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牛泰眨眼間打倒了兩個護衛,樓上最膽小的那桌茶客,已經嚇破了鼠膽,早就溜之大吉了。 吳江走過去,剛一拱手,還沒來地及說話呢。 剩下的那幾桌茶客,都膽小怕事,惟恐惹禍上身,紛紛起身,乖乖的下了樓。腦 茶錢還沒付?嗨,吳江說了,他請。 趕人滾蛋,還不幫著付帳,那也太欺負人了,絕不可取也! 望著怒火沖天的二郡主,玉柱端起茶盞,微微一笑,說:「讓我猜猜看,博二爺為何出現在了曹縣?」 「嗯,莊王府家大業大,坐擁金山銀山。但是,連嫁了兩個郡主去撫蒙,唉,只怕是家底子都被掏空了吧?」玉柱放下茶盞,磕了一??献?,接著又說,「鄙人擔任步軍統領的時候,曾經聽說過一個小小的傳聞,好象是說,令尊老大人,仿佛有子……」 「不許胡說?!苟ぶ鞣路鸨徊戎宋舶偷男∝堃粯?,噌的蹦起老高,豎起春蔥般的玉指,怒指著玉柱的鼻子,「休要血口噴人?!?/br> 玉柱淡淡的一笑,輕聲道:「博二爺,既然傳聞是假,您又何必如此激動呢?」 上次,玉柱和二郡主談判的時候,主要是她們家私下里開的翠喜苑,實在是個聚寶盆。腦 二郡主左思右想,終究還是善財難舍,只得交銀子消災。 這一遭就迥然不同了。 因為,二郡主私離京城的事兒,只要東窗事發了,除了她倒霉之外,必然禍及莊親王。 清軍入關,并定鼎中原后,總結了前明藩王遍地的深刻教訓。 所以,不管是順治,還是老皇帝,都對宗室皇族擅自離京,格外的警惕。 在樓下的時候,吳江認出了二郡主,而二郡主卻不知道吳江究竟是哪家的奴才。 若是知道玉柱就坐在樓上,二郡主當場就溜了,哪敢追上樓來?腦 只是,世上哪有后悔藥吃呢? (ps:第一更送上,月票賞的多,繼續三更。) 第742章 抄家活閻王 “姓佟的,別人怕你權勢滔天,本姑娘就不怕你!” 二郡主原本就不蠢,反而異常機靈,她忽然明白過味了。 若是被玉柱牽著鼻子走,絕對是永無寧日。 與其處處伏低作小,不如索性挺直了腰桿! “我不過是個女流之輩罷了,就算是再怎么犯錯,唉,錯誤也有限??!”二郡主的一席話,令玉柱必須刮目相看。 如果是莊親王私自離京,鐵王的爵位,肯定難保了。 二郡主再膽大包天,也是個女子,又沒有暗中勾結外臣,即使被老皇帝懲罰了,也不可能太重。 玉柱笑吟吟的望著二郡主,對她的興趣,也越來越大了。 嘿,被捏住了把柄,還敢耍無賴,這位二郡主真有點意思哈。 “博二爺,鄙人必須提醒您一件事兒,雍親王就在本縣,我若是把你交給了他,嗯哼,你阿瑪,不死也要脫層皮??!”玉柱一計不成,又施一計。 二郡主的俏面,立時失去了血色。 一直以來,老皇帝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削弱旗主們的權柄。 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皇子阿哥,管部或管旗。 康麻子晚年的九龍奪嫡,根子就在于,成年皇子們不是管旗,就是管部,掌握了實權。 這么干的優勢是,削弱了鐵王們的勢力。缺點也很明顯,讓兒子們有實力挑戰老皇帝了。 等老四即位后,手段就高明多了,既削弱了老旗主們的實力,又沒讓兒子們有能力挑戰皇位。 老四的法寶,主要是設置了大權獨攬的軍機處,以及普遍推廣的密折制度。 康熙朝,有密折奏事權的臣子,充其量也就是信得過的十幾個內務府包衣而已。 到了雍正的手上,連四品知府都有權密折奏事了。 當然了,老四面臨敵對勢力的持續反撲,手段狠辣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哼,雍王在,我就怕了么?”二郡主嘴巴上說不怕,捏得死緊的小拳頭,卻暴露了她心里的緊張情緒。 老四特別招人恨的一點,便是為了國家大計,就敢六親不認! 也正因為如此,老四的名聲,一直很不好。否則,別人也不會編個冷面閻王的綽號,拐著彎的罵他是冷血動物。 “哦,既然你這也不怕,那也不怕,那我就失陪了?!?