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歸根到底,老八掌握的兵馬,都遠在豐臺大營之中,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這就和玉柱大致相仿的狀況了。 如果,新軍就在玉柱的身旁,只要玉柱不擔責,任由太醫互相推脫,很容易讓老皇帝再也醒不過來。 只要老皇帝閉了眼,玉柱做出驚天大事,隆科多哪怕再不情愿,也必然會被綁上玉柱的賊船了。 畢竟,謀逆是要誅九族的。玉柱又是隆科多的親兒子,無論如何,都逃不掉株連之禍! 等大行皇太后正式入葬之后,老皇帝率先走出了地宮。 玉柱看的很清楚,老皇帝明顯哭過了。而且,盡管有王朝慶的攙扶,老皇帝的步履依舊十分的艱難。 老皇帝走一步喘口氣,將昏倒后未曾痊愈的衰樣,徹底的暴露于老八的眼底。 老八沒看老皇帝,而是始終盯在玉柱的身上。 這一次,老八領著老九和老十,故意想闖御帳,目的只有一個:只要確定了老皇帝駕崩了,他就馬上趕去豐臺大營,起兵奪位。 唉,這一次又是玉柱壞了大事! 老八暗暗發狠,將來若是得了大位,必定讓玉柱死無全尸。 沒辦法,這個仇恨實在是結得太深了,完全解不開的死結! 老皇帝經過玉柱身旁的時候,故意盯著玉柱的頭頂,淡淡的吩咐道:“你負責善后?!?/br> “嗻?!备静恍枰匣实鄱嗾f半句廢話,玉柱偏偏就知道,老皇帝所謂的善后,究竟是個啥。 等大隊儀仗開始往回走的時候,玉柱帶著御前侍衛們,走到了孝東陵掌案大匠劉三春的跟前。 劉三春的家里,從前明開始,就世代為皇家修陵,稱得上是修陵大匠世家了。 前明的時候,從明太祖開始,一直到明英宗駕崩前,負責修陵的工匠,以及抬棺槨入地宮的工匠們,無一例外,全都被殉葬了。 很自然的,劉三春的祖上們,被殉葬的時候,年紀都不大。 八旗入關之初,因為奴隸制的老殘余,依舊保留了殉葬的丑陋習俗。 到了順治帝臨終前,廢除了人殉的陋習,改為流放三千里。 不過,劉家的掌案卻是個例外。 劉三春早有心理準備,見玉柱來了,當即跪下了,顫聲道:“吾妻吾子,還請玉中堂幫忙照應一二,小人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不盡?!?/br> 玉柱暗暗一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絕對的公平,只能是相對的公平。 作為孝東陵的掌案大匠,劉三春實際上,可以不死的。 但是,既然老皇帝明確的發了話,掌握了陵寢地宮所有機密的劉三春就必須殉葬了。 至于抬梓宮入地宮的差役們,倒是不需要擔心的。 因為,這些人即使進過地宮,也肯定不可能知道,地宮的真正出入口,究竟在何方? 玉柱點點頭,說:“你放心的去吧,你的兒子將來依舊還是掌案大匠?!?/br> 劉三春長吸了口氣,他屬于是明知道必死,卻不敢逃跑的典型。 這年頭的朝廷,動不動就要株連整個家族。 劉三春只要敢逃,整個劉家至少會被夷滅三族,從此斷子絕了孫。 死一人,和死全族,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犧牲小我,顧全整個家族。 玉柱擺了擺手,塞勒隨即帶人上前,拿下了劉三春。 作為現代人的靈魂,玉柱自然是極其反感濫殺無辜的行徑。 可是,老皇帝硬逼著玉柱干壞事,他即使頂住了不干,自然有人樂意替老皇帝效勞。 再說了,老皇帝還能活得幾年? 一時不忍,則亂大謀,在皇權的威逼之下,玉柱被迫做了違心之事。 劉三春被帶走的時候,玉柱想了想,嘆息著吩咐塞勒:“留個全身,貼加官?!?/br> “嗻?!比談倓偡高^錯誤,此時此刻自然不敢違反玉柱的命令,老老實實的聽了安排。 過了大約一刻鐘之后,劉三春的尸體被拖到了玉柱的跟前。 玉柱蹲下身子,摸著劉三春的頸部動脈,嗯,確實不跳了。 “悄悄的送去劉家吧?!庇裰肓讼?,又從袖口內摸出一張銀票,“這是五百兩銀子,給他的妻兒發喪吧?!?/br> “嗻?!比疹I了命后,有些遲疑的說,“中堂,劉家人好象異常之富裕啊,壓根就不缺銀子?!?/br> 玉柱心里有數,劉三春負責營建孝東陵,其中的油水,足得可以噎死人。 但是,按照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劉家貪的錢,算是皇家家提前預付的買命錢。 玉柱額外給的發喪銀,不過是良心上過不去那道坎,但求心安罷了。 處置了劉三春的后事之后,玉柱馬不停蹄的追上了大隊伍。 