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所以,玉柱就坐在自己的書案前,提筆在手,繼續醞釀他未徹底完工的平藏策。 只是,直到中午時分,張廷玉一直都沒有回南書房。 吳琠原本以為,閑著沒事做的玉柱,會來找他布置差事。 誰曾想,玉柱一直穩穩的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始終埋頭在寫著什么。 (ps:不吹牛,又到了俺最擅長的領域了,精彩就在后邊。兄弟們,距離歷史類月票前四,就差幾十票了,大家一起加油,幫著玉柱沖上去。) 第168章 寫節略 南書房,乃是軍國重地,由乾清宮的膳房負責管飯。 午膳送來的時候,因膳房的太監,無法進入南書房內,玉柱要自己出門去拿膳食。 膳房的太監們,提來的是一只好幾層的紅漆食盒。 玉柱報了名字后,一名小太監驗過了他的腰牌,這才將一只三層的紅漆食盒,遞給了玉柱。 “玉大人,您用過了膳后,半個時辰內,將這只食盒,還擱到此地來?!毙√O對玉柱的態度,不遠也不近。 玉柱一聽就懂了,用午膳的時間,為期半個時辰,過時不候。 只是,提著紅漆食盒的玉柱,在南書房門前,被御前帶刀侍衛抬手攔住了。。 “玉大人,任何雜物皆不得入內?!?/br> 玉柱四下一看,見南書房里的同僚們,都不見了人影,顯然是去了某個地方用膳了。 “這位大人,下官初來乍到,敢問您,可在何處用膳?”玉柱的姿態擺得極低,話也說得很中聽。 那侍衛笑了笑說:“你瑪法,貴為領侍衛內大臣,竟然沒有教過你?” 玉柱心說,佟國維確實說了很多南書房的事,唯獨沒有說,怎么吃飯的事兒。 麻煩的是,玉柱也確實疏忽了。在他看來,宮里有那么多的膳房,他的用膳問題,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誰曾想,送膳的太監啥也沒說,侍衛還有點故意刁難的味道。 好在,玉柱早有準備,他的懷里,揣了兩個不大不小的白面饅頭,就是備著應急的。 反正吧,茶房里的茶水,確實是管夠的。 因為,南書房里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玉柱一個值班的,他也無人可問。 玉柱索性又把紅漆食盒,放回了小太監的面前。 想刁難小爺是吧? 嘿,小爺這一頓午膳,就著熱茶,先啃兩個白饅頭,這總可以了吧? 在南書房里,主要是案頭工作,坐著不動,運動量極小,腦水耗費極多。 客觀的說,少吃一點,對玉柱而言,并不是壞事。 下午,張廷玉回來了,并沒說他去了哪里。 玉柱知道此間的厲害,不該問的事兒,絕對不能問。問了,就是犯了忌諱。 這就好比,國家召集專家們集中精力搞黑彈,即使老婆問了,也不敢說出基地的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 不管是哪朝哪代,嘴巴不嚴,不能保守機密,擎等著倒霉吧。 張廷玉手頭的事務,異常之多,他只能利用工作的間隙,告訴玉柱,節略怎么寫?檔案怎么整理? 張廷玉說,別的都算是小事,當日的緊急奏折來了,必須第一時間處理完畢,遞進乾清宮里。 若是耽誤了緊急軍國大事,惹得皇帝盛怒了,十顆腦袋都不夠砍的。 由于玉柱是大名鼎鼎的滿洲狀元郎,張廷玉就試著分了幾本普通奏折給他,讓他寫出節略來看。 節略,便是針對奏折,作出超級濃縮且意思很清楚的簡單描述。 據張廷玉說,皇帝喜歡看的節略,頂多不超過二十個字。超過了,皇帝就不太樂意看了。 以玉柱的水平,找出奏折里的重點,提煉個中心思想,簡直是易如反掌。 不過,玉柱并不是一般人。他明明可以馬上就寫出節略,卻故意拖了一刻鐘,才列出來。 混過大機關的人,都肯定知道的,文字工作浩瀚無邊,絕大部分都是無用功。 玉柱當過大秘,他比誰都清楚,普通的文字工作,你就算是搞出了上千萬字,累得要吐血,也無卵用。 真正容易出彩的東西,其實是,重要的軍政奏折。 張廷玉,那可是極其謹慎之人,不僅嘴巴緊,而且性子縝密,他先給玉柱寫節略的,全是請安折。 這個時代的所謂奏折,說的也不外乎是些小農社會里,相對固定的事情罷了,焉能與后世的產業發展報告相提并論? 不過,玉柱的到來,倒也極大的減輕了張廷玉的負擔。 張廷玉看了幾份玉柱寫的節略后,算是認可了他提煉中心思想的基本文字功底,便把他手頭積壓的請安折,一股腦的給了玉柱。 玉柱不慌不忙的寫節略,大約維持在一刻鐘處理一本的樣子,速度不快也不算太慢。 