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當然了,在和后金的戰爭中,大明朝對于戰略物資的禁運政策,顯然是徹底的失敗了。 從后金到韃清,從老虜到多爾袞,八大晉商偷運出山西的各種物資,堪稱海量。 正是靠著晉商們走私出關的各種物資,原本連鐵鍋都不多的后金,茁壯成長了起來。 客觀的說,晉商的崛起,完全是借助了山西的地利。 因為山西長期是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界,草原游牧民族是一個生產力極為低下的群體,需要從中原獲取大量生活物資,這才為晉商的崛起提供了根本。 努爾哈赤的后金勢力興起之后,從萬歷到天啟,明朝一直都期望以經濟封鎖限制后金的發展。 但是,晉商勾結明朝的邊軍將領,以張家口為基地,通過蒙古向后金輸送糧草等軍事物資,甚至傳遞情報,協助后金擊敗明軍。 皇太極時期,滿清數次破長城而入,從河北、山東、河南等地,掠奪了大量財寶物資。 這時以晉商為首的銷贓團伙出現了,他們從滿清手中獲得掠奪自中原百姓的金銀財物,再從中原收集大量糧草軍資,運入關外資助后金。 不過,大盛魁的創辦人王相卿,并不是傳統的晉商,他和山西通虜的八大皇商,沒有任何關系。 王相卿原本是窮苦的山西小商販而已,因為,跟著康熙的大軍進入烏里雅蘇臺,慢慢把生意做大了。 必須承認,王相卿靠的是正經的經商真本事,這才發家致了富。 因此,玉柱也并不討厭大盛魁。 康熙感興趣的是,烏里雅蘇臺的軍事地形地貌,說的頭頭是道。 王相卿呢,他只對蒙古人兜里的銀子感興趣。 但是,商路就是軍事運輸線,康熙說的話,王相卿也都接得上話,搭得上腔。 和現代的嘴炮遍地不同,在康熙的這個時代,熟悉大草原地形的人,真心不多。 就算是玉柱,他要帶兵進入烏里雅蘇臺,也必須依靠蒙古人的向導呢。 “王大東家,照您看,大清和準噶爾之間,誰最終會取得勝利?”康熙永遠不可能關心商人的生意經,他看問題的角度,始終都是地盤和人口,以及準噶爾對大清江山的巨大威脅。 王相卿放下茶盞,極其認真的說:“不瞞黃三老爺您說,以前的話,咱們大清的勝負還真的十分難料。然而,自從玉大將軍帶兵拿下了胡圖斯山口之后,在下敢斷言,我大清必勝?!?/br> 康熙不動聲色的瞥了眼玉柱,嗯,小混蛋不僅很懂享受生活,而且帶兵打仗也頗有一套。 王相卿當著老皇帝的面,明著捧了玉柱一把。 玉柱卻不露絲毫喜色,依舊不露痕跡的肅手而立。 “何以見得?”老皇帝有些好奇的問王相卿。 第529章 朕的福將 “不瞞您說,胡圖斯山口,恰好扼住了準噶爾人的咽喉。此山口在我大清之手,則隨時都可以長驅直入,殺入準噶爾人的腹地。若是此山在準噶爾人之手,則我大清永無寧日矣?!蓖跸嗲涑旃傲斯笆?,異常虔誠的說,“幸好,我大清圣君臨朝,高瞻遠矚,洞見癥結,果斷派了本朝名將玉大將軍出馬,順利收復了此山口,則準部遲早可定也?!?/br> 康熙被拍得很舒服,龍心大悅,越看王相卿,越覺得順眼。 必須承認,王相卿很會說話,就連不吃馬屁這一套的玉柱,也被拍得有些熏熏然了。 順耳的話,誰不愛聽? 康熙的心里舒坦了,索性與王相卿東扯西拉的一通狂侃。 老皇帝的話里話外,都在不動聲色的套問,當今的世道,可是千載難逢的盛世? 屁股決定腦袋。 利益決定立場。 王相卿就是靠著清軍擊敗了準噶爾人,才獲得了在蒙古大草原上發家致富的良機,并且賺得缽滿盆滿,他自然是大說康熙的好話。 再說了,如今的王相卿,家大業大,焉敢不管住嘴巴的胡言亂語? 自從漢武帝搞了個告緡令,把中等以上的商人們,都整破產了之后。 歷代以來,商人們都被迫養成了,悶頭發大財,絕不敢公開非議朝政的好習慣。 只要朝廷缺錢花了,就指使讀書人,公然狠罵商人們。 商人們,實際上,也就是有幾個臭錢而已。離開了官員們的庇護,他們算個屁? 左文襄公不管了,胡雪巖就被盛宣懷整垮了。 袁世凱代替了李鴻章,盛宣懷就不行了。 再厲害的大商人,若是沒有大權貴的撐腰,就是別人嘴邊的美食。 在大清朝,包括頂級大鹽商在內,誰不怕官府翻臉不認人? 官老爺們略微一嚇,商人們膽怯了,就乖乖的捐輸糧食和銀子,如此周而復始。 王相卿屬于既得利益者,他自然要大說康熙的好話。 康熙的興致很高,甚至想拉著王相卿,一起用晚膳。 皇帝用膳,費時費力不說,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試毒。 