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六章、歲在甲子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又是一年陽春三月。 天氣轉暖,讓原野上入目遠近皆綠意青青。鳥鼠同xue山的積雪融化,夾帶著小冰塊匯入渭水中,歡快的蜿蜒東去。 水中華雄的倒影,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腰上別著狼牙掛墜,馬鞍后面有兩張狐皮被掛在包裹里,正在部落牧民們的陪同下,踏上了歸去冀縣的路程。 但渭水蜿蜒到潼關匯入了黃河后,水中倒映人兒們的臉龐,則是行色匆匆與滿臉的穆然。 那是正從雒陽出發,行軍去冀州的大漢北軍五校將士。 他們帶著大漢天子劉宏的期盼和剿滅亂臣賊子的決心。 是的,黃巾之亂,在二月份的時候爆發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傳遍了青、徐、幽、冀、荊、揚、兗和豫八個州。 看似升平的大漢朝,一下子就陷入了舉國烽火連綿。 而黃巾鬧得最兇的,是在冀州、荊州的南陽郡和豫州的潁川郡三個地區。好多座城池被攻破,好多官吏和世家大族被殺戮。 天子劉宏先是解除了黨錮,還拿出了皇宮里這些年賣官鬻爵的錢財當軍費軍資,征發了天下精兵,前往討伐黃巾。 涼州作為邊陲之地,自古民風彪悍,兵卒也一直以精銳著稱,當然也被征調了不少。 華雄的阿父華立,是屬于郡縣本地戶籍的戍守郡兵。依托十幾年戍守的勤勞和混得臉熟,很幸運的沒讓上官將他劃入被征調之列。 所以呢,他對自家孩兒的請求,和妻子龐氏琢磨一番后就答應了。 華雄想冠禮,變成真正的男子漢,然后去郡里投軍。 古人二十而冠。 只不過,演變到今日,人們大多不再等到二十歲。 特別是黔首百姓的家中,男兒十五六就成為家中主要勞動力、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 華雄虛歲十六了,也是時候冠禮了。 但是呢,《左傳》有云:“冠而生子,禮也?!?/br> 冠禮了,娶妻生子的計劃也要提上日程,在華立夫婦的強令之下。他們以為華雄主動提出了冠禮,其中還有想成家立業的心思。 雖然華雄矢口否認,一直強調說自己沒有這份心思。 不過呢,華立夫婦覺得是孩兒臉嫩的關系。 沒看到他總角之交的王達,在三年前就定下了親事了嗎? 沒看到村落里的其他少年郎,這個年紀沒定下親事的人,幾乎都是因為窮困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嗎? 少年郎嘛,看到別人都定下親而自己沒有,心癢癢也不足為奇。 “阿父知道了。不過雄兒啊,冠禮了就是成年了,成家立業也是應該的。你既然是想投軍,先定下親事也好的?!?/br> 華立是這么對華雄說的,帶著一臉的笑容。 而龐氏呢,則是直接多了。 她用手撫摸著狐貍柔順的皮毛,笑容綻放了滿臉的皺紋,“原來我兒去歲到隴西郡獵狐,是為了賺取聘禮??!唉,你這孩子怎么不早說呢?阿父阿母早就攢下你成親所用的錢糧了!何必去羌人部落里吃著這番苦頭!” 我...... 華雄有口難辯,也拗不過大人的一腔情愿。 尤其是華立夫婦,直接用了一句話給堵死了他的辯解:想讓他們松口去從軍,就先定下親!不然就別做指望了! 好嘛,華雄完敗。 投軍,是必須要去的,為了以后的乘勢而起。 所以先定下親事,也是拒絕不了的。 他也只能爭取將成親的日子拖到兩年以后。理由是自己初去投軍,要給上官和同僚們留個好印象,就需要許多時間和精力勤勉任事,所以無暇分身。 這次,華立夫婦倒是答應了。 不能打擊孩兒的上進心不是? 更何況,他們也需要時間去挑選滿意的兒媳。自家孩兒長得雄壯無比,又得到了夏司馬教導的,怎么說都有了挑選好人家的資本! 所以呢,華雄期盼的冠禮,就迎來華立夫婦的先前準備。 其實沒有什么好準備的。 雖然說在如今大漢朝的風氣中,冠禮是十分隆重的事情。需要廣邀親朋賓客前來觀禮,還要備下許多禮儀所需的物品。 不過那是世家大戶們才有的資本。 在溫飽線上浮動的黔首百姓家里,將幾個知交、宗族和鄰里湊起來觀禮,吃吃喝喝熱鬧一番就夠了。 華立夫婦打的心思,是想讓華雄去一趟落門聚,看能不能將夏育請來當大賓。 因為在冠禮儀式中,大賓這個角色不光要讀祝辭,還要為冠禮者取字! 在西涼有大好名聲的夏育,若是能來當大賓,對華雄從軍后的待遇和未來的升遷,都會大有裨益。 果然,天下的父母都有一種特質:只要遇上對孩兒有益的事情,就會變得精明無比。 華雄滿口應諾,直接就騎馬出門而去。 其實華立夫婦若是沒想到這層,他也會跑去落門聚一趟試試運氣。 畢竟借助夏育這條大腿來刷聲望,他都惦記了好久了。 有機會的話,怎么可能放過! 至于能不能請得動這個倔老頭的話.... 試一試嘛,不成也沒有什么損失。 萬一要是成了..... 哈!夏育以后就是他華雄,日常掛在嘴上忽悠別人的招牌了! 咳咳! 是他華雄這輩子都會尊師重道,努力有所作為,對得起夏育的傾囊相授。 嗯,就是這個道理。 帶著一肚子的不懷好意,華雄興沖沖的趕到落門聚的渭水畔。恰好,夏育還是雷打不動的垂釣呢! 不過想想也對。 他都被朝廷貶為庶人和這把年紀了,家中又不愁吃穿的,不垂釣也不知道怎么打發時間。 依照之前的默契,華雄將手中的酒壇子放下,又在地上劃了個方圓一尺的圈子,拿起弓箭就演示一番落羽方寸的進展。 夏育面無表情,撇著眼睛看箭矢落入圓圈中,又不理不會的扭頭回去,繼續盯著水里的魚漂。 不過呢,他很快又將腦袋轉回來了。 “豎子!還留在此處作甚!” 他呵斥著,想趕走沒有離去的華雄。 而華雄呢,微微低下頭拱手作禮,聲音幽幽:“夏司馬,雄也得知消息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