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死了親娘沒人幫著說話的老十三,那是真的很慘! 和沒人管的老十三不同,宮里的小佟貴妃雖只是玉柱的姑母,卻比親媽還要護他的犢子。 真把小佟貴妃惹毛了,沒德妃的好果兒吃! “玉中堂,您才是造辦處的總管大臣,是不是應該您去永和宮走一趟?”為首的首領太監,大著膽子想逼玉柱就范。 玉柱冷冷的一笑,說:“皇上喚本大臣過去回話,明白吧?” “這個……”玉柱抬出了老皇帝,永和宮的太監們知道厲害,還真不敢繼續逼他了。 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玉柱瀟灑的走了。 離開了養心殿后,玉柱真的去了乾清宮。 大面上,玉柱不可能讓德妃抓住話柄的。 老皇帝見了玉柱,似笑非笑的說:“怎么著,回籠覺睡飽了吧?” 玉柱涎著臉說:“造辦處的差事,辦理的井井有條,并不需要臣兒一直盯著呢?!?/br> 老皇帝點點頭,也沒深究玉柱的沒規矩行徑。 到了最頂級的權力圈,玉柱越懶散的不抓權,老皇帝反而越信任他。反之,則會想方設法的打壓,甚至是要了玉柱的小命。 在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下,所謂的親情,在利益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老皇帝的親兒子,都被永遠的圈禁了兩個,何況是玉柱這個外人呢? 玉柱湊到老皇帝的跟前,只是想報個備的,免留話柄。 陪著老皇帝說了幾句閑話,玉柱就想走了。 只是,老皇帝忽然嘆息著說:“老四太認真了呀,又替我得罪了不少人?!?/br> 玉柱心里明白,西北在打大仗,老四在工部狠抓工程質量,得罪了無數想撈黑心錢的官紳。 老皇帝呢,年紀越大,越想留下仁君的身后名,不想太認真的約束官僚們。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老皇帝感慨之后,忽然吩咐玉柱,“你去勸勸老四吧,就說是我的意思,有些無關緊要的事兒,就別太認真了呀?!?/br> “嗻?!庇裰睦镉袛?,老皇帝的吩咐,必須去做,不容反對。 老四的脾氣,玉柱是非常清楚的,廁所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玉柱離開了乾清宮后,并沒有直接去找老四,而是派人去工部衙門,給老十三送信,請他有空的時候,過府小聚。 老十三被圈禁的時候,頗受玉柱的照顧。 而且,老十三能夠脫身牢籠,多虧玉柱出了大力。 所以,老十三居然跟著吳盛一起來了。 “十三哥,你真是個急脾氣啊,家里也沒備啥好菜,只有好酒?!庇裰屠鲜f話,向來不拐彎抹角的有一說一。 老十三擺了擺手,說:“你現在找我,肯定是四哥的事兒。我的習慣伱也是知道的,只要有好酒,好菜啥的,都沒所謂的?!?/br> 大家都是明白人,根本不需要多作掩飾。 見老十三把話挑明了,玉柱也沒瞞著他,就把老皇帝的原話,完整的轉達給了老十三。 老十三聽了之后,沉默了好半晌,冷不丁的問玉柱:“你也修過河堤,河堤年年修,年年垮塌,難道不該抓緊一些么?” 玉柱心里很明白,老十三這么受老四的信任,不僅僅是老四從小就照顧他的緣故。 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老十三和老四,待一起的時間一長,也感染上了辦事認真的毛病。 歷史上,老四登基后,總覺得別人辦事,他都不放心,只有老十三最認真。 結果呢,老四給老十三壓了過多過重的擔子,竟然把老十三給活活的累死了。 老十三身為老皇帝的親兒子,卻在整個康熙朝里,從來沒有獨自當過差,更沒有爵位在身。 誰沒有一展抱負的野心? 老十三自然也不例外。 這人吶,都有逆反心理。越是此前無權無勢,一旦大權在手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放下。 如今的京城里,拿著鐵桿莊稼的八旗子弟,大多都借著祖宗的余蔭,徹底的躺平了。 說實話,沒有鐵桿莊稼可拿的旗人余丁和漢人們,誰有資格混吃等死的躺平了? 老十三發出了世紀之問,隱含著對老皇帝的不滿。 黃河的堤壩,年年修,年年都垮,黃泛區的老百姓們,實在是太苦了。 老十三跟著老四一起,常年累月在外邊辦差,十分熟悉民間的疾苦。 玉柱并沒有正面回答老十三的問題,而是淡淡的提醒說:“十三哥,天下無不是的君父!汗阿瑪先是君,才是您的皇父?!?/br> 老十三曬然一笑,說:“那就坐視黃河年年決堤?” 這就屬于是靈魂之問了。 玉柱縱有一萬種說法,可以幫老皇帝遮掩過去。