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趙旭聽著李妍年字字句句都說著擔心他,心里莫名一陣甜蜜,他微紅著臉,歉然說道:“我也不知道高瑱裘會要求封鎖別莊,等我想給你送信的時候,已經送不出去了。讓你……和黑豆擔心了,是我的錯?!?/br> 幸好這時兩人是一前一后進的屋,李妍年走在后頭,沒能瞧見趙旭說這話時臉上的神情。 “坐吧,你先喝口水,我把事情的經過跟你詳細說一遍?!?/br> 趙旭面色已經恢復如常,他安頓好李妍年,慢慢講述起他們是如何發現幕后真兇,最后成功抓住杜嬤嬤的經過。 一席話聽完,李妍年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你是說,給逸王爺下毒的人是杜嬤嬤?殺了你師傅霍如龍的也是她,還有這些年你們府上這么多庶子,竟然也全都是她下的手?她不是你嫡母的心腹嗎?她這么做,難道是出于逸王妃的授意?” 趙旭搖搖頭:“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直到后來,我在我師傅屋里發現了一個帶機關的木盒,外頭看上去就是一個打不開的木頭盒子,所以第一遍搜屋的時候,高瑱裘的人并沒有留意。等我想辦法打開盒子之后,我才發現,盒子里頭放的是一張紙,上頭寫明了杜嬤嬤的真實身份。原來杜嬤嬤并不是什么東京京郊農戶的女兒,而是生活在閩江一帶,朝廷圍剿了多年的白衣教教主的女兒?!?/br> “霍如龍一開始就防著杜徐楊,趙瑞一出事,他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杜徐楊。所以才會有后頭兩人在花園里爭執,被人目睹的一幕。我想你會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師傅一直都沒有揭露指證她?理由很簡單,十五年前,我師傅奉命圍剿白衣教,結果卻被杜徐楊救了??梢舱且驗榫人?,杜徐楊無意中泄露了白衣教的行蹤,沒過多久,全家人都死于趙瑞發起的一次圍剿當中?!?/br> 沒想到事情的真相會如此令人唏噓。李妍年嘆道:“一邊是救命恩人,一邊是主子,霍師傅這些年應該也十分糾結,到底該如何選擇。你父王殺了人全家,也難怪杜嬤嬤在王府潛伏這么多年,千方百計地朝你父王的子嗣下手?!?/br> 趙旭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這其中有多少真正出自杜徐楊的手筆,也未可言。反正現在她是咬死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她做的,涂氏并不知情。光憑我那兩個哥哥,涂氏的嫡親兒子這么些年一點事兒都沒出,就能斷定,要么是杜嬤嬤重情,舍不得殺涂氏的兒子,要么就是涂氏知情,養狼,卻又防狼?!?/br> 李妍年吶吶道:“如果是后者,那涂氏真的是太可怕了?!?/br> 第一百二十九章 她這會兒心思都在兇案上,一時沒注意趙旭提到逸王爺逸王妃的時候都是極不尊重的直呼其名諱或姓氏,竟也都順著他的稱呼說了。 趙旭聽著卻覺著一陣痛快,點頭道:“我也不希望是后者。不管怎么說,現在案子了結了,高瑱裘要抓的人也抓到了,京里來的大夫也到了,趙瑞的毒慢慢地也能完全解開。這一番事端總算是平息,等他醒過來,我就跟他提出府的事情?!?/br> “你要出府?不跟你父王回閩地去了?”李妍年這下是真的被意外到了,明明之前趙旭還總是一副苦大仇深,即使逸王府對于他來說,是個最不愿意回去的地方,但是為著某些目的,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要回去的樣子。這會兒怎么說變卦就變卦了? 趙旭卻是無意詳說,只是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李妍年的問題。 他怎么能跟她說,自己是看過杜徐楊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之后,心生膽怯?這些年杜徐楊只生活在仇恨中,無夫無子,孑然一身,每日所想的,恐怕也只有報仇兩個字??山Y果呢?她殺了趙勛,殺了趙利,殺了那么多無辜的人,這其中有誰手上沾過她家人的鮮血?計劃了這么多年,總算是能讓她找到合適的機會,趁著趙瑞身邊守備最薄弱的時候下手了,卻偏偏運氣不好,還是沒毒死趙瑞。反而害死了一直在默默幫她,報恩的霍如龍。 杜嬤嬤那被仇恨蒙蔽了雙眼,挖空了精神的樣子,趙旭只覺著觸目驚心。薛姨娘死了,也是被人毒死的,那毒會是涂氏從杜嬤嬤那里弄來的嗎?如果下毒的并不是她,自己弄錯了人,會不會也跟杜嬤嬤一樣,變成一個麻木不仁的殺人兇手? “哦,對了,你還沒告訴我,逸王爺到底是怎么中的毒的呢?不是說他喝的那碗湯從熬制到送湯的過程當中,全部有人盯著,不可能做手腳,而且喝之前也有人專門嘗過試毒過的嗎?我實在想不明白,她到底是在哪個環節上動的手腳,難道是事先在逸王爺用的勺子上抹毒,或是碗的邊緣上抹了毒藥?” 趙旭正想得出神,被李妍年這么一問,拉回心思,淡笑道:“勺子上沒毒,碗邊上也沒有。進湯的時候勺子都是隨機放的,誰都不可能在這上頭做手腳。碗邊上要是涂毒,湯水晃蕩,萬一融了毒藥,就先把嘗毒的給毒死了?!?/br> “所以……” “所以,杜嬤嬤費了這么多年功夫,就是一步步接近替趙瑞嘗毒的內侍,掐住對方命門,迫使對方不得不幫助她,在特定的這天晚上,在指甲縫里藏毒,然后在嘗毒的過程中,趁著人不注意的時候,把指甲縫里的藥粉,彈到湯碗里?!?/br> “高,的確是高。人總是會有慣性思維和刻板印象,從湯碗里舀出的湯水沒毒,那么湯碗里剩下的湯水大伙兒也就會默認,同樣是沒有問題的。殊不知,杜嬤嬤就是利用了人的心理盲點,在最后關頭才真正開始下毒。對了,你說特定的這天晚上,那天的日子有什么特殊的嗎?”李妍年不由生出幾分感慨,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