 玉柱背著手,緩步走到眾人的面前,淡淡的說:“在堵嘴之前,說出你知道的一切,還來得及保住你們的家人。嗯,現在不說,等熬不住了再說,肯定會禍及你們的家人?!?/br> 現場死一般的沉寂! 玉柱等了一會兒,見無人主動招供投毒的線索,便招手喚來了漢遠,冷冷的吩咐道:“我只要口供?!?/br> 在慎刑司里,漢遠擔任掌印郎中多年,啥樣的血腥之事,他沒有見過? “請相國放心,在卑職這里,就算是鐵人,也要開口招供!” 眾所周知,漢遠是玉柱的人。 玉柱發了話,他只要口供,也就意味著,什么手段管用,就上什么手段。 這么一來,漢遠為了證明他的價值,就必須下狠手,爭取露臉立功。 吩咐了漢遠之后,玉柱坐回到了太師椅上,端起茶盞,細細的品茗。 漢遠把手一擺,慎刑司的番役們,如狼似虎的撲上去,紛紛把手里的大白帕子揉作一團,挨個堵嘴。 堵嘴之后,行刑正式開始。 照行刑的規矩,一人記數,兩人打板子。 伴隨著番役們的記數聲,板子重重的擊打在屁股上,發出沉悶而又令人驚恐的啪啪聲。 板子聲,此起彼伏。 因為,堵死了嘴的關系,聲嘶力竭的慘叫聲,肯定不可能聽得見。 寧壽宮的正殿前,從受刑者的鼻子里,迸出的痛哼聲,連綿不絕,慘不忍睹。 別的事情,玉柱尚有轉圜的余地。 宣妃中毒這事,事情太大了,涉及到了老皇帝本人的安危。 玉柱明知道,他是做惡的幫兇,也只得硬著頭皮,持續把惡事做完。 老十六和董殿邦都在場,現場還有近百名侍衛。 眾目睽睽之下,玉柱一旦心軟了,手軟了,老皇帝就很可能疑心到他的頭上。 畢竟,以玉柱的身份和權勢,他指使投毒的便利性,遠遠超過了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