反正吧,到下衙前,玉柱肯定可以完成今天的工作。 原本,按照玉柱的想法,他是很樂意,仔細的查看各種存檔資料的。 問題是,他初來乍到,純粹的新手一個,南書房內的檔案,豈能隨便給他看了? 南書房里,采取的是輪值制。 為了不耽誤軍國大事,按照規矩,南書房里,每四個時辰換班一次。 而且,據張廷玉說,南書房里,有條鐵律,誰接的奏折,都不能假手于人,只能自己獨立完成寫節略,或是上奏的工作,免得出了毛病后,不知道該砍誰的腦袋? 到了未正時分,玉柱三下五除二的處理了手頭的請安折,并全部遞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已經看了十幾份玉柱的節略,對他的歸納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見玉柱完成了手頭的工作,張廷玉忽然笑了笑,說:“想下衙了?” 玉柱明白張廷玉其實是在笑他,新婚燕爾,惦記著回家陪媳婦了。 只不過,張廷玉屬于那種異常謹慎的文人,就連開個玩笑,都異常之艱澀難懂。 “衡臣兄,若無旁事,那小弟便下衙了?” 玉柱從沒有把張廷玉當成競爭對手,只不過,張廷玉的身上,倒是隱約透著一股怪異的味道。 玉柱是滿臣,他只要好好努力,確實有機會騙取一定的兵權。 張廷玉是典型的漢臣,就算是他想破了腦殼,康熙也絕不可能給他兵權。 這么一來,玉柱和張廷玉之間,就沒有本質性的沖突了。 同僚之間,沒有本質性的利益沖突,自然是敷衍好面子情的和光同塵,最佳了。 下衙前,玉柱覷了個空檔,去稟了吳琠,說明手頭的事務忙完了,問,可否下衙? 這便是玉柱的聰明之處了。 公務是忙不完的。玉柱要下衙,除了通知張廷玉之外,還稟了吳琠。 這么一來,就算是有緊急的奏折被耽誤了,也坑不到玉柱的頭上。 因為,玉柱已經看清楚了,南書房雖無明面上的簽到制度,守門的御前帶刀侍衛的跟前,可是有紙筆的。 這顯然是用于記錄,南書房里的臣子們,啥時辰來的,又是啥時辰走的。 免得到時候要追究責任了,竟然找不到被砍腦袋的人。 玉柱不過是個新嫩而已,也沒誰會指望他幫著處理軍國大事,所以,吳琠便點頭放他下了衙。 往宮外走的時候,玉柱心說,卯正上衙,未正下衙。嘿嘿,典型的早6晚2??! 撇開午膳的半個時辰,玉柱如今的上衙當差時間,大致為三個半時辰,也就是7個小時左右。 玉柱出宮之后,并沒有馬上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湯炳的府上。 三個皇孫,都在湯炳的府上讀書。 這段時間,玉柱忙于新婚,確實沒有時間管他們。今天騰出手來,肯定要choucha一下他們的功課了。 弘晊的功課,大有進步,不僅書背得很快,而且理解能力,有了顯著的進步,很好。 弘曙就不行了,不僅背得磕磕巴巴,而且,理解的也是亂七八糟。 沒啥可說的,玉柱叫來弘曙的哈哈珠子,拿戒尺狠狠的打了二十下手板。 望著哈哈珠子想哭又不敢哭的心酸樣子,玉柱卻沒啥不忍心的。 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既然想享受哈哈珠子的好處,就得承受壞處。 打完手板后,玉柱勒令弘曙,將《大學》背一百二十遍,再抄一百二十遍。 和皮糙rou厚的弘曙不同,說話就喘氣的弘昀,格外的令人揪心。 玉柱也問過太醫,可是,原本口若懸河的王太醫,聽說要去說服四貝勒,當場不干了。 任由玉柱把口水說干了,王太醫也不肯陪著他,一起去找老四。 按照太醫們的行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 但凡給皇族瞧病,太醫們寧可中正平和,也絕不冒進?;⒗侵?,無人敢開。 沒有太醫的幫忙,玉柱只能自己擔著風險,讓弘昀一邊讀書,一邊增加運動量了。 如今,湯炳的府上,和玉柱的家,已經沒啥區別了。 隨著玉柱一聲令下,在湯炳的內書房里,立時鋪上了厚厚的地毯,又端來了十幾個火盆。 門窗緊閉之后,玉柱領著弘昀,一邊走,一邊背書。 弘昀的毛病,屬于胎里帶出去的。他是七個月的早產兒,先天性不足,后天很難補,走路都喘氣。 不過,玉柱有了上次的經驗,便領著弘昀,走半刻鐘,便歇息一刻鐘。 弘昀的哈哈珠子們,一個個緊張的要死,惟恐他摔倒了。 可是,別看弘昀走路的姿勢搖搖晃晃,卻始終沒有倒過下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