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九章、只身尋兇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守備的將士少了,就會給賊寇更大的活動空間。 尤其在西涼這片民風彪悍土地,貧困浪蕩兒和羌胡也會偶爾客串一回賊寇。 華立夫婦的尸首,是一名受雇大戶人家牧牛的童子發現的,在三日前。應該是隨身帶著幾個大包裹,讓賊寇見財起意了。 他們從冀縣出發的時候,不光帶著兩只狐皮,還帶了不少細絹。 這些,小部分當成給外家的見面禮,大部分當成龐家幫忙下聘的財物。而他們尸首被發現時,包裹都沒有了,連華立的兵器都被順手拿走了。 獂道縣主事巡視賊盜的游繳,還發現了案發之地有搏斗過的痕跡。從腳印和血跡中推斷,至少一伙五人以上的賊寇。 而游繳能斷定尸首的身份,是從找到了冀縣戍守屯長的憑證。 冀縣不但是漢陽郡的治所,也是州治所在。 州郡治所的戍守屯長被殺,獂道縣令不能擅專,便命人將尸首送來了冀縣。 等從曲候到縣尉再到郡守的層層上報,蓋勛得知時,事情已經過去了兩日。所以等他在兵卒們帶路,來到冀縣城外的小村落華立家中,卻發現空無一人。 華立之子,華雄不知所蹤。 村落的黔首說,華雄迎回其父母尸首下葬后,便緊閉家門不見任何人。 到了第二天,人們才發現他在夜里走了。 而自稱為華雄總角之交的鄰里王達,則是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說他阿兄華雄的戰馬、大刀和兩石鐵胎弓都被遺留在家中,只是少了一把狩獵用的楊木弓。 蓋勛聽完了以后,心中隱隱有所悟。 只帶個侍從,便驅馬趕往了落門聚。 身為漢陽太守,他對夏育隱居的地方還是知道的。 之前沒有拜訪,只不過是因為夏育為人脾氣倔強,不喜歡別人來打擾清凈罷了。 如今,他有了拜訪的理由。 是的,他不是為了華雄而來,只是將此當成了理由。 華立夫婦之死,自然會有負責這方面事務的僚佐去處理去調查,還用不上他這個太守去親力親為。 任事,應該各司其職。 他是一郡太守,就應該為一郡的民眾的安危負責。 對待事情也應該想得更多、看得更深。 比如面對這個事件,他首要考慮的問題是:郡內賊寇如此猖獗,是否意味著羌亂即將爆發?如果羌亂爆發了,該如何有效的應對? 這兩個問題,前來問昔日歷經平定羌亂戰事的夏育,最適合不過了。 當他找到夏育,將事情的始末說了,得到的答案卻讓他苦笑不已。 夏育對此的反應,是一聲嘆息后的反問:“元固是涼州人,亦知曉羌亂爆發的根本原因,又何必心存僥幸邪?” 是啊,蓋勛是知道羌亂原因的。 大漢朝廷,在對待漢人與羌人的徭役攤派上,是不平等! 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傳統,官府對待羌人都盡可能壓榨剝削。 一方面以各種名目掠奪他們的牛羊財富;另一方面用禮儀將排斥他們在外,認為他們是蠻夷不屑于為伍。 西涼豪右們,也以四百年強漢打出來的驕傲,拼命擠壓羌人的生存空間,將羌人逼迫到屈身為奴仆才能果腹的地步。 如此情況下,羌人斷斷續續叛亂了百年,也是情理之中。 而蓋勛想遏制羌亂的爆發,就是天方夜譚! 就是心存僥幸! 這種問題,不是他一介太守能解決的。 他能做的是盡忠職守,積極修繕武備做好防備,等羌亂爆發后盡量保住一方平安。 消極而被動,無奈而悵然。 “唉......” 蓋勛深深的嘆了口氣,終于將話題轉換到了華雄的身上,“夏司馬在此垂釣閑情,一點都不擔心消失蹤跡的徒兒華狩元嗎?” “老夫擔心此豎子作甚!” 夏育想都不想就直接脫口而出。 旋即,可能是想起了華雄的雙親忽然蒙難的悲慘,口氣也變得緩和了,“此子心志堅韌,行事不像其他少年郎般魯莽,勇力也能自保無憂,老夫無需擔心。如今不見蹤跡,不外乎是去報仇雪恨了?!?/br> “哦?” 挑了挑眉毛,蓋勛沉吟了一會兒又說道,“夏司馬既然和他師徒,想必也了解他的為人。他阿父華立曾說他志在沙場,想來郡中投軍。是故,還請夏司馬告知他的為人與性情,也好讓在下以后能讓他盡展才能?!?/br> “此子狡猾,行事不拘于禮法?!?/br> 夏育說完,就端起了魚竿,用行動表示此番談話已經結束。 對此,蓋勛也不勉強,直接拱手作別。 就是在驅馬回去的路上,心中卻琢磨開了。從夏育談及華雄的言論中,可以歸納出三個點:沉穩、勇武、狡猾。 剛好,這三種品質,人們都是用來形容一種動物的。 西北狼! 這個華雄華狩元,將來也能和西北狼一樣傲立在西涼嗎? 蓋勛默默的在心中念叨。 而被他念叨的華雄,此刻就是變成了一匹孤狼。用狼一樣的智慧與兇狠,踏上了狩獵復仇之路。 他此刻步行在前往獂道縣的路上。背著不值錢的楊木獵弓,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獸皮,頭發也散開垂在肩膀上,脖子還掛著一串狼牙墜子。 打扮和服飾,都和西涼常見的羌人少年無異。 尤其是他在問路的時候,還特地說的是羌語。羌語是他這幾年在乞兒措木部落里學會的。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發現了,他的阿父阿母絕對不是羌人殺死的! 做出這個推斷,是他通過獂道那名游繳對案發現場的描述,和收斂父母遺體下葬時發現的傷痕。 其一,當賊寇的羌人都是羌騎,為了來去如風。 而案發現場的渭水畔,只發現了許多腳印。 水畔的泥土是松軟的。連腳印都能留下,沒理由找不到馬蹄??! 其二,關西兵善使長矛。 這個關西兵多是指羌胡部落。他們慣用兵器是弓箭與長矛,因為長矛用鐵少!漢人常用的繯首刀太費鐵了,他們用不起! 長矛只需要打造個矛尖,就地取材找根楊木桿就夠了。 他父母遺體上,只有刀劍造成的傷痕。 而且,華雄還大致猜到了兇手的是什么人! 剛好,這些人不是官府能查得出來的?;蛘哒f,是官府不愿意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