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策棱精明得很,玉柱這么一說,他率先點了頭。 阿喇布坦猶豫了一下,忽然說:“我要見老祖宗?!?/br> 玉柱一聽就懂,這是還抱有一絲翻盤的希望呢? “嗯,實話告訴你,和你關系最好的三弟,很可能要來京城了?!庇裰皇屈c到為止,玉柱的話里余味無窮,留下了大把的想象空間,逼著阿喇布坦去思考一個問題,他的三弟為啥要來京城? 阿喇布坦,和他的三弟,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是,兩人的關系,就像是老四和老十四一樣,勢同水火。 張廷玉也知道這個內情,他心想,玉柱的話術厲害之極。 這等于是嚴厲的警告阿喇布坦,甭以為你是長子,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在將來繼承貝勒之位,你弟弟也大有機會哦。 阿喇布坦也許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厲害之處,不敢再犟嘴了。 道理其實是明擺著的。 他三弟若是接任了部落的貝勒,豈有阿喇布坦的好日子過? 再說了,玉柱沒敢明說的潛臺詞,還包括更狠的暗示,皇太后年事已高。 翻譯過來就是,皇太后再寵愛你阿喇布坦,又能夠罩得住你幾年? 張廷玉不動聲色的瞅了瞅玉柱,玉柱的表現,令他驚艷不已。 和玉柱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有些理想主義,講究個公平正義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 玉柱卻仿佛是積年老吏一般,冷酷無情的誅心之術,讓你明明很疼,卻又不得不就范。 壓制住了阿喇布坦之后,剩下的事情,就都很好辦了。 玉柱命人端來兩碗很稀的稀粥,分給策棱和阿喇布坦去吃。 想想看,兩個人都餓了四天,區區一碗稀粥,根本不頂事。 不過,玉柱非常清楚,餓極之人,絕對不可以暴飲暴食,必須慢慢的增加食物量。 否則,真的會出大事! 在玉柱的主導之下,阿喇布坦和策棱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勉強達成了和解意見。 策棱出一千兩銀子,賠償阿喇布坦這邊的人身傷害損失。阿喇布坦,誠懇的懺悔了不該搶座的惡行,賠償策棱五十頭羊,這事就此揭過,從此不許再提了。 各自寫下了親筆供詞,把和解意見落實到了紙上。 簽字畫押之后,玉柱把供詞遞給了張廷玉,笑著說:“衡臣啊,辛苦你了,把這些先呈給皇上御覽?!?/br> 張廷玉心想,玉玔卿辦事,可謂是滴水不漏。 親筆供詞,確是兩人和解的真實意思,張廷玉都不敢否認這一點。 等康熙認可了玉柱和稀泥的結果,不管是策棱,還是阿喇布坦,誰敢再次翻出來說事,就是成心要老皇帝難堪了。 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康熙,在大草原上的名聲,其實并不好。 康熙在蒙古地區推行的諸多政策,都包藏著削弱蒙古諸部的禍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鋤強扶弱,拉一派,打一派,勿使任何一部獨大。 草原上的王公們,個個不滿意,卻又都可以勉強接受。 因為,康熙不僅月月發銀子和糧米,還時不時的嫁個公主過去,讓蒙古的王爺們不需要參加搶劫,就可以收獲巨大的利益。 客觀的說,大清朝對草原諸部,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持續削弱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 康熙聽了張廷玉的稟報之后,又把玉柱找了去。 “你的差事辦得很漂亮,朕心甚慰。只是,萬一,皇太后知道了……”康熙只說了半截話。 玉柱小聲說:“皇上,您只需要吩咐一下恒親王爺,便可風平浪靜了?!?/br> 只要康熙召了老五過來,就幫著玉柱補上了,提前利用老五疏通皇太后那邊的漏洞。 康熙仔細一琢磨,不由笑了,罵道:“你個小混蛋,倒也機靈,老五在皇太后的跟前,確實大有面子啊?!?/br> 阿喇布坦和皇太后的關系再親,也肯定比不過老五。 老五,從小就是皇太后親手撫養長大的。他和皇太后,在血緣上不是親祖孫,感情上卻勝于親祖孫。 “聽張廷玉說,你用的損招,挺管用?”康熙很好奇的問玉柱。 玉柱卻打著哈哈,糊弄了過去。 很多事情,玉柱可以私下里去做,卻不能公開告訴康熙。 哪怕康熙啥都明白,玉柱也不能把話挑明了說。 這便是君臣之間,長期相處的默契。 老皇帝,必須是圣人,壞事都是玉柱他們干的。 把損招赤果果說了出來,不僅臟了圣人的耳朵,而且,遺患無窮! 第441章 少主子 又是一年的選秀女。 