到頭來,他始終覺得,頗為理虧,導致無從下嘴。 老四辦差太認真了,總喜歡把官僚們折騰得鬼哭狼嚎。 老皇帝年事已高,喜歡聽順耳話,并且,為了顯擺仁君之風,很不喜歡看下邊的官員們訴苦。 都知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但是,遍觀歷史,太認真的人,人緣肯定不好。 玉柱端起茶盞,飲了口茶湯,輕描淡寫的說:“我主持修過河堤,知道其中的情弊。恕我直言,在修河堤的事情上,縣官還真不如現管。與其盯著工部的官員們,不如直接看緊了堤上的胥吏們。不瞞十三哥您說,我以前的辦法是,把胥吏們和具體的堤段捆綁在一起。哪一段河堤垮塌了,就把負責那一段的胥吏,連同他的兒子們一起想辦法弄死。您猜怎么著,效果好得很吶?!?/br> 老十三聽了之后,仔細的一琢磨,不由笑了,說:“你不會把銀子也撥到胥吏的手上吧?” 玉柱淺淺的一笑,說:“我主持修河堤的時候,劃片包干,并且多撥一成的經費。嘿嘿,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吧?” 老十三哈哈一笑,夸贊道:“你呀,你呀,就鬼點子多?!?/br> 第608章 賣的什么藥? 秀云帶著兩個兒子,母子三人一起立于垂花門前。 “稟太太,舅奶奶已經到了府門前?!?/br> 這時,大丫頭金巧從大門口,快步走到秀云的跟前,小聲說了客人的情況。 秀云點點頭,笑道:“可曾得了賞錢?” 金巧笑嘻嘻的說:“啥事兒都瞞不過太太您的眼睛,舅奶奶可大方了,命人賞了奴婢十兩銀子?!?/br> 秀云一聽這個數目,也就明白了,嫂子那拉氏親自登門來拜訪,只怕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照大清的習俗,對于大哥的老婆,秀云身邊的下人們,一律要稱呼為舅奶奶。 按照常理,只要秀云的父母未死,秀云的嫂子就只能是舅奶奶,而不是舅太太。 所謂舅奶奶,其實順著軒玉的稱呼,引伸而來。 因為,秀云的嫡親嫂子,就是小軒玉的親舅母。 這年頭,京里大戶人家,規矩森嚴。 男性貴客到了,男主人必須出大門,降階相迎,才不算失禮。 若是平輩的女性客人到了,只要不是公主或郡主之類的皇族宗室女,秀云帶著兩個親兒子,一起站在垂花門前迎接,就算是最高等級的禮遇了。 至于,秀云在隆府里被稱尊稱為太太,那是隆科多為了討好李四兒,又格外看重玉柱,親口定下的特例。 真要是深究下去,佟家的老太太只能是隆科多的親媽老赫舍里氏,李四兒是佟家的太太,秀云這個佟國維的孫媳婦,就只能是少奶奶了。 不大的工夫,那拉氏帶著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笑吟吟的走了過來。 秀云的大哥安林,別看成婚很早,也納了好幾房妾室,卻沒有子嗣緣。 直到一年前,安林才有了庶長子。好家伙,整個富察家的主人們都樂壞了,足足大擺了三天流水席。 那拉氏是個很苦命的女人,她的運氣很不好,至今只生了兩個漂亮的女兒。 當家的嫡母,膝下居然無子,這可是不吉之兆??! “請嫂子大安!” “請舅母大安!”軒玉和軒景,老老實實的扎千行了禮。 “她姑母,您太見外了,我如何敢當?”那拉氏搶前幾步,趕緊扶起了秀云。 “請姑母大安?!蹦抢系膬蓚€女兒,秀云的親侄女,一起蹲身甩帕子行禮。 一番繁瑣的見禮之后,秀云親手挽住那拉氏的胳膊,攙著她,一起往正院那邊走去。 那拉氏瞥了眼玉樹臨風一般的小軒玉,笑瞇瞇的問他:“軒玉,這些日子,也沒見你去看望你舅父,你舅父一直惦記著,都嘮叨了好幾回了?!?/br> 長輩問話,軒玉不敢怠慢,趕緊停下腳步,垂首哈腰,畢恭畢敬的答道:“回舅母的話,因二十爺那邊最近老有事,您外甥我只能常伴于二十爺的左右?!?/br> 那拉氏笑了笑,說:“我也就是替伱舅舅這么一問罷了,你這孩子如此拘謹,倒顯得生分了?!?/br> 秀云心里有數,那拉氏這話其實是說給她聽的。 兄長安林有了兒子之后,秀云自然是由衷的替他感到高興。 但是,那拉氏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安林的庶長子將來多半要繼承富察家的偌大基業。 嫡母庶子,聚居一宅,此家變之源也。 秀云還未出嫁的時候,和那拉氏的關系,就很一般。 原因嘛,其實也很簡單,拉那氏的家里有七個兄弟,個個不成氣,需要嫁入豪門的那拉氏,暗中予以貼補。 秀云的大哥安林,是個好脾氣的男人。 想當初,那拉氏管廚房的時候,采買上開銷比以前高了五成以上。 安林明知道不妥,卻故意裝傻,死活不肯說破其中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