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余音繞谷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冬,十一月末。 難得放晴的好天氣,讓銀裝素裹的樹木在陽光下,分外妖嬈。 蓋勛端坐在馬背上,馬蹄緩緩北去。 年末了,他要回去武山塢堡和家人團聚。而且打算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就啟程回去敦煌鄉里耕讀。 是啊,他覺得自己,沒有留在西縣的必要了。 當初慕他名聲而隨的災民們,已經在西縣迎來了第一次秋收,有了明年能活下去的希望;而華雄也在西縣站穩了腳跟,有閻忠在,他無須cao心。 就是有些感慨??! 祁山這里從一片荒地,變成如今的阡陌交通和房屋鱗次櫛比,幾乎都是他的心血。 “太守,要不你將家人接過來西縣吧?!?/br> 騎馬在右側的華雄,看著蓋勛臉上依稀有些留戀,便開口勸道,“在此地結廬而居,授課著書,講誦儒經,也是美事?!?/br> “呵呵,歸鄉里之事,我心意已決,你也不必拐彎抹角再勸說?!?/br> 蓋勛撇了華雄一眼,眼中盡是笑意,“狩元,其實你不必送我的。你是此地縣令,有時間就多去巡視田畝和民情,把心思放在黔首上。嗯,有心就好了?!?/br> “哈哈,太守也別再勸我?!?/br> 華雄也笑了,揚著馬鞭指向北方,“將近年末了,我這是想去武山看看夏先生,正好與太守順路而已,算不上特地來送?!?/br> 蓋勛不由莞爾,搖了搖頭罵聲“豎子jian猾”,就不再言語。 四門道的道路,石頭有點多,不趕時間的話,誰都不會縱馬馳騁。 也讓路途變得額外無聊。 華雄隨著馬背起伏,顛簸著身體,看著兩側峭壁陡立,無言直指蒼穹。 不由有了興趣,隨手將懷中的羌笛湊在嘴邊,吹起了《出塞》。 相傳這首曲子,是漢武帝時期的樂師李延年所做,以曲調氣勢恢弘著稱。 然而,被音色清脆高亢、帶有凄厲之感的羌笛吹出來,卻令人覺得有些悲涼,一如當今西涼如今的局勢,讓人看不到烽火停熄的希望。 蓋勛靜靜的聽著,雙目也有些迷離。 等到一曲終了,余音隱隱繞谷中回響時,他才側頭看向了華雄。 “狩元,一直都沒有問過,你此生志向是什么?!?/br> 我的志向? 華雄聞言愕然。 他還真沒有心理準備,向這位忠貞于漢室的人,暢談自己的心中所想。 “怎么,你就從來沒有想過,以后要做些什么嗎?” 看著華雄的驚愕,蓋勛不由笑了笑,出聲催促道,“年輕當立志!你已經是縣令了,應該有個信念去努力?!?/br> 我有??! 但是不能如實告訴你??! 不然的話,你不得拔出腰側的佩劍看過來??! 華雄心中默默回答著,躊躇了一下,就拱手而答,“回太守,其實我這個人啊,其實也沒有什么志向?!?/br> 說道這里,還配合了一個不好意思的笑容,“我是黔首出身,從小就知道要先將眼前的這一步走得穩當了,才能跨出下一步。所以說,我的志向不遙遠,就是希望明天能做到什么。我現在想做的,就是想自己和身邊的人,都過得好一點。不受別人欺負,不會被兵災所害,不再為果腹的糧食而苦苦掙扎?!?/br> 這種胸無大志的話語,讓蓋勛滿是笑意的臉龐,慢慢的變成了悲傷。 是啊,生在邊陲之地,又正逢烽火遍地,在讓自己能夠活下來之前,任何志向都顯得不切實際。 “你的想法很好?!?/br> 沉默了好久的蓋勛,帶著贊許的眼神,沖著華雄頷首而言,“做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是最重要的。嗯,這應該也是你讓華車去鐵籠山的原因吧?為了讓他過得好點,也為了讓你多一份自保的能力?” “嗯,萬事瞞不過太守?!?/br> 華雄點了點頭,先恭維了一句,才繼續說道,“耿刺史寵信治中從事程球,在涼州不得人心,將來討伐叛軍必敗無疑。我既然被天子恩寵,授為西縣縣令,就有保境安民之責,只好早做準備?!?/br> “唉......” 長長的一聲嘆息,蓋勛又陷入了好久的沉默。 他在西縣這段時間,看華雄和閻忠的一些做法,隱隱猜到了些什么。 是故,在方才的話語中,就是在隱晦的問著華雄,是不是在暗自積累私人武裝,有在羌亂中趁勢而起的心思。 但是華雄這個回答,卻讓他無法再問下去。 若是將華雄問得惶恐了,將華車調回來,到時候叛軍席卷來西縣,誰又能保護黔首的安危呢? 蓋勛從來都不是個迂腐的人。 他當初憤然棄官,就頗有意氣用事??偛荒茉賱裾f華雄,放棄了官職吧? 西縣縣令,是天子親自授意的。華雄若是放棄了,就是落了“危難之際不為朝廷分憂”的名聲,這輩子都別想再踏上仕途了。 蓋勛心中百般思緒糾纏,怎么理都理不清,索性也不想了。 側過了腦袋,就對著華雄一伸手,“拿來?!?/br> “嗯?” 華雄再次露出疑惑的表情,“太守要什么?” 蓋勛沒說話,用嘴努了努華雄手中的羌笛。 出身世代簪纓之家的蓋太守,從小不應該練習彈琴嗎? 怎么也會吹羌笛這種東西...... 華雄心中驚訝,手上的動作卻是不慢,用衣袖狠狠擦了擦自己剛留下的口水,才遞過去。 蓋勛倒也不嫌棄,直接就湊在了嘴邊。 吹的是《大風歌》。 此歌是漢高祖劉邦,平定黥布歸師,過鄉里沛縣的時候,邀集故人飲酒時而作。不同的是,高祖劉邦當時是擊筑而唱。 不過,華雄也聽出來了蓋勛的意思。 他既是表達了,自己對西涼動亂的擔心與惆悵;也是在警示著華雄,以后要當個大漢猛士,守護漢室江山的安穩。 莫要起私心。 大風歌很短,蓋勛吹兩下就沒了。 曲子終了時,兩人都很沉默,演繹著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 等一陣凍入骨頭的朔風嗚咽而過,蓋勛才打破了沉默。 他也用衣袖擦了擦笛子,才遞給華雄,“狩元,讓身后的部曲加快速度吧,老夫想早點到武山塢堡?!?/br> 這是他第一次,在華雄面前自稱為老夫。 “諾?!?/br> 華雄接過羌笛,聲音里,有著一如既往的尊敬。 或許,也止于尊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