只要有人試毒,王相卿必能猜出真相。 玉柱輕咳一聲,小聲提醒說:“今兒個晚上,您已經約好了玔卿?!?/br> “那就改日再約了?!笨滴跤X得有些遺憾,但是又不能不走,這才領著玉柱盡興而歸。 登上馬車之后,康熙抬眼望著玉柱,忽然沒頭沒腦的說:“你既是朕的福將,也是朕的掃把星?!?/br> 玉柱很理解老皇帝被中途打斷興致的糾結,可是,皇帝用膳乃是大事,萬一拉了肚子啥的,就算是玉柱也扛不起巨大的責任。 送老皇帝回了行宮后,玉柱轉身想走,卻被老皇帝硬留了下來。 沒辦法,有玉柱陪著用膳,老皇帝的食欲就是好不少。 用罷晚膳后,又陪著老皇帝下了三盤棋,玉柱才被放出了行宮。 牛泰兼任熱河廳的同知,也就是熱河這地方最大的父母官了。 只是,牛泰哪里管過庶民之政? 玉柱左思右想,就把周荃暫時派到了牛泰的身邊,協助組建同知衙門的班底。 和縣衙、府衙不同,同知衙門不設左貳官,只設吏役。 也就是說,熱河廳同知衙門里,牛泰完全可以說了算,而沒有別的官員從旁掣肘。 按照大清律的規矩,各級衙門只是限定了官員的數量,對于胥吏和白役,并無硬性規定。 衙門里的人員,就要視牛泰的需要,而隨意增減了。 一般情況下的同知衙門,設有典史5-10名、書辦十幾名、庫子4名、獄卒8名、皂隸16名、門子2名、快手(也稱“皂快”)8名、燈夫2名、轎傘夫7名、倉夫和斗級各4名、民壯50至100名。 “竹公,我懂個啥呀?全聽您的吩咐?!迸L┮埠芄夤?,他不懂的事兒,周荃卻是門兒清啊。 周荃收攏折扇,笑著問牛泰:“你真聽我的?” “那是自然,我不聽您的,聽誰的?”玉柱發過話,牛泰自然要聽周荃的了。 “豈不聞,若想富,動胥吏么?牛大人,你初來乍到,只須對外說,胥吏職位待定。嗯,這個風聲放了出去,我的牛大人啊,你必可發一筆大財?!敝苘跄樕蠏熘?,說的卻不是笑話,而是正經事。 牛泰連連擺手說:“竹公,您可千萬別害我。主子賞的銀子,我一輩子都花不光,還要暗中收黑心錢,豈不是作死么?” 嗯,很好,有錢不撈,顯然沒敢把玉柱的話,當作是耳旁風。 周荃心里滿意了,就笑道:“無妨,有我在呢。只要他們敢送,你只管都收下便是,有多少就收多少?;仡^啊,一起交給東翁便是?!?/br> 玉柱坐在御膳房里,一邊喝茶,一邊盯著廚師做“金銀饅頭”。 他發明的“金銀饅頭”,厚底焦脆,余者軟綿,吃起來格外的爽口。 吃過鍋貼餃子的人,都知道,餃子里rou的越新鮮,餃子的外殼用油煎得越脆,排隊購買的隊伍就會越長。 廚師一邊賣力的搟面,一邊大拍玉柱的馬屁。 “柱爺,您的獨家絕活,全教給了小人。嘿,萬一小人出了宮去,單靠這手絕技,便可住豪宅,抱美妾了?!?/br> 玉柱不由微微一笑,這廚師還真是個行家,一點都沒有說錯。 這年頭,手藝人掌握的手藝,就是全家的飯碗,絕不輕易示人,更別提傳授給別人了。 《劍來》 好多手藝人收的學徒,就是包身工,只管飯管住,沒有工錢。 至于,學不學得會手藝,要看學徒是否獲得了手藝人的青睞了。 如果手藝人不教,學徒們就只能靠著天賦的偷師了。 水滸傳里,成為笑料的武大郎,其實就是地道的資深手藝人。 靠著在縣城里賣炊餅,武大郎租得起二層小樓,供得起潘金蓮的日常開銷。 歸根到底,玉柱和御廚是同路人,大家都伺候的是老皇帝。 玉柱飲了口茶,笑道:“你小子若是再機靈點,爺還可以教你好多門手藝,準保你可以納十房美妾?!?/br> “哎喲,那太謝謝柱爺您了。若不是您瞧不上小人,小人真想拜您為干爹?!睆N師的嘴巴甜得發膩,如同蜜水一般。 正在閑聊之時,張鴻緒慌慌張張跑來,喘著粗氣說:“柱爺,柱爺,大事不好了,萬歲爺龍顏大怒,要殺了馬齊?!?/br> 玉柱卻坐得穩如泰山,只當沒有聽見似的。 老皇帝要殺了馬齊,關他鳥事? 玉柱對他自己的角色定位,從來都很精準,他是寵臣,不是宰臣。 既然不是宰臣,又何必管那么寬呢? 老皇帝想殺誰,就殺誰吧,只要不是殺佟家人即可。 再說了,馬齊和羅剎人談判的時候,竟然出賣了大清的根本利益,難道不該殺么? 見玉柱懶得管閑事,張鴻緒不敢多勸,只得急匆匆的走了。 用罷晚膳,陪老皇帝下棋的時候,老皇帝忽然問玉柱:“你就不怕朕真的殺了馬齊?” 玉柱輕搖著折扇,澹澹的說:“您是圣君,不可能妄殺一人。我若來勸,豈不是將您視作昏君?” 康熙聽了這個歪理之后,竟然覺得,還真頗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