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以前,頔二奶奶總是盯著曹頔,不許他到處亂偷人。 現在,就算是曹頔當面和女人親嘴兒,頔二奶奶也可以裝作看不見似的。 今天是曹颙的大喜之日,在頔二奶奶的安排之下,府里的大小事務,早就妥妥貼貼了。 席間,玉柱喝多了酒,肚子有點漲,就起身去凈房。 只是,玉柱起身之后,卻被人領著進了一座陌生的院子。 玉柱意識到不對,定神一看,這才發現,領路的竟然是頔二奶奶身邊的豐兒。 頔二奶奶和玉柱的間情,豐兒再清楚不過了,她故意低著頭把玉柱領過來,顯然是頔二奶奶授意的。 果然,玉柱四下里一看,頔二奶奶正倚在門邊,笑吟吟的沖他招手。 頔二奶奶的性子格外的潑辣,又狡詐如狐,再加上間情不可張揚,玉柱略微一想,便舉步走了過去。 跟著頔二奶奶進了屋子之后,玉柱略微一打量,錯愕的發覺,此間竟然像是頔二奶奶的閨房? “爺,別看了,這里便是我住的地兒?!鳖E二奶奶伸手想拉玉柱,被玉柱閃身避開了。 玉柱冷著臉說:“你把我引這里來,難道不怕事泄后,浸豬籠么?” 誰料,頔二奶奶卻嫣然一笑,說:“爺,不瞞您說,如果我偷的是別的男人,一旦露了餡,肯定會被弄死無疑??墒?,誰叫我勾搭的竟然是您呢?不客氣的說,就算是大老爺知道了,也不敢說啥的?!?/br> 玉柱一時無語,頔二奶奶不愧是精明強干的王熙鳳啊,把曹家人的外強中干,看得一清二楚。 “爺,自從那日之后,妾再也沒有被曹頔碰過了?!鳖E二奶奶腳下猛的一崴,竟然一頭栽進了玉柱的懷中。 玉柱其實可以躲得過去,但是,畢竟是他入過了的王熙鳳,多少有點心軟了。 “爺,此地是我當年的洞房……”頔二奶奶十分勇敢的勾緊了玉柱的脖子,吻上了男人的唇。 見玉柱沒有進一步的動作,頔二奶奶禁不住抱怨說:“爺,時辰苦短,除非您不是個真男人?!?/br> 玉柱心想,既然頔二奶奶都不怕浸豬籠,他怕個啥呀? 只是,頔二奶奶有個壞毛病,特別容易驚動別人。 玉柱摟頔二奶奶上榻之后,順手掏出了袖里的白帕子,死死堵住了她櫻桃小嘴。 第517章 揚眉吐氣的老皇帝 ,! “老爺子,好多了吧?”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老皇帝的右手五個指頭,全都可以緩緩彎曲了,玉柱也覺得恢復的不錯。 老皇帝顯然看到了希望,點頭笑道:“確實好多了,幸好有你啊?!?/br> 玉柱才不會居功呢,他反手抹了額上的汗珠子,笑道:“您是真龍天子,自有上天的保佑?!?/br> 康熙就是愛聽這個話,他抬起左手,拈須一笑,說:“要何賞賜,盡管說?!?/br> 玉柱一邊緩緩的加勁,一邊笑道:“等康熙一百年大慶之時,您再賞個貝子吧?” 康熙龍心大悅,哈哈笑道:“借你吉言,到康熙八十年之時,我就賞你個世襲罔替的親王?!?/br> 玉柱湊著趣兒說:“親王禮絕百僚,太金貴了。您若是能賞個世襲罔替的貝子,我也就知足了?!?/br> “哈哈,必如你所愿?!睂τ谟裰闹婪执?,康熙很滿意。 在大清,貝子雖然也算是宗室王爵,實際上,其待遇和鎮國公并無太大差別。 真正的王爵,除了親王,便是郡王,連貝勒都有點名不副實的雞肋味道。 用早膳的時候,康熙心里高興,也不折騰鵪鶉蛋了,夾起一筷子白切雞,擱進嘴里細嚼慢咽。 玉柱天天陪著老皇帝用早膳,他心里明白,隨著年紀的漸老,老皇帝的飲食口味,已經由重油大鹽,轉向了清淡為主。 若是以前,老皇帝根本不可能去碰,味道偏淡的白切雞。 玉柱是真餓了,他吃了不少的食物。 在玉柱的帶動下,老皇帝喝了一碗鴨血粉絲湯,又吃了兩個玉米餑餑。 撤了膳后,老皇帝領著玉柱去御門聽政。 必須承認,老皇帝十分勤政。只要他在宮里,不下雨的時候,每日雷打不動的要參加御門聽政。 當然了,老皇帝更喜歡住到暢春園里去。 在暢春園里,老皇帝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勿須擔心早朝的事兒。 大清的歷代皇帝,除了雍正之外,都喜歡住到園子里去。 主要是,皇帝們害怕康熙定的祖制:帝在宮中,就必須御門聽政。 說來也甚為有趣,參加御門聽政的重臣,基本上就那些人了。 玉柱每天都可以看見他們,他們也可以每天看見玉柱。 只要站在老皇帝的身邊,玉柱就秉承一個原則,不問不答。 御門聽政,屬于是皇帝垂詢大臣的決策會議,行使的其實是皇權加相權,異常之敏感。 偏偏,玉柱越是謹守本分,康熙越喜歡問他,幾乎每天都要讓他發個言,露個臉。 