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不過,玉柱沒敢打攪了李四兒的好興致,索性由著她傻樂了。 等李四兒笑夠了,情緒徹底穩定下來,才不至于和范進中舉一樣的樂極生悲。 隆科多晚了一個多時辰才回府。沒辦法,向他道賀的文武百官,實在是太多了,不僅手拱了無數次,就連皇子阿哥們,都見了七八個之多。 八賢王一貫待人親和,也就罷了。就連一貫倨傲無禮的太子胤礽,都派了最心腹的哈哈珠子,來給隆科多道喜。 以前,因為隆科多搶了岳父之妾的爛事兒,和赫舍里氏徹底的鬧翻了,太子胤礽連吃了他的心都有。 隆科多捋著胡須,傻笑了一陣子,才嘆息道:“我兒就任宗室御史之后,老八和太子都怕了。嘿嘿,我兒的彈章一上,必有他們的重要黨羽垮臺,這個實權實在是厲害了呀?!痹秸f越得意,禁不住的哼起了小曲兒。 接到誥封五品宜人的旨意后,李四兒確實快樂瘋了,一陣笑,一陣哭。 好在,劉嬤嬤和紅梅也都很有經驗,陪著李四兒傻樂了好一陣子。 等玉柱回來的時候,李四兒頂多也就是抱著兒子大哭了一場罷了,倒沒鬧出失心瘋的禍事來。 隆科多樂了一陣子后,做官多年的敏感性,馬上回了神。 他當即吩咐了下去,趕緊去找隆家專用的裁縫來,要替玉柱訂做全新的五品官服、常服、朝服和補子。 以前,隆科多替玉柱準備的硨磲頂子,也要改成水晶石的頂子了。 另外,五品文官穿朝服參加大小朝會的時候,必須要掛朝珠。 朝珠由108顆珠子貫穿而成,掛于頸上,垂在胸前。朝珠的質料有東珠、翡翠、瑪瑙、藍晶石、珊瑚等。 每盤朝珠有四個大珠,垂在胸前的叫“佛頭”,在背后還有一個下垂的叫“背云”。 在朝珠兩側,有三串小珠,左二右一,各十粒,名為“記捻”。 一般五品文官的官服,胸前繡的是白鷴,這個不能混淆的。 但是,玉柱現在是正五品的風憲官(御史),官服補子的胸前就要繡獬豸了。 好在,老佟家連續四代人,都是高官顯爵。隆家專用的裁縫,本就是專門做官員之家的生意,他特意帶來了八名針線娘子和各種官服的面料。 那裁縫替玉柱重新量了體之后,就領著針線娘子們,在上房旁邊的西耳房里,開始加緊趕工。 只因,玉柱三日后要去吏部和都察院報到。 所以,裁縫和針線娘子們,最迫切的任務是,先要把上衙的常服補子做出來。 一直做隆家珠寶生意的瑞昌銀號的東家,得知消息后,親自帶著很多掛朝珠來了。 李四兒看著密密麻麻的朝珠,簡直要挑花了眼。 玉柱專門研究過大清會典和各種上朝的規矩。 怎么說呢,他的官職不高,沒資格參加每日的“御門聽政”。 按照規矩,普通官員們,只能參加大朝和常朝。 每年的元旦、冬至及萬壽節,皇帝御太和殿接受王公、文武百官的參拜、慶賀,稱之為大朝。 大朝的意義在于體現國家禮制,皇帝在大朝會上也不會處理任何政務。 說穿了,大朝就是一種禮制的儀式而已,一年之中僅有三次。 常朝,則是指文武百官,每個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這三日都要參加的朝會。一個月僅有三次。 真正處理日常朝政的議事機制,其實是御門聽政。 御門聽政,也就是皇帝駕臨乾清門前,親裁大政。 有資格參加的臣下,包括:管部的阿哥、殿閣大學士、六部的滿漢尚書、滿漢左都御史、理藩院滿漢尚書、通政使和日講起居注官,這些人是固定的聽政班底。 偶爾,因為議事的需要,也會召來王公大臣,或是各部相關的官員等。 