/br>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 二郡主確實美得令人無法閉眼,但是,她不是漢人官僚的太太或是閨女。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玉柱的膽大如牛,真要是碰了二郡主的身子,那就觸及到了老皇帝的底線了。 在康熙朝,依舊是八旗坐天下,而不是皇帝坐天下。 老皇帝還遠沒有集中大權于一身,八旗的王公大臣們,依舊掌握著雄厚的實力。 說句不好聽的話,玉柱真和二郡主有了間情,老皇帝再寵信他,也架不住八旗王公的熊熊怒火,只得揮淚斬馬謖了。 總之,圈禁都是輕饒的懲罰。 見玉柱要走,二郡主反而出聲留他。 “哎,你怎么到曹縣來了?”二郡主只怕是學過川劇變臉,翻臉比翻書還快,芙蓉俏面上堆滿了淺笑。 玉柱一聽這話,就猜到了,這丫頭必有所求。 莊親王沒兒子,即使有,也是偷了弟妹的身子,暗中搞出來的私生子,根本就見不得光。 所以,二郡主南下山東,不可能是牽扯政局走向的大事。 排除法,很管用。 玉柱幾乎在眨眼間,就認定了,二郡主只怕是有重大的經濟利益在豫省吧? “豫省遭了大災,雍王打算查抄豫省境內大戶人家的所有糧食,用于賑濟災民?!庇裰幍糜斜亲佑醒?,由不得二郡主不信。 因為,老四出馬的歷次賑災差事,都是這么干的。 當然了,查抄也是一門大學問。 老四只是性格剛硬而已,并不是傻冒。他向來都是,先抄jian商們囤積的糧食。實在不夠了,再找官紳們“借糧”。 說是借,實際上,就是仗勢欺人的明搶,搶的還都是讀書或做官的富裕大戶。 這幫讀書人的手里,掌握著朝野的輿論權,老四的名聲很自然的臭不可聞了。 聽了玉柱的解釋之后,二郡主再也撐不住了,陪著小心,笑著說:“我有批貨在衛輝府境內,若是能通融一下,必有重謝?!?/br> 玉柱覺得很好笑,這丫頭簡直就是個見錢眼開的小財迷。 怎么說呢,方才,玉柱的恐嚇,小丫頭也怕,卻并不是特別的怕。 因為,她畢竟是莊親王的親閨女,老皇帝親封的二郡主。 宗室女子偷出京城,名聲肯定壞了。 但是,二郡主又不想嫁人了,要那么好的名聲干嘛? 然而,若是二郡主想發國難財,提前囤積的糧食,都被老四抄走了,那個損失就太大了。 計劃沒有變化快,老八旗總是遇見新問題。 按照二郡主的如意算盤,事先囤積的糧食,只要在糧價最高位出手,至少也有百萬兩銀子的收益。 利益極大,風險特別小,二郡主也就傾囊而出,掏空了莊王府的家底。 千算萬算,二郡主只漏算了一點,老皇帝居然派了老四去豫省勘察災情。 老四這個人,只認死理,完全不通情理,幾乎沒有商量的余地。 于是,二郡主便纏住了玉柱,甚至以厚利相誘。 “你若是幫我賣出了糧食,咱們兩個五五分帳,怎么樣?”二郡主心里在滴血,實在舍不得分這么多利潤給玉柱。 但是,形勢比人強。 原本已經打通的門路,因為河南巡撫楊宗義的離職,又重新被堵死了。 和玉柱他們一樣,衛輝府那邊封路之后,二郡主也被堵在了曹縣。 如今的二郡主,不僅進退兩難,而且,心急如焚。 那么多糧食,既怕災民哄搶,又擔心被老四搶光了,她實在是太難了。 玉柱自然不可能聽任二郡主的擺布,他站起身,淡笑拱手:“天高路遠,就此別過!” “哎,你別急著走呀……”二郡主急忙抬手去攔阻,不肯放玉柱就這么離開了。 玉柱算是看明白了,眼前這丫頭,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財迷。 (ps:第二更送上,第三更正在碼,求賞月票。) 第743章 中了圈套 即使二郡主美得令人心跳加速,玉柱也有自知之明,這種絕代紅顏,碰了就是惹大禍,真可能掉腦袋!幬 不能招惹她,至少是,暫時不能招惹她。 有老四在豫省,二郡主在豫省內囤積居奇的糧食,肯定會被平價強買,這是毋庸置疑的結局。 救災的大事上,玉柱不可能和老四對著干。因為,他不僅看重利益,更有良知。 百余萬豫省的饑民嗷嗷待哺,玉柱不可能為了一點銀子,放任草民們大面積的餓死。 良心上,肯定過不去那道坎! 所以,繼續和二郡主糾纏下去,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