用午膳的時候,老皇帝把玉柱叫去陪吃陪喝。 玉柱心里有數,孝惠章皇后,也就是母后皇太后駕崩之后,老皇帝失去了法理上的唯一長輩,難免有些兔死狐悲的別樣感受。 更重要的是,孝惠章皇后,名為母后皇太后,卻只比老皇帝大了十歲。 而且,宮里人都知道,順治帝壓根就沒有碰過孝惠章皇后的身子。 也就是說,孝惠章皇后直到駕崩之時,尚是個黃花大閨女。 玉柱知道,老皇帝肯定沒胃口,他喝粥的時候,故意吸溜吸溜的整出了很大的動靜。 老皇帝覺得很刺耳,便數落道:“堂堂朝廷重臣,像什么樣子?” 玉柱就怕老皇帝不吱聲,他趕緊湊趣兒的說:“此粥甚合口味,臣兒沒忍住,喝得太急了點?!?/br> “哦,竟然如此?伱該不是騙我吧?”老皇帝大病未曾痊愈,遠不如尋常那么的精明,很自然的掉入了玉柱的圈套之中。 玉柱抬起下巴,大聲吩咐道:“王朝慶,你盛一碗烏雞粥,端給汗阿瑪嘗嘗?!?/br> 王朝慶也很擔心,老皇帝除了喝藥之外,一直沒怎么吃東西。 俗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老皇帝若是駕鶴西去了,王朝慶他們這些大太監們的性命,也就捏在了下一任皇帝的手心里了。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和奧妙,只要是大太監,就沒有不懂的。 所以,梁九功當初才一直私下里勾結最有希望登位的老八。 只可惜,天不從人愿。 由于玉柱的存在,老八的皇帝夢,幾乎被徹底粉碎了。 梁九功也早就死在了魏珠的手上。 老皇帝頗為精通制衡之術。梁九功死后,魏珠并未登上乾清宮大總管的寶座,反而是下一輩的王朝慶,占了大便宜。 接過王朝慶捧來的粥碗,老皇帝略微喝了一小口,便搖了搖頭,不肯再喝了。 “老爺子,光喝粥可不成,必須要這樣醬菜佐餐?!庇裰笓]著王朝慶,又把醬菜擺到了老皇帝的跟前。 老皇帝喝多了苦藥,嘴巴里一直發苦,倒是吃了幾筷子醬菜。 玉柱暗暗點頭,只要老皇帝吃了很咸的醬菜,必然會喝粥喝水了。 果然不出所料,在玉柱的刻意引導之下,老皇帝勉強喝了一小碗白粥,又啃了幾口烤羊腿,還吃了幾樣玉柱特別推薦的青菜。 說實話,皇帝的御膳,實在是菜太多了。如果玉柱不引導的話,老皇帝也不知道,究竟要吃些啥了。 老皇帝吃了東西之后,又小睡了一覺。 有了精神之后,老皇帝隨即召見了議政大臣們。 老皇帝晚年時期的議政大臣會議,幾乎成了擺設。 作為引見的重臣,還不是議政大臣的玉柱,只能站在了御帳的門簾邊,隨時隨地聽候老皇帝的吩咐。 這時,帳內傳來老皇帝低沉又略帶沙啞的嗓音,“玉柱再次護駕有功,朕意,恢復其鎮國公的爵位,并賜紫禁城騎馬,加恩賞三眼花翎,不知道你們有何看法?” “回皇上的話,奴才以為賞格太重了,不如只賞紫禁城騎馬吧?”這是鐵帽子的簡親王雅爾江阿。 上次,雅爾江阿站錯了隊,被老皇帝打臉的奪了王爵。 不過,簡親王畢竟是世襲罔替的親王,老皇帝也沒有把事情做絕。在奪爵之后,老皇帝并未下旨徹底的削了簡親王的爵位。 在大清,奪爵和削爵,別看一字之差,性質差太遠了。 奪爵,指的是,把雅爾江阿拉下了王爵之位,卻還允許其子侄們奉特旨襲爵。也就是說,鐵帽子的親王爵位尚在,并依舊可以傳承下去。 削爵,就迥然不同了,也就是說,世襲罔替的簡親王爵位,從此就不存在了。 雅爾江阿,是典型的八爺黨,他和玉柱又是死對頭。 所以,雅爾江阿主動站出來,反對老皇帝恩賞玉柱,都是可以理解的。 站在帳門口的玉柱,早就聽見了雅爾江阿的反對說詞。 不過,玉柱心里倒是期盼著,更多的王公大臣們,主動站出來反對他。 別人也許不太清楚,玉柱對老皇帝的脾氣,可謂是了如指掌。 反對玉柱的人越多,反而越發坐實了玉柱是孤臣,也是忠臣的正確立場。 隨著老皇帝的年事已高,選擇的下一任皇帝的大事,也跟著越來越具有緊迫性了。 眾所周知,皇權專制社會,最不穩定的時期,其實是老皇帝未死,新君未立或初立之時。 處于掌權的私心,老皇帝曾經多次公開聲明,絕不再立新太子! “回皇上的話,老臣以為,玉柱當賞。不過,國家不可一日無儲,還請皇上您早立太子?!边@是文淵閣大學士王掞。 玉柱聽見了王掞的建議之后,不由微微一笑。 唉,王掞真的是老糊涂了呀,居然還惦記著,把兩次被廢的太子胤礽,請回毓慶宮里去。 毓慶宮,按照本朝的會典規定,乃是東宮太子的固有居所也! 自古以來,功高莫過于救駕和從龍。 王掞身為廢太子名義上的老師,若是廢太子被復立,將來老皇帝死后,王家子孫可就要大大的榮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