有資格參與御門聽政的官員,一般也就是二十多人而已。 所以,身為五品小官的玉柱,日常的上衙,也就是去都察院內坐班了。 隆科多非常熟悉朝廷各個衙門的情況,他笑瞇瞇的說:“都察院就在正陽門內,棋盤街以西的制造庫正對面,北邊是太常寺,南邊是刑部。你每日去那里上衙坐班,最好別走紅廟那條街。唉,路上的長官們太多了,單單是避讓去道旁,都會折騰死你的?!?/br> “阿瑪,那該怎么走?”玉柱畢竟剛入仕,很多情況并不熟悉,這就需要詢問四九城內老地頭蛇的隆科多了。 隆科多微微一笑,瞥了眼李四兒,笑道:“你額涅原本以為你會入翰林院的,擔心你起得太早了,睡眠不足,便早早的在正陽門內的頭甲巷,替你置辦了一座四進的宅子。前些日子,你額涅也早就命人收拾妥當了,以后啊,你就搬到那邊去住。嘿嘿,從那邊出門上衙,乘官轎的話,僅需半刻鐘最多了?!?/br> 玉柱心里那叫一個爽啊,這么近的距離,睡覺睡到自然醒,上衙也就不到十分鐘,還有比這個更美的事兒么? 不管別人怎么看,隆科多和李四兒對玉柱,那可是打心眼里的疼愛了! 最令玉柱感到滿意的是,李四兒那么的舍不得他,居然肯放他出去單獨住了。 唉,偉大的母愛??! 單獨住了好??! 單獨住了,玉柱想干的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ps:爽了吧?現在是3488月票,今天到了3638張月票,必有加更?。?/br> 第132章 拿安親王開刀 裁縫和針線娘子們,都很給力。經過他們的連夜趕工,玉柱的常服補子,很快就做好了。 第二日,在李四兒的親自主持下,玉柱開始了大搬家。 內院和外院,原本伺候著玉柱的管事、丫頭、粗使婆子、護院和牛泰,都要跟著搬去頭甲巷的四進宅子里。 全家的下人們,一起上陣,叫了三十幾輛專門拖貨的大車,在巡捕營官兵們的押送下,反復搬了兩趟,才把玉柱常用的家什箱籠,都搬去了頭甲巷內。 玉柱進了新家,四下轉了一整圈,這才發覺,名義上說是四進的小宅。實際上,應該算是五進了。 因為,在后罩房的背后,還有一座精致的江南風格的小花園。 玉柱站在小花園的門口,有些走神。 大管事胡彪見狀后,便哈著腰,解釋說:“二爺,此地原本是禮部尚書的老宅。因獨子敗家,賭博輸了不少銀子,就出典了此宅。咱們太太看中后,便買了下來?!?/br> 玉柱點點頭,自古以來,賭博和投資,都是敗家最快的方式。 還是照著老規矩,玉柱占了三進院內北面的正房及東西耳房,林燕兒則住進了東廂房內。 四個一等大丫頭,都住進了西廂房,每人一個單間。 四進院內的后罩房,二等丫頭們,兩人一間。三等丫頭們,一律睡大通鋪。 二進院內,東廂房這邊,住著管事的仆婦和廚娘,西廂房則是粗使婆子們的大通鋪。 至于,垂花門外的一進院內,外罩房的二樓是三間客房。其中的一間客房,歸了牛泰。另兩間客房,則暫時空著。 外罩房的一樓,兩名管事胡彪和劉武,共住一個單間。此外,則是清一色的大通鋪,住著男仆、花匠、轎夫、馬夫、護院和車夫們。 馬廄和車、轎,并不在四合院內,而是在后花園外頭的對面。 人多就是力量大。三個時辰之后,整個新家在寒霜的指揮安排之下,變得井井有條了。 玉柱坐在書房里,提筆在手,在空白折子上,寫了一行小字:江南道掌印監察御史兼宗室御史,臣玉柱,奏為安親王瑪爾渾縱奴行兇折……” 風憲官,確實可以風聞奏事。