這一次,玉柱又多了一項任務。 身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的他,必須在參領和佐領們的陪同下,挨家挨戶的登門,去核對秀女們的情況。 別看康熙已經老了,可是,誰敢在選秀女的事情上,弄虛作假,擎等著挨錘吧。 正藍旗漢軍,共有兩大名門望族,其一是佟家,另一則是李家。 佟家的正支嫡脈,也就是玉柱的曾祖父佟圖賴這一支。 因康熙推恩母族,佟圖賴和他的子孫們,被整體性的抬入了鑲黃旗滿洲,從而成就了佟半朝之赫赫威名。 只是,佟圖賴的兄弟們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只能繼續留在漢軍正藍旗下。 至于李家嘛,大明朝第一個降清的邊軍將領,撫順額駙李永芳的子孫也。 乾隆年間,在《明史》里加修了貳臣傳,李永芳和洪承疇同在《貳臣·甲編》的前列。 貳臣有甲編和乙編之分,列名甲編者,乃超級大漢jian也,等同汪精衛之流。 本著先外后內的原則,玉柱在部下們的簇擁下,去了李家老宅。 根據佐領名冊的記錄,李永芳共有九子。除了第五子巴顏,因備受重用,改隸鑲黃旗漢軍之外,其余的八子仍隸屬于正藍旗漢軍。 老佟家和李家的淵源其實頗深。 巴顏繼承了李永芳的爵位,他這一系也就成了老李家的嫡脈正支。 更重要的是,八旗互換易纛的時候,巴顏和佟圖賴互換了旗分。 巴顏接任正白旗漢軍固山額真,而佟圖賴則轉任正藍旗漢軍固山額真。 然而,等巴顏改隸鑲黃旗漢軍之后,名義上好聽了許多,卻丟掉了巨大的實權。 而李家的老地盤,正藍旗漢軍,反而成了老佟家崛起的根基。 從佟圖賴開始,一直到佟國維,始終牢牢的掌握著正藍旗漢軍的實權。 現在,正藍旗漢軍的一半實權,時隔四年之久,又神奇的跳過了隆科多,落到了玉柱的手上。 李家的老宅里,以李永芳的次子李率泰這一系的子孫們為主。 內城,住的全是旗人。 旗人,都歸佐領管轄,而無坊長或是廂長的名目。 玉柱抵達李家的時候,李家的門前站滿了漢軍正藍旗下專用的畫師、筆貼式、拜唐阿等低級官吏。 見玉柱來了,這些人一齊扎千請安,畢恭畢敬的說:“奴才們請少主子大安?!?/br> 老奴和皇太極時期,滿洲八旗的固山額真,個個都是旗主,也就是正兒八經的奴隸主。 編了漢軍之后,漢軍八旗入鄉隨俗,有樣學樣,跟著稱固山額真為旗主,也就是奴隸主。 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合群,免得礙了后金權貴們的眼。 老佟家的連續幾代人,都是正藍旗漢軍的固山額真或都統,玉柱現在又是正管的副都統。 沒人是傻子,大家就算是不敢稱玉柱為主子,加個“少”字,也就合適了。 這么一來,既尊重了老佟家,又拍到了玉柱馬屁,還符合漢軍旗下人的規矩,一舉三得也! 這些人叫都叫了,玉柱若是揪住不放,反而有了小題大作之嫌,他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李永芳的兒子輩里,藏龍臥虎,頗有幾個大人物。 比如說,李永芳的次子李率泰,先后擔任過閩浙總督、太子太保和內閣大學士,可謂是位高權重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率泰還是協助康熙收回臺灣的大功臣之一,因戰功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阿思哈尼哈番(男爵)。 不過,時至今日,隨著李永芳的兒子們逐漸去世,老李家也跟著衰落了下去。 為首來迎接玉柱的,是李永芳三子剛阿泰的嫡長孫,剛六岱。 剛六岱本人官卑職小,不值一提。但是,剛六岱的親姑母,卻是康熙初年,諸嬪之首的安嬪李氏。 安嬪唯一健在的嫡親侄兒,一下就拉高了剛六岱的身份。 “請小中堂大安?!眲偭泛芏Y數的給玉柱扎千請了安。 沒辦法,安嬪的位分雖高,卻死得不明不白,李家人不敢說,也不敢問,只能裝糊涂。 就算是皇帝養的一只貓,都是格外的金貴,高人一等,更何況是安嬪呢? 反正吧,只要康熙沒有因為安嬪的死,降罪于李家。李家人就必須把安嬪這一系的子孫,當菩薩一般供著。 玉柱被請進了正房后,在剛六岱安排下,李家的姑娘們,包括還在吃奶的,全都排著隊,挨個進來給玉柱過目。 身為現任內務府總管,玉柱主持過選秀,知道其中的厲害關系,他絲毫也不敢馬虎大意。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皇帝的身子骨漸漸的不行了,翻牌子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最近一年來,據玉柱所知,老皇帝基本上翻的都是德妃的牌子。 德妃已經年老色衰,她顯然無法侍寢了,也就是陪著老皇帝聊聊天,說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