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是?!?/br> “嗻?!?/br> “我還是那句話,不服的,有種找人進宮里去告我的黑狀,本爵閣一定奉陪到底?!庇裰滔逻@句話后,揮揮袖子,揚長而去。 楊森望著玉柱的背影,他心想,跟著這樣的中堂,才是真正的有盼頭??! “哦,你真的這么說了?”老皇帝聽完了玉柱的稟報后,放下手里的佛珠,忽然笑道,“你個小混蛋,還真的有些像我年輕時候兒的脾氣。我年輕的時候兒啊,要么裝湖涂,要么頂頂較真,寧可做錯了,也必須抓權在手。嘿,當年撤藩的時候,滿朝文武重臣之中,除了明珠之外,沒人支持我?!?/br> “后來怎么著?打了好多年,還是順利的拿回了云貴兩省?!笨滴跏值靡獾撵乓^的顯赫武功。 玉柱的心里暗暗好笑,康麻子啊,你也忒擅長給你自己涂脂抹粉了呀! 若不是吳三桂死得早,整個天下說不準就姓吳了! 玉柱聆聽了一陣子老皇帝的豐功偉績,就想走了。 他進宮來,打著稟報戶部帳目的旗號,其實是想搶先一步,把今天干的事兒,在老皇帝這里掛個號,讓老皇帝心里有個底。 很多初入官場的人,吃虧就吃虧在這些細節上了。 大領導,要時刻保持暢通的溝通,才不至于惹來不必要的誤會。 老皇帝看出了玉柱想走的心思,便擺了擺手說:“別急著走。你先看看這個?!闭f罷,親手遞了一份奏折給玉柱。 玉柱才不會那么傻呢,看奏折那是皇帝的特有權力,他算哪根蔥呀? 見玉柱很懂事的沒接奏折,老皇帝便叫來魏珠,讓他念折子。 等魏珠念完了折子后,玉柱秒懂了,豐臺大營出了大事,有個參領被人殺死在了軍營里。 “唉,樹欲靜,而風不止啊。朕琢磨了很久,要查清楚這事,只能是派你去了?!崩匣实蹨睾偷耐裰?。 豐臺大營是什么地方呀? 豈容玉柱擅自插手其中? 玉柱搖著頭說:“戶部的事務太多了,臣兒必須每天盯著?!?/br> 老皇帝深深的看了眼玉柱,斥責道:“你才多大歲數呀,就如此的疲懶?” 玉柱涎著臉,說:“汗阿瑪,您也是知道的,我每天要忙到下午的酉初才能離衙?!?/br> 戶部家大業大,各種繁雜的公務,確實多如牛毛。 老皇帝也知道,玉柱沒有說瞎話,他確實每天都忙到天快黑了,才離衙回府。 老電視劇里,說的是,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 實際上,在清初時期,除了九門提督之外,其余的提督是綠營兵里才有的官職。 豐臺大營純屬是八旗的兵制,其最高長官是都統,歷任都統也都是滿洲旗人。 在豐臺大營里,都統相當于軍長,副都統是副軍長,從三品的參領也就是實權在握的師長了,手底下管著數千精銳的八旗兵馬。 堂堂師長,居然死在了自己的軍營里,別說心思敏感的康熙了,換誰都會大起疑心。 康麻子說什么,樹欲靜風不止,玉柱怎么可能聽不懂其中的弦外音呢? 但是,玉柱是真心不想沾惹豐臺大營的麻煩事兒。 隆科多和玉柱,父子兩個人,圍著九門提督的要職,一直唱著二人轉。 說句心里話,已經很扎眼了。 若是,玉柱還想把手伸進豐臺大營里去,那就純屬是壽星公上吊,活膩味了。 人貴知足! 只是,老皇帝執拗起來,也是格外的可怕。 “怎么?怕朕猜忌你么?”老皇帝這話一出口,就把玉柱所有的借口,全都堵在喉嚨管里,再也不敢輕易的吐出了。 “老爺子,說句心里話,我去豐臺大營,真的不合適。您可能忘記了吧?上次,我去豐臺大營里,還殺了幾個他們的人,有宿仇呢?!庇裰敵跸碌囊徊介e棋,就在這一刻,終于起作用了。 “不許和朕討價還價,就這么定了?!?/br> 經玉柱的提醒,老皇帝恍然記起,小混蛋果然在豐臺大營里,留下過血債。 “你不去,難道要派老八去么?”老皇帝這么一反問,玉柱再不敢吱聲了。 第592章 老四的暗子 玉柱不知道的是,老皇帝原本打算派老十三去豐臺,查辦參領暴亡一事。 只可惜,老十三居然好些天沒有回過家了,一直都住在老四那里。 圖理琛硬著頭皮回來稟報之后,康熙便打消了重新啟用老十三的念頭,改為派玉柱去查辦此桉。 坦白的說,在老皇帝的心目中,玉柱和隆科多都屬于忠誠可靠的心腹班底。 