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舒松了筋脈之后,玉柱又讓王朝慶拿著特制的粗搟面杖,請康熙用右手使勁的去握搟面杖。 只是,哪怕康熙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右手的手指依舊只是微微的顫動著而已,根本無法握緊搟面杖。 玉柱像哄小孩子似的,俏皮的說:“老爺子,使勁,再用力點,比昨天強多了?!?/br> 還真別說,康熙確實有一股子狠辣勁兒,明明握不緊搟面杖,卻偏偏不肯收回右手,一直努力的堅持著。 魏珠的心里卻明白,如果沒有玉柱在旁邊鼓勁兒,萬歲爺只怕是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啊。 筋骨的康復活動,不是魔法,不可能立竿見影的馬上有效。 必須有極大的毅力,才能熬過每天鍛煉,卻無多少收獲的絕望期。 康熙若是一般人,其實可以恢復的更快。 宮里的太監們,誰敢把萬歲爺整得鬼哭狼嚎,要死要活的? 不要腦袋了么? 揉動右手和拉伸筋骨的活動,每天可以搞無數次。但是,敢真下力氣的大拉伸,也只有玉柱親自上陣了。 必須承認,有且只有玉柱一人,才敢狠命的掰老皇帝的手指。 用早膳的時候,老皇帝吩咐人抬來了一張小幾子,讓玉柱坐過去,陪著一起用膳。 這種小事情,玉柱向來是很灑脫的。 他絲毫也不矯情,叩頭謝了恩之后,大模大樣的坐到了小幾子前。 結果,太監們端上來的早膳,竟然是玉柱最喜歡的廣式早茶。 蝦餃,蟹黃包,虎皮鳳爪,雞蛋瘦rou炒河粉,唉呀呀,足有幾十樣之多。 玉柱以前是膳房總理,他比誰都清楚,若不是老皇帝的特別吩咐,宮里的膳房不可能出現這種街邊不入流的小食。 見玉柱吃的很歡快,老皇帝也有了食欲。 一個人吃飯,往往沒有啥意思,吃得也不可能太多。 一堆人搶飯吃,這個時候,人的食欲其實是最好的。 魏珠看得很清楚,有玉柱陪著用膳,萬歲爺食欲大開,竟然比平日多吃了一半的菜。 膳罷,康熙凈過手,用茶的時候,特意吩咐玉柱:“往后啊,天天陪朕一起用早膳,不許躲懶不來?!?/br> “嗻?!?/br> 只是,玉柱原本的早九晚五,也就隨之變成了早五晚五了。 原本心情還不錯的康熙,在接了李煦的密折之后,立時就拉下了臉。 “叫張廷玉?!?/br> 等張廷玉來了之后,才知道,敢情是三年前的《南山集》桉,再次陡起波瀾。 戴名世所著之《南山集》中,論述有方孝標的《滇黔紀聞》一書。而此書中所記時日,都以南明的“弘光”、“隆武”、“永歷”為年號,根本就沒有大清什么事兒,這就比《南山集》尤有過之了。 李煦的密奏,具有風聞奏事的某些特點,并不需要有真憑實據。 江南名士、康熙三十年狀元戴有祺,被其族侄舉報,不僅戴家藏有《滇黔紀聞》一書,而且和戴家交好的諸多江南名士,家里只怕是都藏有此等**。 活在大清,卻用南明的年號,這意味著什么,顯然是不言而喻的。 說句心里話,康熙既要拉攏江南的讀書人,又十分警惕他們。 最令康熙惱火的是,復任江蘇巡撫的張伯行,接了舉報之后,非但沒有馬上查辦,反而把舉報人杖責了二十。 準確的說,桐城張家,也屬于江南名士的一員。 只是,張廷玉的親爹張英,因為擔任了韃清的高官,一直被江南名士們瞧不起。 張廷玉何等老練,他一聽事涉《滇黔紀聞》,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戴名世掉腦袋,主要就是因為《滇黔紀聞》。至于,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只是民間的牽強附會罷了。 “皇上,臣以為,應簡派滿洲重臣,前往江南查辦此桉?!睆埻⒂竦募揖驮诮?,他自然要考慮撇清干系的避嫌問題。 康熙聽了之后,覺得甚為有理。 有了張伯行袒護江南名士的先例,康熙真的信不過漢臣了。 可是,滿洲重臣有很多,派誰去最合適呢? 幾乎不需要細想,康熙已經認定了,玉柱最合適! 玉柱是康熙四十五年的狀元郎,又是貨真價實的滿洲外戚重臣,由他來查辦江南名士的文字桉子,再合適也不過了。 我滿洲亦有文魁也! 利用滿洲文魁,來壓制江南的文人,簡直是天造地設的合適??! 以前,康熙使用玉柱的時候,基本都是朝著外戚勛貴武臣的方向發展。 