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崇文門監督,屬于是兼職的差事,而不是職官。就和直南書房一樣的性質,屬于差遣中的一種,本身并無品級之分。 因為,直南書房的差事,并未被免。 所以,玉柱抱著站好最后一班崗的認真態度,一直伏案寫節略。 直到用罷了午膳,玉柱這才拜別了輪值的李光地,進乾清宮找老皇帝下棋去了。 “老爺子,我才進南書房剛滿一個月呢,太早了點吧?” 在私下里,玉柱顯得很隨意,家里怎么對佟國維的,如今就怎么對康熙。 偏偏,康熙還挺稀罕他的這一套,不僅不管他,反而還經常性的有所配合。 魏珠這個閹貨,在一旁,徹底的看傻了眼。 “唉,我一直想拔了策妄阿拉布坦這顆毒牙,只是苦于國庫沒銀子啊?!笨滴鯂@了口氣,說,“你答應過我,你來當崇文門監督,至少可以拿回三十萬銀子的?!?/br> 玉柱差點氣笑了,這不是耍無賴嘛? 他只是給康熙詳細的算過一筆帳,只要按照他的手段來搞,三十萬兩每年的稅銀,便可輕松落袋。 結果,到了康熙的嘴里,就成了他的承諾了。 老皇帝耍無賴,玉柱找誰說理去?只能硬著頭皮認了。 “你之前的監督,可都沒有欽差二字呀?!笨滴跤行┬〉靡獾耐罂苛丝?,換了個更舒適的坐姿。 呃,玉柱想了想,康熙確實說的很有些道理。 有欽差二字,和沒這兩個字,待遇有如天壤之別! 欽命監督崇文門,欽差的身份,見官大一級。 那怕是世襲罔替的親王,或是皇子阿哥當面,玉柱也只須拱手行禮即可。 說句大白話,康熙實在是窮怕了。老皇帝自己不擅長搞錢,手下也是一大堆不會搞錢的嘴炮大臣,被迫之下,只能試探著重用玉柱這個毛頭小子了。 歷史總在雷同。 這就和乾隆試探和紳的真本事一樣的性質,康熙就是想看看,是騾子,還是駿馬也? “老爺子,我要整個稅關的大權,章程我定,委員我派,差役我命。您若是答應了我,別說是三十萬兩銀子,就算是五十萬兩銀子,我也可以按年上繳?!?/br> 玉柱才不傻呢?;实廴卞X花的時候,不趁機討價還價的要權力,更待何時? 說句心里話,如果不是滿朝的文武大臣,都不擅長撈錢,康熙又何必要重用玉柱呢? 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其實變不出黃金來。 不客氣的說,滿嘴仁義道德的儒臣們,連夸夸其談的趙括都不如。他們只會勸說皇帝,盡量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的過苦日子。 問題是,準噶爾汗國和羅剎國,已經步步緊逼了上來。沒錢打仗,麻煩就大了呀。 雪域,距離準噶爾汗國,可謂是近在咫尺。萬一生變,要打大仗了,銀子從何而來呢? 不管是誰,只要當了家,就必然要計較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開銷。 “六十萬兩,一兩都不能少?!笨滴醢胂穸喝?,半是認真的下了定論之后,玉柱知趣兒的閉上了嘴巴。 皇帝不可能明說,但是,態度很明顯,默許了玉柱去搞錢。 六十萬兩,搞來了,一俊遮百丑,升官發財! 搞不來,老皇帝就要新帳老帳,擱一起的清算玉柱了。 哦也! 玉柱的jian計得逞也! 崇文門監督衙門,不是步軍統領衙門,更不是豐臺大營,不過是個收稅的小衙門罷了。 只要不涉及到兵權的敏感之事,玉柱自然敢和老皇帝打商量了。 出宮回府的路上,坐在官轎里晃悠的玉柱,不由微微一笑。 康熙非常的好面子,他明明知道攤丁入畝和官紳一提當差納糧的好處,卻不敢去做。只因,怕落下罵名,影響了仁君的氣派。 不敢從根子上解決稅收的問題,那只能局部性質的裱糊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官本位之下,善于經商搞錢的九阿哥,是老皇帝最不喜歡的一個親兒子。 儒家學說的體系,從根子上說,希望整個社會永遠固定的不流動,并天然排斥賤商。 實際上,治亂循環的周期率,根源就在于,社會階層超級固化之后,上下層徹底失去了流動性。 底層的野心家們,看不見和平上位的希望了,隨即揭桿而起。 李闖,洪秀全,孫大炮,皆如是也! 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這三者不可偏廢也! 只是,快到伽藍閆胡同的時候,巡捕營的副將羅興阿,主動攔下了玉柱的官轎。 “稟二爺,您的府上正門前,站滿了人,全是崇文門下的官吏和大富商們。唉,標下也不太方便趕他們走?!绷_興阿搓著手,很為難的稟報了這個比較麻煩的消息。 玉柱一聽就懂,他即將就任崇文門監督的消息傳出去之后,那些撈飽了的下屬們,擔心丟了已經到手的聚寶盆,特意提前來拜碼頭了。 羅興阿真正擔心的是,趕走了來送錢的人,會惹得玉柱不快。 崇文門監督,并不是只管區區一個崇文門的稅收,而是四九城各門的稅務,均歸其管轄。 按照職權范圍而言,相當于整個四九城內的稅務局局長。 只是,稅務局長是沒有帶刀稅警的,玉柱手下卻有。 在這個吃人的社會,比如說,你敢在城門口偷稅,玉柱就有權派兵去查封了你在城里城外的所有鋪面及田產,還可以抓了你全家進大牢。 玉柱的這個監督,加了欽差二字之后,嗨,就更是牛氣沖天了。 除了皇帝之外,誰都管不著他這個欽差了。 奉旨撈錢,牛不牛? 還沒上任,就趕部下們走人,好名聲還要不要了? 玉柱謝過了羅興阿后,改走側門,回了隆府。 他剛進門,還沒坐穩,李四兒就派人來找他過去。 得,玉柱索性連官服都沒換,徑直去見李四兒。 剛一見面,就見李四兒異常得意的問他:“好兒子,你又升官了?門口圍滿了人,我登上梯子爬墻頭一看,好家伙,烏壓壓的一大片,把整個胡同都塞得滿滿當當的?!?/br> 玉柱打千行了禮后,就把就任崇文門監督的事兒,簡單的告訴了李四兒。 李四兒一聽,馬上喜笑顏開的說:“那以后,豈不是豪商們,都要來給我送銀子了?” 玉柱正好要和李四兒說這事呢,就笑著說:“額涅,以后就由我收了他們的銀子,送給您即可。您想啊,這么多人來送錢給您,哪些該收,哪些不該收,很麻煩的?!?/br> 這天底下,什么樣的生意最賺錢? 自然是壟斷的生意??! 以如今玉柱的權勢,他想利用林家這個白手套,壟斷某個行業的生意,簡直是易如反掌。 不夸張的說,玉柱的嘴皮子一動,也就成了。 富商們兜里的錢再多,玉柱不允許他們的貨物進四九城,他們就必然會徹底的丟失掉幾百萬人扎堆的大生意。 說白了,玉柱是手里掌握著合法傷害權的活祖宗。 再厲害的大商人,到了他的跟前,都得跪下喊爺爺。 “成。你剛剛上任,還是少撈點。等你都熟悉了,再撈不遲?!崩钏膬褐灰苁斟X,哪管是誰給的? 撈錢?肯定是要撈的。 只是,玉柱才不屑于受賄呢。 不客氣的說,受賄,才能撈得到幾個錢? 和紳,和中堂的偌大家當,除了巧取豪奪和貪污受賄之外,主要還是善于經營的結果。 李四兒還是很通情達理的,有隆科多每年撈回來的幾十萬兩銀子墊著底,她主要是怕兒子不懂撈錢的行情,吃了黑心官吏們的悶虧。 隆科多的上升之路,一靠包打聽的才能,二靠貪污受賄的保護色。 玉柱也仔細的琢磨過這么個問題,他不去撈錢,康熙反而會對他不放心了。 (ps:已經加更了,月票很有點少啊。我要穩定的待在第二名,幫幫我,跪求了?。?/br> 第180章 萬歲爺等急了 但是,受賄又太傷害名聲了,玉柱并不想那么干。 所以,利用林家做白手套,通過經商聚集大量的財富,還都擺到康熙的眼皮子底下去,就會皆大歡喜了。。 事實上,和中堂就是這么干的。只是,他掌權的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財富越滾越多,最終成了超級大肥羊,白白便宜了嘉慶帝那個庸人罷了。 自古以來的權臣,只有兩個結果,死或篡,無一例外。 死,分兩種,皇帝賜死,自己老死。但是,兩種都是家族不保。 霍光和張居正,剛死不久,全族都被皇帝清算了。 教訓異常之深刻也! 孫承運帶著林武來的時候,整個伽藍閆胡同里,幾乎全是人。 “嘿,老林啊,怎么這么多人?”孫承運扭頭問林武。 孫承運是穿著便服來的,又沒坐額附的馬車,只能下了車,徒步往里走。 林武是林燕兒的親爹,現任林家的家主,他哈著腰,陪著笑臉說:“不瞞您說,小人已經認出了十好幾個很熟悉的老東家了。小人這么跟您說吧,玉老爺看這些人里頭的誰不順眼了,他的生意立馬少掉八成以上,那就全完了?!?/br> 還真別說,林武的人品不怎么樣,做生意的眼光,卻還是頗有道行的。 一語道破了天機! 人,聚集的越多,生意越大,乃是亙古不變的經濟規律。 比如說,整個東京都地區,人口才三千萬而已,gdp卻占了整個倭國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