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李妍年所料沒錯,沒過幾天,黑豆便回來說米行里一斗米已經漲價到要一百文。不過即使米價高至如此,也還是有許多人天還沒亮就跑到各家米行門前拍起長隊來。 “今天又有人在店里吃飯的時候,趁著沒人看見,就偷偷往自己衣服里倒。哎,要不是大舅媽她們機靈,一直留神盯著鋪子里的人,險些又叫人偷了飯去?!?/br> 黑豆一邊跟自家妹子講著鋪子里發生的新鮮事,一邊忍不住嘆氣。 李妍年感覺自己又被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驚訝道:“把飯倒進衣服里?這些人是怎么想的???那樣子還能吃嗎?!也不嫌臟!” 黑豆卻是十分同情:“人都要餓死了,哪里還會嫌什么臟不臟。要不是咱們鋪子里早就有話放著,只能堂食,不能外帶,不然我也是愿意舍些讓他們帶回家去?!?/br> 李妍年安慰他道:“現在才六月呢,等第一季稻谷有收成了,米價也就能降下來了?!?/br> 黑豆欲言又止,其實李妍年心里也很明白,村里人這幾天要不是忙著挖草藥找知了殼,地里干成那樣,早就要為著點水打破頭了。以前是除了種田沒活路,年成再差,莊稼人也得硬著頭皮把地給種好,往年趕上這樣干旱的年成,為著爭水,上下游的人家能扛著鋤頭扁擔大打出手,不打出個結果來決不罷休。 這也就是為什么莊稼人大多重男輕女的緣故。除了根深蒂固的女兒是別人家的,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的觀點,在鄉下,家里兒子多,不僅意味著勞動力多,也直接與干架的底氣掛鉤。李妍年見過村里有人仗著家里男人多,就今天挪一寸,明天占一尺,慢慢地就把隔壁別人家的田地給種了的事情。無他,就是因為邊上那塊地的主人家家里沒兒子。 事主后來鬧到里正李慶峰那里要討公道,那人也絲毫不懼怕,還笑嘻嘻地說:“反正你們家沒兒子,地也種不過來,我替你種種,又怎么了?” 當時里正當然是給了公道話,讓人把占的地給退了。但場面話說歸說,人根本不理會,該怎么占地還繼續怎么占,連著事主后頭都把那人家的霸道給整得沒氣了。 還找里正?人隔三差五地就往事主家里扔石子,要不就故意就在事主出門到地里必經的小木橋上涂桐油,一大清早看不清楚就直接摔個大馬哈,尾椎骨都能摔得酥了。一連串手段使下來,事主還能怎么辦,人家里男人多,兒子一串就生了八個,就連上門跟人拼命都拼不過,也只能忍氣吞聲地忍了,眼睜睜地瞧著人家占了自己的地。 當初李青山能那么容易就騙了李家的三畝地去,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雖然有黑豆和毛豆兩個男丁,但都還未長成,不過是兩個半大孩子,李青山完全沒瞧在眼里,只給里正墊了點銀子,便順理成章地占了侄子的地。 說白了,就是看誰的拳頭硬,誰就占理罷了。 這道理李妍年這些日子是越發看得清楚,即使是做善事,要行使這份善心的前提,也是他們得能有自保的能力。 “不說這個了,哥,你剛剛說明天不到鋪子上去是吧?那正好,明天你跟我去地里給三畝地澆水,順便摘點葉子喂雞。這些日子這些小家伙胃口越來越大,光喂葉子我手都快切斷了。我準備明天再堆個泥塘出來,哥,你幫著我去地里多挖點蚯蚓回來唄?!?/br> 黑豆先是點頭:“明天咱鋪子是不開門。碼頭上最近貨船少了,齊老三他們三五天總要歇個一兩天,我估計是怕沖撞了那位貴人,所以顧杜兩家刻意減少了跑船數目。齊老三還跟我抱怨,以前是巴不得活少些,現在都反過來了,這樣天天閑下去,沒錢賺不說,連吃飯的地兒都沒了。他們那伙人都已經習慣了中午吃頓飽的,這樣一天到晚都覺著手腳有勁兒,干活還不費力。咱們鋪子一關門,家里只有雜菜糊糊吃,吃不飽不說,還直惹酸水,吃了肚子都燒得難受?!?/br> 繼而又說道:“家里雞是不是養太多了,要真喂不過來,殺幾只掉也好。不過你要我挖蚯蚓干什么???那東西你還準備要養起來?” 李妍年嘆口氣:“這不是天太干了嘛,我之前投的種子,天天小心澆水伺候著,還是種不好,索性都拔了,拿石頭圍好弄成個土塘,喂好了蚯蚓,挖來給雞吃正好。雞吃這個肥得快!” 黑豆聽得饒有興趣:“上回我還看你把咱們吃剩的蝦殼和骨頭拿小錘子錘碎了伴著糠喂雞,這下又要養蚯蚓了,你這小腦袋,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從哪兒來的呀?!?/br> 趙旭在一旁默默聽著,心道,還能打哪兒來,你不在家的時候,她可是一有空就捧著幾本書使勁專研,好幾次看得太專心了連中午飯都能忘記給他做了。 趙旭有幾次還特意湊過去看過,讓他驚訝的是,上面的文字奇奇怪怪的,而且明顯看著不像是他們的文字,但要是認真辨認,又大概能猜得到是什么意思。仿佛是抄書的人偷懶,故意把原字給簡化抄了…… “抄”這個字,其實也不太恰當。那些書的紙張,文字,更像是整齊刻印上去的,而且用的墨相當細膩清晰,還一點都不會沾手。上面印的插圖,也是五顏六色,畫得跟真的一樣。一句話來說,李妍年看的這些書,應該都不是市面上能買到的。不過見識過李家小丫頭身上太多的異樣,趙旭都已經有些見怪不怪了。 李妍年呵呵笑道:“我聽別人說的呀,哎呀反正哥你別管那么多,明天到地里幫我澆水摘葉子挖蚯蚓,就這么說定了啊。明天毛豆還要回家來,我得想想弄點什么好吃的,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