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七三章、天眷妖孽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謠言止于智者。 飽學詩書的邊章與韓遂都能擔得起“智者”這個稱呼。 但是呢,他們卻無法止住,流傳在各個羌種部落里的謠言。 那是幾個斥候一臉驚魂未定回來以后,傳出來的謠言。說什么,漢軍中有一人騎著烏孫馬,能引來天地之威為助力。 一開始,這個謠言沒幾個人相信。但那幾個斥候帶著人,去岐山將被雪層下幾具尸首挖出來火葬后,所有人都信了。 畢竟這么厚的雪層,不可能是人為弄過來的! 然后呢,謠言就以極快的速度傳播著,到全軍皆知的地步,只用了三五天的時間。 等邊章和韓遂知道的時候,已經無法不及阻止了。 好嘛,因為這個時代都很信鬼神之說的。 從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被漢武帝采納后;當光武帝劉秀起兵兩年便光復舊物,延祚幾二百年,應了“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后,大漢朝就對圖讖之說深信不疑。就連朝廷的現在法度里,還有出現了天地異象或者地震蝗災什么鬼的,就要罷免三公的慣例。 羌人叛軍的兵卒,幾乎都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在他們的腦海里,可沒有鳴鏑尖銳的聲波,可以引發雪崩的常識。 所以呢,當湟中羌族人說明了那匹烏孫馬的來由后,華雄這個名字在西涼各個種羌部落里,都變成了一個仰望的存在。 羌人們覺得,華雄是被老天爺眷顧的,去傷害了會被天譴的。 那些被埋在雪層里死去的尸體,就是證明了這點。 不然的話,為什么他們去追殺別人沒什么事;唯獨去追殺華雄的時候,山上的雪層就崩塌下來了呢? 除了這個理由,沒有更好的解釋了不是? 邊章和韓遂沒見過雪崩也聽說過,但他們根本沒有辦法給羌人解釋這個現象。 尤其是,羌人們已經先入為主的,私下稱呼華雄為“天眷之子”了。 好吧,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就如“曾參殺人”的故事一樣。作為孔子的弟子曾參,那么賢明的人,都被流言傳得讓他的阿母誤會他殺了人。 這也導致了漢軍營中的一件趣事。 話說華雄湊夠了二十個首級,順利的讓皇甫嵩將他任命為軍候,正式獲得進入朝廷平叛大軍的資格之后,就開始了各種偷師。 是的,偷師。 之前他被夏育教導排兵布陣征戰沙場的本事,只是口頭上的講述。 如今進入皇甫嵩的軍營中聽令,就得了實踐的機會。比如皇甫嵩扎營排布、各類兵種相互配合的調度、糧秣及前后軍相互依托等等章法,就讓他嘆為觀止。 讓數萬大軍有條不紊,讓各種輜重井然有序,這可不是能從兵書或者口頭上學會的。 華雄將自己當成了一塊海綿,努力的吸收著皇甫嵩的調度,不管明不明白都先記下來,然后再跑回去找夏育解惑。 開玩笑,有機會學習名將的章法,就應該好好珍惜機會不是? 是故,他將麾下五百人扔給趙昂管著,天天不務正業的在軍營中各處游蕩。為此,軍正皇甫酈沒少去找皇甫嵩要求嚴懲他。 軍正,是掌軍事刑法的官職,朝廷正規軍隊都有這個職位。比如京師洛陽的南、北軍,各有正,即軍正,其副職名軍正丞。 皇甫酈,是皇甫嵩的從子。 皇甫嵩倒是很大度。 他知道夏育拉下臉來,請他將華雄扔進軍中無非就是為了栽培一番,只是讓人警告一番后就作罷了。 不過呢,華雄很快就不敢再游蕩了。 因為皇甫酈再一次找到他,讓他前去皇甫嵩的中軍大帳中。 不是接受軍法懲罰,而是去見幾個叛軍俘虜。 這些天邊章和韓遂可沒閑著,仗著叛軍兵力兩倍于漢軍,對美陽城和城外的營寨發起好多次攻擊。 因此,漢軍也有機會抓了些些俘虜,拷問叛軍敵情。 而那些叛軍俘虜,卻提出了一個讓漢軍將帥們覺得匪夷所思的要求:想讓他們開口說出實情,就得先讓他們見一見華雄。 不然的話,有什么手段就使出來吧! 反正上了戰場的羌人,從來都不怕死! 天眷之子? 當漢軍將帥們,聽到羌人俘虜口中冒出這個詞的時候都面面相窺。 一個出身良家子、虛歲才十七的家伙;朝廷平叛大軍里區區一個小軍候,什么時候在叛軍中闖出這個名號了? 皇甫嵩也覺得奇怪。 就連特地請過來的夏育,都無法解答。 為了撬開俘虜的口,華雄就這樣被招來了中軍帳。 當華雄到了以后,也是一臉的茫然。尤其是羌人俘虜們在確定他的身份后,看著他的眼神炙熱無比,就像是性取向不正常......咳咳!是仿佛看到了祖先回魂一樣。 然后呢,當他給皇甫嵩和夏育解釋了雪崩的原理后,他就在軍中就多了一個外號。 董卓那邊的兵卒先傳出來的,不是什么好外號。 是“妖孽”! 《禮記·中庸》有云:“國家將亡,必有妖孽?!?/br> 妖孽,是要被放在火堆上燒成灰的! 董卓這個伎倆,太狠了。正值大漢朝各地叛亂烽起的時候,直接在華雄的頭上扣了個“妖孽”的名號,其心可誅! 當然了,類似于皇甫嵩等人,對這個稱號一笑而過。 他們也是飽學之士,當然不會對這種無稽之談有興趣。 夏育倒是上心了,他特地叮囑了華雄一番。讓他不要再軍中亂逛引發兵卒們的談論,而是先窩著在自己的營帳中,等這個笑談過去。 人老成精的他,當然知道流言是可以被有心人利用的。 對此,華雄倒是看得開,而且心中還有另一番計較。 既然自己在羌人中有了些聲望,以后去招攬他們為助力,會不會事半功倍呢?等回到了漢陽郡后,是不是該找個地方,暗地里積累點亂世崢嶸的資本呢? 嗯,好像可以試試...... 就在華雄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中,時間也在漢軍與叛軍的對歭中一天天過去。 到了流火七月。也迎來了天子劉宏的詔令。 皇甫嵩得罪過的宦官趙忠,和索要賄賂不成的張讓聯手,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天子劉宏聽信了,將皇甫嵩貶職。 也讓夏育覺得,該是自己上表辭去官職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