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如履薄冰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竇姓父子,并肩站在仇池山下,目送著華雄一行離去。 “我給你兩百勇士,你半年之內,必須將他們cao練成為精銳!” 許久后,竇首領才收回眼神,對著竇茂吩咐,“如果,他能滅掉東狼谷群盜,你就帶這些勇士去給他當義從吧?!?/br> “阿父......” 竇茂剛開口,就被竇首領抬手制止了,聲音幽幽,“他不會容忍我們繼續目無王法下去的。哪怕,你和他交情很深,也不過是拖緩一段時日罷了!” 恩? 竇茂臉上有些疑惑。 垂頭思索了一陣,再抬起頭來時,眼眸里就全是懼色。 他明白了。 華雄能滅東狼谷,就能滅了他們仇池山! 現在華雄剛上任武都長史,雙方又有交情在,暫時可以相安無事;但等他根基穩固后,就絕對不再放任,青衣盍稚繼續不服王化下去! 要么臣服,要么被屠! “阿父,你的意思是,讓我們青衣盍稚和他變成利益同體?” 竇茂看著竇首領,刻意壓低了聲音。 “對。羌道那邊的部落,不是已經在給他組建義從了嗎?” 竇首領點了點頭,對這個舉一反三的兒子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年紀輕輕就以戰功封侯,你隨他征戰,對我們青衣盍稚未必就是壞事?!?/br> 說完,又嘆了口氣,背身蕭瑟離去。 “畢竟,我青衣盍稚的根在仇池山,在他治下之地。既然無力反抗,索性不如早作打算,說不定還能分杯羹?!?/br> ................ “狩元,方才你是不是有些cao之過急了?” 無獨有偶,馬蹄向漢中郡而去的華雄一行,趙昂也提出了疑問,“雖說那竇老兒實在可恨,但逼迫太急的話,怕是會狗急跳墻。如果徐徐圖之,收他青氐為己用,也不是難事?!?/br> 華雄沒有回話。 而是在垂頭細細打量著,青氐的離別贈禮:四枚拳頭大小的五彩石。 表面有圓瘤或小孔洞,渦洞相通,嶙峋異趣,名喚作“仇池石”。 相傳是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所余之石棄置仇池(仇池乃伏羲之鄉)故形成。 【注:后世蘇東波任陜西風翔縣判官時,偶得一塊,珍惜異常,視若珍寶,并為其作“仇池石”詩?!?/br> 挑出質地最好的兩枚,順手塞給趙昂,“偉章,你還沒作書回西縣吧?幫我捎一枚五彩石給小夏婉。剩下兩枚,我拿去給漢中太守做禮?!?/br> “好?!?/br> 趙昂頷首接過,塞入懷里,沒有問另一枚給誰。 華雄都給他了,自然是見者有份,讓他給自家細君王異的意思。 頓了頓,又故作不悅的催促了一句,“狩元,你別岔開話題!” “呵,你啊......” 華雄露出笑容,撇了他一眼,然后昂頭看著蒼穹,“偉章,你是知道的,我現在被天子青睞升官賜爵,看似風光無限。但也是如履薄冰,時不我待??!” 趙昂聞言一怔。 隨即,又嘆息出聲。 他性格雖然大大咧咧,但胸中所學并不匱乏。 又或者說,自從上一次,天子前腳剛為華雄揚名為“朕之虎臣”,后腳就與袞袞諸公將西縣當成棄子的做法,就讓他明白了,身為邊陲之人的悲哀與無奈。 恩寵越重,索求也必然越多! 自古稱孤道寡者,有哪一個不是,以舍與得來衡量行事! 天子放權讓華雄掌武都兵馬,若是華雄沒有做出讓他滿意的功績來,到時候絕對會翻臉不認人,貶為庶人都是輕的! 因此,華雄也只能cao之過急,不管是用威逼還是利誘等手段,將武都郡內的所有勢力糅雜成一條繩上的螞蚱,齊心協力去討伐叛軍,讓天子滿意。 而作為當事人的華雄,心里還有另一層憂慮。 他為了掌權,已經給武都太守做出承諾了。 以利合之人,也會利盡而散嘛。 他要盡快弄出個動靜來,先給武都太守劉躬一顆安心丸吃,讓太守覺得他華雄是有能力實現諾言的,是值得他繼續放權等待結果的。 至于這顆安心丸是什么....... 用現實說話,滅了東狼谷群盜! 而且滅了東狼谷群盜,還有一個好處:敲山震虎,殺雞儆猴。 華雄要用東狼谷這只雞,樹立自己的威望。 讓武都境內所有氐人勢力,豪強大戶,以及各縣郡兵將率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逆我華雄者,屠之! 讓他們乖乖的聽從號令,唯他華雄馬首是瞻。 進而,被架他華雄的野心戰車,拉扯著越走遠遠,直到無法改弦易張! 一路無話。 漢中太守蘇固,對華雄的到來,是早有準備。 天子的詔令里讓華雄“招募兵馬,修繕甲兵”,其中甲衣和兵械都需要大量的鐵。 以武都郡境內出產少得可憐的小鐵礦,根本無法滿足所需。而漢中郡的沔陽縣,不僅有出產頗豐的大鐵礦,還設置了軍械署。是故,朝廷也有讓漢中太守蘇固酌情處理,配合一二的意思。 而太守蘇固也是秉公處理,直接給了華雄很大的便利。 以半賣半送的方式,允了華雄用牛羊戰馬換取鐵礦石的提議;但對于用戰馬換取糧秣的請求,卻是拒絕了。 理由是漢中如今也在為朝廷提供平叛糧秣,無能為力。 但是呢,看在華雄有心的份上,他指了一條明路:自己去找漢中郡內的豪強大戶交易糧秣。 恩,華雄的有心,是之前贈送的十匹戰馬,和現在帶來的兩枚仇池石。 這玩意非金非玉,不算名貴之物,只是勝在新奇,很讓秉承“君子之交淡如水”士人準則的蘇固滿意。 識趣嘛,禮輕情意重嘛。 對此,華雄自然是感謝莫名,執禮很恭的作別。 畢竟蘇固和劉躬,雖然都是一郡之守,但真不是一個檔次的。 漢中乃大漢朝龍興之地,任職太守的人,只要未來不出什么差錯,按部就班入朝位列公卿是可以預見的。就如任職帝鄉南陽郡的太守,是未來三公的預備役一樣。 清貴無比。 要是蘇固鄙夷他華雄是個邊陲鄙夫,刻意為難,華雄也沒地方伸冤去。 不過呢,有些事是很巧的。 被蘇固指派,引華雄前去找鐵官的漢中府丞,剛出了官署,就拱手對華雄而言,“華長史若是想以戰馬換取糧秣,在下或許能幫襯一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