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箭在弦上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天子的詔命很簡單,就提了兩點。 一是讓華雄督促麾下,務必要扼守住武都散關。 另一個是讓華雄率軍,趕往漢中郡,配合從京師而來的精銳,共同前往巴郡討平板楯蠻的叛亂。 好嘛,這兩個命令,都是當前之急。 武都散關,是武都與關中右扶風的分界關隘,對望關中戰略要地陳倉城。 以王國為首的西涼叛軍,今歲的出兵十分順利,如今已經攻占了雍縣,將戰線推到了陳倉城。 對于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來說,若是陳倉城被叛軍攻破,就再無后顧之憂,可直接以涼州鐵騎的高機動力,數日內就席卷到長安城下! 朝廷對此也做出了安排。 讓左將軍皇甫嵩和前將軍董卓,各領兩萬人馬前去救援。 如今再來一道詔令,讓華雄督促麾下扼守武都散關,也是擔心叛軍會涌入武都郡的可能,在情理之中。 至于前去巴中平亂,是因為蜀中的叛亂已經被滅了。 對,蜀中馬相等叛軍,終究是黔首草莽出身,軍事才能堪憂。趁著民怨之勢一時雄起,敗亡也很快。益州從事賈龍集聚州郡兵進討,只用了一個月就滅了。 但在巴郡板楯蠻的叛亂,還沒有平定。 又或者說,板楯蠻,可不是只憑借益州郡兵就能平定的。 板楯蠻,就是古時巴人,今日賨人。 天性勁勇,高皇帝劉邦為漢王時,反攻秦川,賨人就常為先鋒。攻下三秦之地后,遣回巴中,以功免七大姓賦稅,并減其他賨人歲口錢僅四十。 然而到了光武帝之后,賨人的賦稅不僅加重,還頻頻被漢室征調隨軍征戰,連年不休。 讓昔日無比擁護漢室的賨人,從桓帝時期開始,就頻頻起兵的叛亂。 正好近些年有巴巫張修,行五斗米教,在巴中廣施仁義,甚得賨人之心。在六月時,馬相舉事攻打蜀中的時候,巴巫張修與賨人也趁勢再起,攻打郡縣,抄略城邑。 【注:五斗米教創始人為巴巫張修,時稱米賊。張魯及祖上都是修鬼道,后來殺張修吞并其眾,將教義結合,自號天師,成為五斗米教領袖?!?/br> 朝廷從京師調遣精銳來討伐,是覺得賨人以能征慣戰聞名天下,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為新軍揚名的考慮。 是的,在八月初的時候,天子以天下刀兵不休,就在西園署新軍設置了西園八校尉。 以通曉軍事、深受寵信的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統一指揮,就連大將軍何進都要聽從調度。派遣來益州巴郡的平叛兵馬,是隸屬上軍校尉蹇碩的別部司馬趙瑾部。 趙瑾,涼州漢陽郡人。 是以光祿大夫綬官為西園八校尉之一,助軍校尉趙融的從子。 單單從鄉里之誼出發,華雄率軍去配合,趙瑾就絕對不會為難,或者拿來當炮灰。 而且天子詔令里,還很體貼的說武都出產糧秣不豐,之前又頻頻動刀兵,一直沒有休養生息為由,讓華雄出兵五百隨征即可。 說白了,就是天子的愛護之心。 為他的“朕之虎臣”,年紀輕輕就擔任行護羌校尉的華雄,安排個機會去鍍金,刷個臉好蹭功勞! 但對于華雄來說,他是真不需要??! 蹭點隨征賨人叛亂的功勞,還能比得上親自率兵,去砍了稱王宋健的腦袋? 再說了,天下有學之士,又不是瞎子! 他華雄要是去蹭了功勞,以后不得被人拿出來詬病譏諷? 唉...... 這陰錯陽差的,真令人煩躁! 華雄將詔令擱置在案幾上,捏著下巴,就忍不住深深的嘆了口氣。 而同在官署里,正高據案首的太守劉躬,更是一臉的苦澀。 好嘛,他才是最委屈的。 八月初的時候,朝廷就傳來消息,以蓋勛接任武都太守,讓他準備好交接事宜,并前往雒陽為官。 也就是說,他入朝為卿的夢想即將實現! 結果呢! 天子明明都詔令大將軍何進、上軍校尉蹇碩到城外為蓋勛餞行了,蓋勛都快離開司隸校尉部了! 天子就反悔舍不得了! 直接讓人快馬加鞭的,將蓋勛追了回來。 改任為討虜校尉,留在雒陽,常伴左右。 雖然說蓋勛被器重,那是天子的事,但對太守劉躬來說,天子不能這么玩他??! 他褲子都....... 哦不是! 是餞行宴都飲了好幾次了,行囊都收拾好了,都望眼欲穿的等交接了! 結果,又不卸任了?? 耍猴子,都不帶這樣耍的好不! 太守劉躬很沮喪,但不敢有憤怒。 恰好這時候,華雄前來找他商議,請他一同署名上表朝廷,準備冬季就率兵討伐賊子宋健,讓他又看到了一絲曙光。 滅了稱王的宋健,朝廷肯定會論功行賞的! 他又振奮了起來,廢寢忘食的一起綢繆著出征事宜。 結果呢? 上表才讓驛站傳去雒陽沒幾天呢,估計還沒走出漢中郡呢,朝廷讓華雄去益州巴郡平叛的詔令,就到了! 這下子,太守劉躬不怨天尤人才怪了! 難道此生,他入朝為公卿光耀門楣的冀望,只是水里撈月的一場空? “唉........” 常常一聲嘆息,太守劉躬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多歲,聲音也常滄桑無比,“狩元,天子詔令既然已有吩咐,你速去點齊兵馬前往吧。無需擔憂散關這邊,老夫任職武都多年,讓關隘不失還是可以做到的?!?/br> “諾?!?/br> 華雄拱手而應,卻起身沒有離去。 而是捏著下巴,手指在案幾上敲了好一會兒,才出聲說道,“太守,若是我率軍去了巴郡,河首之地應該就放松警惕了吧?” “嗯?” 太守劉躬抬起頭,臉上若有所思。 如今王國等西涼叛軍和朝廷平叛大軍,僵持在陳倉城;如果武都的兵力也去了巴郡,宋健當然會覺得自己的河首之地,高枕無憂。 因為舉涼州和關中,都不會有兵馬來襲! 再加上臨近苦寒的時候冬季,讓麾下松懈一下,也是正常的調度。 有張有弛嘛。 太守劉躬瞬息間,就想通了這點,眼中也冒出炙熱的光芒,顫音問道,“狩元你是說.......” “對!” 華雄重重的點下腦袋,“雄想請太守,再次一起署名上表,請命討伐宋??!以八百里告急發往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