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在玉柱的眼皮子底下,周荃肯定不敢公然勾搭寒雪。 但是,這并不妨礙周荃,故意在寒雪的跟前,充分的施展才華。 正所謂,郎有情,妾有意。 更重要的是,寒雪是玉柱的心腹之婢,寵婢的體面還是要賞給她的。 玉柱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他充分尊重寒雪的婚姻自主權,也就點頭答應了周荃的求婚。 這個時代,諸如婚前同居啊,自由戀愛啊,都是離經叛道的惡劣行徑,為禮教所不容。 俗話說,水漲船高。 這么多年下來,周荃追隨于玉柱的左右,每年的束脩加上各色節禮,至少超過了萬兩紋銀,可謂是身家不菲也。 師傅帶徒弟,寒雪手把手的教會了寒香之后,十分榮耀的回去待嫁了。 玉柱的心情甚佳,抖開折扇,笑瞇瞇的問寒香:“小香香,你將來若是看上了哪位大才子,老爺一定出面替你保媒?!?/br> 上次,老三在老皇帝的跟前,暗中下蛆的爛事,玉柱早就知道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老三啊,風水輪流轉,你終于落到了老爺我的手心里了,嘿,等著瞧好吧! (ps:今天的第一更送上,月票賞的多,晚上還有更。) 第710章 燙手的大麻煩 玉柱身上的兼職多,官服的穿戴,就頗有些講究了。 去宗人府坐衙,不用問,必須穿鎮國公的四爪蟒服。 在都察院里,無論品級高低,大家的官服上,都繡著瑞獸“獬豸”。 這么一來,大家識別都察院的官員身份,就只能看頂戴上的寶石和花翎了。 獬豸(xiè zhi;豸同猘)又稱任法獸,頭上有獨角,善辨曲直,見人爭斗即以角觸不直者,因而也稱“直辨獸”,“觸邪”。 本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滿漢各一人。其中,滿臣若無兼職則為從一品,漢臣正二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康熙朝,同為清流言官的六科給事中,并不歸都察院管轄。 等老四登基之后,大肆裁減冗官冗員,遂將六科給事中衙門,并入了都察院。 雍正朝以后,六科給事中與十五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官。 這年頭的清流言官們,有兩個鮮明的特點:崇拜空談和較為廉潔。 因為只有彈劾權,并沒掌握太大的實權,京里的清流言官們,大多過得比較清貧。 也正因為清貧,清流言官們,都自以為高人一等,崇尚夸夸其談。 清流誤國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兩朝帝師翁師傅和船政大臣張佩綸,最具有代表性。 客觀的說,這兩個人都以清廉自詡,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貪官污吏。 但是,在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盲目自信的主戰,給國家造成的損害,卻又異常巨大。 玉柱擔任過掌印監察御史,他對于清流言官們的臭毛病,可謂是了如指掌。 所以,玉柱先去都察院上任,和御史們見了個面,茶敘了一番。 敷衍了御史們的體面之后,玉柱又派人通知宗人府:三日后,本爵去上任。 宗人府的現任左宗正,乃是多羅貝勒延壽。 延壽本人,名氣不大。但是,他的祖父卻是清朝最出名的大冤種:肅親王豪格。 清太宗皇太極突然暴死后,滿洲王公重臣們一起開會,公推新君人選。 當時,擁有四旗支持,軍事上占據絕對優勢的豪格,誤以為大局已定,犯了輕敵的壞毛病,居然玩出了“以退為進”的小把戲。 結果,多爾袞抓住了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趁勢主導會議并將福臨扶上了皇位。 就這么著,距離皇位僅有半步之遙的豪格,成了最大的輸家。 當然了,玉柱身在局中之后,才看透了其中的奧妙。 因為,皇太極駕崩的時候,豪格已經三十五歲了,正值盛年。 滿洲王公重臣們,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豪格登上了皇位,絕對會想方設法的削弱各個旗主的權勢。 例子也異常鮮活,皇太極登位之后,就是這么干的。 相反,選八歲的福臨登基,對旗主們的威脅,反而最小。