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玉煙的事兒,哪怕再出格,也完全無法和鄂倫岱鬧的那些事兒,相提并論呀。 果然,老皇帝吃爽了毛豆之后,索性叫了飲酒三人組,一起坐下,陪著喝酒。 “此乃家宴,不拘俗禮也!”老皇帝拽著文,說得文謅謅的。 玉柱知道老皇帝的底細,他倒不擔心玉煙被老皇帝瞧上了,明著搶了去。 嘿,都兩年多了,除了總翻德妃的牌子,叫她在寢宮里陪著說話閑聊之外,老皇帝已經很久沒有翻過年輕妃嬪的牌子了。 老十八本就是最受寵的一個皇子,他也很清楚,康熙絕對不是唐玄宗那個搶兒媳婦的超級大昏君。 也許是行宮里用膳氣氛太過壓抑了,天氣又很炎熱,老皇帝的食欲一直不佳。 到了玉柱這里后,老皇帝的心態格外之放松,又有最疼的兒子相伴,不僅連飲了十幾杯酒,還吃了好多時令的下酒素菜。 酒足飯飽之后,老皇帝又在玉柱的陪同下,一起泡進了泳池之中。 “吶,你小子的腦袋瓜子,就是與眾不同的極會享樂?!迸R走的時候,老皇帝壓根就沒提懲罰玉煙的事兒,卻可能是看不慣玉柱的太過享樂主義和格外的懶散,便吩咐說,“叫張廷玉來?!?/br> 張廷玉手里捧著旨意,心里卻非常有數,玉柱太會享樂了,令老皇帝格外的看不順眼了,要找點事情給他做一做。 只是,老皇帝每次給玉柱加官爵,加重責任的時候,為何偏偏總是我張衡臣擬的旨意呢? 張廷玉死活都想不明白呀? (ps:熬到五點沒睡,硬是碼出了今天的第一更,還剩下三更而已。如此的勤奮,求賞幾張月票,不算過分吧?) 第524章 三進政事堂 “著玉柱,重回南書房行走,欽此?!?/br> 老皇帝覺得玉柱太閑了,還是需要加點擔子,讓他忙碌起來,就又把他提熘進了南書房。 算上這一次入南書房,玉柱已經算是第三次入大清的政事堂了。 只是,南書房大臣的實權,遠不如北宋的政事堂相公罷了。 等玉柱接旨后,康熙叮囑說:“你還很年輕,要勇于任事,不許偷懶?;??!?/br> “嗻?!庇裰焐洗饝煤芎?,心里不以為然。 正因為太年輕了,又掌握著兵權,所以,玉柱在南書房里,幾乎等同于隱形人。 反正就一句話,非必要,盡量不表態。 康熙深知玉柱的性子,便吩咐說:“你領著衡臣,協助李光地處置政務?!?/br> 玉柱一聽就懂了,老皇帝這是要抬舉張廷玉了。 因為李光地是漢臣中的首席大學士,實際上,他們三個湊一塊兒,已經有了小軍機處的雛形了。 李光地、玉柱和張廷玉,官職正好從高到低,形成了老中青的合理搭配。 只是,玉柱的所謂中,并不是年紀大,而是資歷甚深。 別看玉柱做官僅八年而已,他的經歷已經可以寫本書了。 和玉柱不同,這些年來,張廷玉一直待在南書房里,經歷十分單一。 南書房乃是儲相之地,張廷玉待在此間,便可掌握天下大事。 看樣子,老皇帝已經打算讓張廷玉和玉柱,分為文武,一起成為下任天子臣了。 朝堂上的事情,看破不說破,才是王道。 告退之后,玉柱就領著張廷玉,去了南書房所在的衡樞精舍。 衡樞,顧名思義,宰相辦公之地也。 李光地見玉柱又來了,不由撫須輕聲一笑,說:“玔卿,老夫年紀大了,很容易忘事,正好需要你的協助啊?!?/br> 玉柱覺得此言甚假。 就算是在病中,李光地也舍不得到了手的相權,一直把持著絕不松手。 不管康熙怎么說,玉柱就一條,非必要,絕不多嘴多舌。 皇帝的心思,不能不猜,也不能時刻都去緊跟。 屢屢猜錯皇帝的心思,遲早要掉出心腹隊伍。 比如說,離開了嚴世藩的嚴閣老,便是如此。 但是,跟得太緊了,又很容易扯著蛋。 比如說,晁錯晁大夫,比漢景帝還要熱心于削藩,結果,腰斬于市。 在康熙朝,內閣大學士兼南書房大臣,方為真宰相。 沒有內閣大學士頭銜的玉柱,頂多也就是個老皇帝的高級智囊罷了。 原本,玉柱還想繼續混日子,然而李光地卻說:“皇上已經吩咐過了,戶部的折子,都必須先給你看了,再呈御覽?!?/br> 張廷玉偷眼看了看玉柱,心里羨慕之極,皇帝的這種安排,說明充分信任玉柱善于理財的硬本事。 天下大事,哪哪都需要花銀子。 皇帝卻讓玉柱插手管銀子的事,這就等于是,把玉柱擺到了理財第一人的位置上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玉柱坐定之后,想了半晌,摸出鉛筆,在紙上劃起了小格子。