只是,隆科多沒啥文化,是個純粹的武夫,幫著掌握京城里的兵權,打聽一些不為人知的豪門秘辛,他很擅長。 若是讓隆科多參與治國理政,那他的能力,就不濟了。 玉柱呢,哪哪都好,文是狀元,武能定國,還留下了無數的致命把柄,都捏在老皇帝的手心里。 美中不足的是,玉柱太年輕了。 康熙也算是博覽群書的皇帝了,給兒孫們留下一個三朝,甚至是四朝元老,這合適么? 可問題是,玉柱這個小混蛋,老皇帝用的太順手了。 缺錢花,找玉柱。 打大仗,找玉柱。 難差事,還是找玉柱。 想當初,乾隆明知道和珅賣官鬻爵和結黨營私,卻視若無睹。只因,用得太順手了,已經離不開了呀! 俗話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太子朱標薨后,朱重八高高的舉起了屠刀,殺了淮西舊部,又殺江浙舊部。 然而,信國公湯和卻逃過了大劫。 這其中,除了湯和本人知道進退,早早的放棄了兵權之外。更重要的是,重八還是小嘍啰的時候,已是千戶的湯和,主動讓了賢。 隨著老皇帝的年事已高,說真的,他已經沒精力,再培養第二個玉柱了! 查辦軍方的事務,不可能由著玉柱一手遮天。 照例,老皇帝派了老十六,作為玉柱的副手,兩個人一起去豐臺大營。 領了旨意后,玉柱和老十六一起出了宮。 豐臺大營,就駐扎于南苑的校閱場附近,此地距離午門僅有二十六里地。 老十六和老十八,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老十八封了貝子之后,老十六經常住在貝子府里。 這么一來二去的,玉柱和老十六也算是老相識了,也一起共過小患難。 當初,老十六跟著老十八,和玉柱一起熘出去玩耍,結果被康熙發現了。 然后呢,康熙就罰了老十六和玉柱一起去馬棚里刷馬。 老皇帝太過偏心,愣是沒舍得懲罰老十八。 老十五、老十六和老十八,這三個皇子是親兄弟。 老十六和老十八的感情甚好,老十五則和廢太子的關系甚密。 不夸張的說,老十五基本算是廢太子胤礽一手撫養長大的。 這且罷了,就連老十五的福晉,都是前太子妃石氏的親meimei。 只可惜,太子被廢后,老十五就很徹底被老皇帝遺忘在了角落里。 諸皇子之中,老五和老七,與玉柱的交情甚密,自然不可能派他們來豐臺了。 出城之后,途中休息的時候,老十六來找玉柱。 “大哥,到了地兒,我全聽您的吩咐?!崩鲜惓U\懇的表明了態度。 “好說,好說,我現在也是心里沒底??!”玉柱的臉上堆滿了假笑。 玉柱心里有數,和老十五不同,老十六其實是個大明白人。 這些年,玉柱雖然在明面上和老十六無甚交往。 但是,老十六總待在老十八那里。 偏偏,玉柱也經常去老十八那里看望親meimei,這么一來二去的,他們三個難免會坐在一起聊天飲酒了。 這年頭的朋友之間,根據有用的程度不同,肯定是分為三六九等的。 大多數情況下,所謂的朋友,也就是酒rou朋友罷了,經不起人性的考驗。 因老十八一直從中牽線搭橋,玉柱和老十六的關系呢,肯定是好于一般的酒rou朋友,卻完全談不上摯友啥的。 不過,玉柱掌管步軍衙門的時候,由于老十八的相托,在私下里,倒也幫過老十六幾次不大不小的忙。 老十六生于康熙三十四年,比玉柱小了五歲。從老十八這邊算起,他叫玉柱一聲大哥,倒也說得過去。 不過,這些都僅僅是表象而已。 玉柱比誰都清楚,老十六其實是隱藏在暗處的四爺黨。 想當年,老四剛剛登基不久,莊親王博果鐸就死了。 為了酬功,老四特意讓老十六繼嗣為后,襲了博果鐸的莊親王。 反正吧,在玉柱的印象中,老四掌權的十幾年里,老十六一直是重權在握,恩寵倍至。 按照玉柱的理解,老十六和老十八一直走得很近,只怕是老四暗中吩咐的。 老十六和老四的親密關系,一直沒有暴露于康熙的眼底,由此可見,老四謀篇布局的能力,可謂是超凡脫俗了。 “大哥,此去豐臺大營,不知道您有何章程?”老十六想摸清楚玉柱的態度。 玉柱明知道老十六是老四的心腹,卻故意嘆息道:“唉,我哪來什么章程呢?為今之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