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可自己畢竟是個粗漢子,有些事兒不一定能及時瞧出苗頭來。張大寶仔細琢磨了下,這事啊,還得把自家媳婦兒給請出來。 這天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張大寶支開黑豆他們,和李妍年打商量道:“咱們這鋪子也開了快一個月了,生意眼看著是越來越穩,也越來越好,你大哥呢在鋪子里幫著還行,畢竟是家里的頂梁柱,要為家里的生計負責??杉t豆你就不一樣了?!?/br> 李妍年聽著有意思,總覺得今天大舅舅有些怪怪的,也不知道他是在顧忌什么。當下她也只壓著好奇,順著他的意思問道:“舅舅,我怎么不一樣了?” 張大寶急道:“你畢竟是個女孩啊。你娘這個年紀,家里就是再窮,你外公外婆也沒讓她下過一天地,仔細壓在家里繡花繡草的。你外婆總說,女孩就是家里的寶,粗活男人來干就行了,不然手做粗了就不好看了?!?/br> 李妍年聽得咋舌,只知道張氏偏疼女兒,沒想到會偏疼到這個地步。 “以前呢,你們家是吃了沒長輩的虧,在村子里受了不少委屈,但現在不一樣了,你有外家幫襯著,手里也有錢,鋪子里生意也穩定了,不需要你再時時看管著,進貨的事情,交給你哥去辦也可以。而且,舅舅說句不好聽的,你一個女孩子家,沒幾年就要到了說婆家的時候了,你這樣天天在鋪子里轉悠,咱這鋪子里除了張嬸便都是些粗漢子,現在你年紀小還不打緊,只是往后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這話可就是不好聽了?!?/br> 李妍年心說自己并不打算嫁人,而且齊老三這幫粗人也挺有意思的,直爽,豪氣,有時候逗弄自己兩句,也不過是出于逗小孩的心思,沒張大寶擔心的那種齷蹉。但她心里也明白,張大寶說的話其實很有道理,而且也全是為自己打算,為自己好,才會這么推心置腹地對自己說這么一大堆話。 但鋪子里的生意,就他們四個人都已經有些忙不過來了,李妍年再一走,黑豆他們怎么忙得過來? 李妍年把自己的意思一說,張大寶臉上頓時露出松了口氣的表情,他剛剛還怕自己話說重了,引起小姑娘反感,惹了外甥女不快,回頭他娘可饒不了自己。 “這個沒事兒。我被布莊開了的事兒,也是時候該跟你外婆說一聲了,騙了她老人家這么久,說實話,我心里也挺虛,連家都不敢回。等明天鋪子歇了,我回家一趟,認個錯,到時候再把鋪子里的事兒跟你外婆提一提,我估摸著,這趟回家,不是你外婆跟著我到店里來,便是你舅媽?!?/br> 按著張大寶的心意,自然是希望自家老婆能跟著住到鋪子里來的,因著在鎮上幫工,兩口子是聚少離多,這一個月來,也就是碼頭上歇工的兩天,飯鋪跟著歇了兩天,倒比從前在杜家莊上還忙些。 但保不齊愛孫女心切的親娘張氏,一聽說實情,會跟著來鎮上看看情況,然后發了癮頭要跟著住下來。上回回家,張氏還嚷嚷著在家里住得無聊,農活幾個兒子都干去了,家務活幾個兒媳也都搶著做去了,她除了抱抱孫子,實在是連個打發時間的活計都沒有。 李妍年了然地笑道:“這個倒是個好主意。我正覺得咱們鋪子里生意太緊,阻了舅舅和舅媽團聚。外婆要來店里幫工我倒是覺著不好,外婆平日里在家閑慣了,咱店里的活又補輕省,到時候我是圖了省力,把外婆給累壞了,那可是我的罪過了。舅舅,那您明天回家就跟舅媽提一提這事兒,看舅媽愿意來店里幫忙不。工錢呢,就照著我原來的給,咱們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您可千萬別跟我提什么自家親戚用不著給工錢的話。您說著不虧心,回頭我可沒臉見舅媽,讓人白干活,我白拿工錢,您說是這個理不?” 黑豆這時候已經收拾完桌椅,正好聽見了兩人說話聲,湊過來問道:“舅媽也要來店里做活啦?二妞,咱店里的確是該再請一個人了。前頭還有鎮上的住戶來問,問咱們店里能不能有定點送飯,按一深碗一文錢的價錢,每天都定三大碗,算起來比在店里吃的飯量還節省些。我覺著這生意倒是可做,就是店里人手不夠,我之前便沒跟你提?!?/br> 唉喲,不知不覺的,她這個兄長竟然連外賣送餐業務都準備開起來了。李妍年贊賞地朝黑豆點點頭:“這個主意不錯。要是真長遠做起來,可能比咱們鋪子里的獲利還要多?!?/br> 黑豆眼睛一亮:“你真這么想?” 李妍年心道,這要是歷史上的宋朝,東京城里可到處都是這樣的流動外賣攤子。三文一碗冰粉,五文一碗羊雜湯餅,只要想吃,臨窗招呼一聲,還有閑漢聞聲跳出來,拿了錢替你買去。倒不是東京人懶,灶頭都被牛給踩塌了。一來呢,是當時的宋人手里有錢,宋朝經濟恐怕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尋常百姓吃個零嘴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兒;二來呢,城里住著,燒的柴火要錢買,吃的水也要錢買,有時候自己開火一頓開銷下來,還不如街上買了吃劃算呢。 也就李家村清水鎮這樣的偏僻地方,見不著這樣的繁榮景象吧。不過有杜顧兩家合伙造起的淺水碼頭,清水鎮這塊地方要熱鬧起來,只怕也就是幾年的事情。 當下她朝黑豆鼓勵地點頭:“嗯。哥,我覺著這筆生意你可以好好地琢磨琢磨,現在是只有三五家定飯,以后知道的人多了,會有更多的人上門來問的。清水鎮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送一戶人家來回也得三五柱香的時候。店里就算添了人,也是忙不過來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