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大清朝中樞機構的檔桉,雖然堆積如山,也很詳細。 但是,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查檔桉的時候,非常麻煩。 因為,東邊記錄一點,西邊又記錄一點,哪哪都是,很不直觀。 玉柱呢,索性閑著也是閑著,干脆就劃出表格來,把各省的情況,匯總到一起,然后再分道或分府予以詳細記錄。 《控衛在此》 萬事開頭難。 一旦開始之后,其實也就不難了。 財務的問題,報表必須清晰直觀,一目了然。 玉柱現在所做的,其實是最基礎的匯總統計工作。 用罷午膳后,玉柱回了南書房,進門一看,卻見老皇帝正拿著他劃的表格,看得異常專注。 玉柱沒敢驚動老皇帝,便屏住呼吸,肅手立于門邊。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老皇帝突然說:“玉柱啊,你若不是太過安于享樂了,早就成了朕的股肱之臣了?!?/br> 玉柱湊過去,涎著臉說:“不瞞您說,我琢磨的都是如何偷懶的小把戲,不值一提?!?/br> “你呀,過謙了吧?你畫的這種表格,就算是粗通文墨的小吏,也可以一目了然?!笨滴醯故呛苡行┭哿?,一看就知道,玉柱畫的這種表格一旦大規模的推行之后,再也不需要翻箱倒柜的查檔桉了。 天下大事,實際上,除了兵權就是銀子。 康熙已經看出了表格的厲害,索性又給玉柱配備了十八名筆帖式。 十八個內地行省,每省各一名筆帖式,專門搞這種表格。 有了這些筆帖式的幫忙,玉柱的進度大大的加快了。 別的都好說,教育大家,從壹到拾的書寫習慣,改為1-10,玉柱頗花費了一番工夫。 表格的篇幅有限,若是繼續漢字里的數字,就不行了呀。 玉柱心里很清楚,既想馬兒跑得快,就要馬兒吃好草。 所以,他當眾開出了賞格。誰干得又快又漂亮,就保舉誰升官,名額有限,只有五名,先到先得,后到不得。 比如,拍交通違法的攝像頭,就是比治安攝像頭清晰得多,為什么呢? 天下事,左不過一個至理名言:無利誰起早? 有了一大幫子手下的協助,玉柱很快就把分省的財政收支情況,匯總到了一起,遞到了老皇帝的桉頭。 老皇帝可不是沒文化的土包子,他不僅認識阿拉伯數字,還會解二元一次方程。 只不過,老皇帝距離科學如此之近,卻從沒想過推廣之。 歸根到底,屁股決定腦袋,以少數旗人統治偌大的中國,必須要愚民到底啊。 “唉,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河南一省,歷年來修河堤的銀子,竟然超過了億兩白銀,朕真心沒有想到過啊?!笨滴鯎u頭嘆息不已。 玉柱心里明白,老皇帝的意思是,過億的銀子打了水漂,還不如廣修宮室來得實惠。 修堤的事兒,就是個死循環。修了垮,垮了再修,真正肥了的是各地的臟官們。 “照你的說法,各道府州縣的收支,皆可歸納匯總?”康熙很認真的盯在玉柱的臉上。 玉柱點點頭,說:“只要數據都是正確的,肯定可以歸納匯總?!?/br> 老皇帝盯著玉柱看了一陣子,忽然長嘆一聲道:“你年僅二十五歲,已經是一部侍郎,唉,若是年長一些,正好把戶部交給你了呀?!?/br> 玉柱卻說:“戶部太累了,臣兒倒覺得禮部或是翰林院就挺好的?!?/br> “混蛋,就知道躲懶,圖清閑?!笨滴踅o噎住了,氣得不行。 玉柱把頭一低,也不與康熙爭辯什么。 說實話,有啥可爭的? 老皇帝平生最恨,逼著要好處。 越爭越有大麻煩,老大、老二和老八都是掉進了這個坑里。 老電視劇里,鄔思道所言,不爭才是最大的爭,的確是看透了老皇帝的心思。 長期以來,玉柱給老皇帝留下的人設,只要有點空隙,他就要想方設法的貪圖享樂。 這么多年下來,玉柱從來沒有無理取鬧的逼著老皇帝要什么東西。 老皇帝給了,玉柱接著。 老皇帝不給,玉柱也不惦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