現在,是時候讓玉柱去江南,宣揚我大清的文治遠勝于前朝了。 “衡臣,擬旨?!?/br> “是?!睆埻⒂窈軣o語,怎么又是他呢? 說來也是很奇怪,也很巧合,玉柱的官爵每次出現變動,都是張廷玉親手擬的旨。 “內閣奉上諭,著輔國公、左都御史玉柱,欽差巡按江南諸省,糾彈不法,懲jian除惡……欽此?!?/br> 旨意頒布之后,標志著已經停了五十幾年的巡按制度,再次死灰復燃。 玉柱兼管五城察院的時候,就被授予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銜。 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御史言官之首,相當于秦朝之御史大夫。 左都御史代天巡按地方,可謂是名正言順之極。 張廷玉還真的是吃透了康熙的心事,他擬的旨意里,特意強調了玉柱的宗室之爵。 宗室外戚出馬,一個頂兩。 玉柱的身份之貴重,那是勿庸置疑的。 于是,在上次陪皇帝南巡之后,時隔數年之久,玉柱將再赴江南。 只是,這一次,玉柱的再下江南,身份已經迥然不同了。 奉旨巡按江南,這就意味著,玉柱掌握了對江南諸省文人們的生殺予奪大權。 玉柱還是老規矩,出門辦差,必帶美人兒。 康熙已經習慣了,見玉柱進來了,不等這小子開口,就說:“非武事,妾婢隨行,無妨?!?/br> 玉柱趕緊笑嘻嘻的謝了恩,看他那副高興的樣子,就差公開說:知我者萬歲爺也! “你此去江南,別怕人手不夠。喏,這是臨時調兵的密旨?!笨滴鯇⒁环蔹S澄澄的旨意,順著桌上,推到了玉柱的面前。 “另外,朕已經給江寧將軍和兩江總督,發去了廷寄,命他們兩個務必配合你的差事?!?/br> 康熙和玉柱之間,很多話都不需要明說的,自有默契在。 玉柱哪能不知道呀? 康熙給了調兵的密旨,又特意叮囑了江寧將軍和兩江總督,顯然是對江南的漢臣們,尤其是對江蘇巡撫張伯行失去了信心。 嘴巴上說滿漢一體,實際上,防漢之心,就和撫蒙一樣,都是國策。 比較有趣的是,大清名為撫蒙,實則是持續削弱蒙古諸部的力道,其實比防漢的措施,還要嚴厲得多。 把大量的草原青年們,逼去廟里念經,蒙古諸部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動員實力,肯定會大大的降低。 康熙畢竟年紀大了,喜歡嘮叨,話特別多,拉著玉柱從哈密聊到了寧古塔。 這一聊不打緊,等玉柱出去的時候,就見天色已晚,時近黃昏矣。 因秀云和曹春,以及好幾個妾室,都懷了身孕。 玉柱就決定,帶上肚子里一直沒動靜的晴雯、杏嬌、杏芯,以及八房那邊的貴妾白佳氏和那塔拉氏。 照例,滿洲重臣出京去江南辦差,在陛辭后,都要經朝陽門,到通州的官船碼頭,登船南下。 只是,動身南下之前,玉柱并未聯系何子昌。 怎么說呢,有些事情,其實是很微妙的。玉柱若是在下江南之前,就和何子昌有過聯系,反而會留下巨大的隱患。 再說了,有錢映嵐的協助,玉柱已經基本上搞清楚了,江南讀書人的各種派系之爭。 玉柱原本不想帶錢映嵐一起下江南,可是,這個女人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玉柱伺候得異常之舒坦。 唉,玉柱心里一軟,也就松了口,順便就把錢映嵐也帶上了。 玉柱是超品的宗室輔國公,按制,只要出京可坐八抬大轎。 出了朝陽門后,玉柱隨即吩咐擺開了欽差儀仗,浩浩蕩蕩的直奔通州碼頭而去。 康熙六下江南,玉柱算上這一次,也是三下江南了。 (ps:月票賞的多,還有三更?。?/br> 第506章 張六哥 載著玉柱南下的官船船隊,一共九條大船。 其中,最大的那條三層的官船,住著玉柱和他的女人們。 其余的八條大船,分別是玉柱隨行的戈什哈、護衛、仆婢、、儀仗、車馬和官轎等等。 這次出京,比較特殊的是,玉柱請旨帶了牛泰及三百名荷槍實彈的新軍出來。 玉柱的理由也是現成的,漢臣不可靠,綠營兵也恐怕靠不住,八旗兵太少了。 欽差的官船離岸之后,就見玉柱所在的那條大官船上,已然豎起了一大一小兩桿大旗。 大旗上繡著斗大的一行字,欽命巡按江南諸??! 不夸張的說,就憑這桿大旗,玉柱的船隊沿著運河,橫沖直撞的直達江寧。 小旗上,則是一排粗體的黑字,輔國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