時間一長,重臣們又不是傻子,便知道了一個可怕的真相:在賺錢和用兵的兩個領域里,玉柱對老皇帝的決策,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說實話,玉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伺候在老皇帝的身邊,不能不冒頭,又不能處處都冒頭,那就只有選擇性成為賺錢和用兵領域的權威專家了。 時間一長,包括老皇帝在內,大家論及財政收支問題的時候,沒人敢忽略掉玉柱的看法。 別的且不說了,僅僅是大沽口碼頭,一年就可以給老皇帝的內庫,創造出八百萬兩銀子的純收入。 這么多的零花錢,讓老皇帝大修宮室的愿望,完全不須再看戶部的臉色了。 以前,只要老皇帝想修宮室了,戶部的官員們就會用戶部存銀不多來嚇??滴?。 現在嘛,嘿嘿,老皇帝用自己內庫的銀子,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戶部的老噴子們只能干瞪眼。 老皇帝拿走了大頭,玉柱就用造更大的船,才能替內庫賺更多的錢,來誘惑老皇帝。 怎么說呢,老皇帝對造船出海,還是十分警惕的。往往,玉柱要苦勸十次以上,老皇帝才有可能答應一次。 不過,玉柱絲毫也不急。 只要老皇帝持續性的貪圖享樂,玉柱的造船技術,就只可能是延緩,而不可能被終止。 玉柱最怕的是,老皇帝一時頭腦發熱,竟然要關閉大沽口船廠。 其實呢,木材和銀子啥的,都是次要的。 若是跟著洋人當學徒的技術種子們,被強制性遣散了,玉柱攀登科技樹的損失就不可估量了。 近代之時,科技之光從歐洲來,這個是事實。 科技這玩意是沒有國界的。 歐洲暫時先進一點,怕啥呢? 玉柱砸下重金,請歐洲的工匠們來大沽口造船廠,就是想師夷長技以制夷。 歐洲人到處當強盜,在全球范圍內,搶奪殖民地。 靠的不就是船堅炮利么? 對于玉柱來說,哄好了老皇帝,讓老皇帝一直支持科技的進步,才是頭等大事。 “玉柱,戶部又想借內庫的銀子了,你怎么看?”只要涉及到錢的問題,老皇帝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玉柱,這幾乎成了條件反射。 玉柱從老皇帝的身后走出來,拱手道:“前帳不清,后帳不借,規矩也?!?/br> “是的,豈有一直借銀子,卻從來不還銀子的道理?”有了玉柱的默契配合,老皇帝大大的過了把債主的癮。 因玉柱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戶部左侍郎,戶部尚書穆和倫也知道,和玉柱爭論理財的事務,純粹找虐。 既然康熙問了,穆和倫必須要答,他想了想,拱手說:“稟皇上,戶部的三庫里有多少存銀,您可謂是了如指掌。如今的國庫里,哪有銀子還這么多的欠債吶?”開始叫苦不迭。 康熙朝始終缺銀子花,一是大戰頻發,一是皇帝大修宮室,一是隨著承平日久,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導致朝廷的財政收入,總是入不敷出。 在目前的條件下,若想一勞永逸的解決財政收入問題,還必須按照老四的策略來辦。 玉柱比誰都清楚,只要不搞攤丁入畝,朝廷的國庫永遠都會空虛。 因為,準噶爾汗國一直蠢蠢欲動,朝廷必須存銀存糧備戰。 另外,各地頻發天災和人禍,朝廷還需要銀子備荒。 客觀的說,在雍正搞攤丁入畝之前,小農社會最大的問題,其實是財政收入的持續減少,導致無法抵御長期戰爭或是偶發的天災。 大明朝,為了抵御關外的野豬皮,只加了幾百萬兩銀子的遼餉,就鬧得怨聲載道。 東林黨的大臣們,紛紛痛罵朱明的皇帝,是萬惡的吸血鬼。 各地的讀書人,趁亂起哄,打死礦監和稅監的事兒,屢有發生。 一言以蔽之,大明的皇帝要錢鎮壓野豬皮的崛起,東林黨們不樂意到手的錢,被皇帝搶走,就這么簡單。 結果呢,清兵入關后,東林黨的產業,大多成了八旗兵的戰利品。 上次,玉柱下江南后,再次下了毒手,狠狠的修理一頓東林黨人。 別的且不提了,單單是抄家得來的銀子,就超過了千萬兩。 這些銀子都進了康熙的內庫,準備將來的西北大戰之用。 玉柱沒有撈錢,卻搶了江南第一美人兒劉太清,和她的女兒嚴小清回來。 在攤丁入畝之前,朝廷的財政收入,和士大夫的田產數量,明顯成反比。 而且,一直征收的人頭稅,導致了隱匿的人口,至少達到了幾千萬的級別。 三國歸晉時,晉朝統計的人口數目,是朝廷可以征收賦稅的丁口戶數,這個其實是相對準確的。 但是,不納稅的各地豪強田莊里,隱匿著大量的農奴,這些人是不可能被統計清楚的。 老皇帝的內庫里,堆滿了銀子,戶部的官員們早就眼紅了,他們必須幫老皇帝花點小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