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若是豪格當了皇帝,天縱奇才的多爾袞,必死無疑。 多爾袞被整死了,清軍肯定無法入關了。 玉柱到任的這天,延壽倒是沒擺貝勒爺的架子,主動站在宗人府正門外的臺階下,笑吟吟的和玉柱行了碰肩把臂禮。 此前,玉柱和延壽也僅僅是認識的熟人而已,并無任何深交。 但是,因為高度關注九龍奪嫡的緣故,延壽的弟弟,現在還是輔國公的延信,玉柱卻是知之甚深。 眾所周知,延信是老十四的死黨。 快意恩仇的老四,登上皇位后,不敢殺了親弟弟,卻在暢春園的邊上,弄死了延信。 行禮如儀后,延壽打著哈哈說:“康王本欲親迎,不巧的是,王府派人來遞了話,說是昨兒個夜里,康王突然犯病,以至于臥床不起。唉,還望玔卿你多多海涵啊……”客氣話和漂亮話,說了一大堆。 康王,就是現任宗令康親王崇安。 玉柱心里有數,差了輩分的崇安,其實是不好意思見他。 老佟家和禮(康)親王一系,最早的淵源,其實是,代善之母,乃是太祖元妃的佟佳氏。 從這個方面來算的話,玉柱竟然是康親王崇安的叔父輩了。 以前,崇安沒當宗令的時候,待玉柱格外的親近。 如今就迥然不同了,因為,隔著輩份的崇安,反而成了玉柱名義上的頂頭上司。 更麻煩的是,玉柱不僅是右宗正,還是響當當的玉中堂。 幾重身份疊加到一起,如何見面行禮,都成了要命的大問題。 與其自找尷尬,不如主動避開,崇安索性就不來露面了。 玉柱和延壽,并肩坐進了大堂之后,宗人府里的屬官們,各按品級,依次上前拜見。 “請中堂大安?!?/br> “請柱爺大安?!?/br> “請右宗大安?!?/br> 屬官們依舊各自出身的不同,對玉柱的叫法,也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狀況。 不過,由于玉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義子,宗人府又是管理宗室王公的衙門,滿洲屬官們大多稱他為柱爺,而漢官們多稱中堂。 在大清朝的官場之上,向來都是以左為貴。 也就是說,貝勒延壽在宗人府內的地位,略高于玉柱。 但是,和六部的滿臣為尊不同,延壽和玉柱之間并無明確的職權分工,很多事情需要坐到一起,商量著辦。 另外,和內務府的模式大致相仿,當天輪值坐堂的那個,有權說了算。 這顯然是老皇帝為了分權,故意所為。 所以,在宗人府里呈現的局面,也就是,延壽和玉柱都有權做主,卻都沒辦法一手遮天。 等屬官們都退下了之后,延壽和左右兩位宗人,一起陪著玉柱,坐進了東花廳內。 談興正濃之時,有人慌慌張張的跑來稟報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稟貝勒爺、柱爺,出大事了,貝勒球琳在翠喜苑內,被人打破了頭……” 大清的皇族宗室,人數頗為不少,玉柱正在琢磨著,球琳究竟是哪家的貝勒? 就見延壽抱著肚子起身,神色慌亂的嚷道:“哎喲喂,肚子好疼啊,疼死爺了……”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延壽已經捧著肚子,撒開兩腿,仿佛離弦之箭一般,奔出了東花廳。 玉柱萬萬沒有料到,堂堂左宗正延壽,怕惹大麻煩,居然不顧體面的先溜了。 嗯,事情肯定很燙手,麻煩絕對小不了! (ps:回晚了,凌晨四點才完成了承諾的二更,求幾張月票鼓勵一下,不算太過分吧?) 第711章 大戲登場 延壽是左宗正,位在玉柱之上,他確實有資格撂了挑子,溜之大吉。 懾于玉柱的銀威,左右兩個宗人,就不敢擅自跑路了。 但是,不跑路,并不代表,兩位宗人敢于出頭辦差。 兩位宗人,都閉緊了嘴巴,眼巴巴的望著玉柱。 玉柱一看就懂,這顯然是等著他出頭主持大局,當替死鬼呢! 按照大清律例的規定,涉及到宗室王公的大小事務,不管是順天府,還是步軍衙門,都無權直接處置,必須呈報給宗人府。 玉柱也是老官僚了,精通官場上的各種門道。 只見,他微微一笑,說:“步軍衙門那邊還沒正式派人來稟,咱們不能隨意插手??!” 不管私下里是個啥狀況,明面上,各個衙門辦事皆有規矩可循。 兩個宗人彼此對視了一眼,卻都沒有開口說話,依舊眼巴巴的瞪著玉柱。 玉柱心里有數,眼下的形勢,恰好印證了那句老話:三個和尚,沒水吃。 說白了,今日之事,任意一人輪值坐堂的話,因責無旁貸的緣故,必須要作出處置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