但是,玉柱不打算用道聽途說的那種不入流的手段。 他要么不出手,一旦出了手,必須是證據確鑿的一本彈章,就要參倒安親王瑪爾渾。 現任安親王瑪爾渾,乃是八福晉郭羅絡氏的親爹。玉柱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拿瑪爾渾開刀,康熙還不得龍心大悅么? 一篇上佳的八股文,需要千錘百煉。 實際上,一本可以觸動皇帝內心的彈劾奏折,又何嘗不需要千錘百煉呢? 說白了,康熙故意把玉柱架到火烤,大大的好處已經先給足了。接下來,就看玉柱怎么去表現了。 皇帝給的好處,豈是那么好拿的?今天給了你,明天惱了,完全可以連本帶利的又收了回去。 一個頂流的風憲官,必須要善于審時度勢,拿捏住皇帝的真實想法,再適時遞上彈章。 說白了,風憲官最基本的素質,便是善于揣摩上意?;实壅嫘膮拹赫l,風憲官就撲上去咬誰。 從被任命為宗室御史那一刻起,玉柱就一直在琢磨一件事,老八和太子的陣營之中,必須各找一個倒霉蛋出來,成為他往上爬的墊腳石。 玉柱心里很明白,康熙還沒有被太子徹底的逼瘋,也就一直給太子留有余地。 但是,為了遏制住太子日益膨脹的勢力,康熙又在暗中扶持老八,對太子進行必要的掣肘。 如果,玉柱是個沒有官場經驗的小鎮做題家,就很容易掉入天坑之中。 邏輯其實很簡單,無論玉柱單獨彈劾老八或是太子的人,都會被視為另一方的敵人。 嘿嘿,距離太子的一次被廢,還有段時間呢,這么早就同時得罪了太子和老八,智者所不為也。 但是,八爺黨和太子黨的重要成員,不分別搞掉一個,康熙那里顯然是無法蒙混過關的。 老八這邊,康熙早就厭惡死了囂張的八福晉。只是,他還用得著老八,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但是,老八至今無子。只要一直無子下去,康熙就算是再昏了頭,也不可能把大位傳給他的。 八福晉也夠缺心眼的,她自己生不出來也就算了,她不僅不許老八納妾,還像防賊似的,讓老八身邊伺候著的,全是貌丑的丫頭和仆婦。 嘿嘿,蒼蠅不盯無縫的蛋,玉柱還就不信了,老八就算是愛極了八福晉,一直沒兒子,怎么接掌大位呢? 所以,拿安親王瑪爾渾開刀,看似風險巨大,其實呢,康熙肯定高興,老八又何嘗不是樂觀其成呢? 這便是,里外兩面光的險峰摘富貴了! 至于太子這邊,找誰出來堵槍眼,玉柱還沒完全想好,需要進一步的斟酌斟酌了。 畢竟,就算是康熙再急,也要等玉柱正式上任之后,摸清楚了京里的各派勢力狀況之后,才能出手吧? 和康熙的蜜月期,大約在三個月左右。時間還很充裕,玉柱完全沒必要急著上彈章。 “燕兒,寫封信給你爹爹,讓他替我準備幾名糧行的賬房或是掌柜的?!庇裰畔率掷锏墓P,扭頭吩咐正在不遠處看書的林燕兒。 林燕兒心下暗喜,男人這顯然是要重用她們林家了。 “是。爺,這帳房先生或是掌柜的,是不是還需要懂漕運呢?”林燕兒這么一問,玉柱不由笑了。 讀過不少書,很有文化的林燕兒,經過雕琢之后,果然比寒霜那個半文盲,提升得更快。 玉柱的書房里,就有好幾個版本的《大清會典》。林燕兒陪男人讀書的時候,索性閑著也是閑著,倒灌滿了一肚子的朝廷規矩。 很顯然,林燕兒已經掌握了江南道監察御史的職責范圍,知道玉柱還要監管戶部的倉場和漕運總督衙門,方有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