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張大寶原本是想讓外甥女躲到廚房去,由自己來應付顧家三少爺。雖然李妍年之前也是在店里拋頭露面的,但一來年紀小,二來做的都是窮人生意,沒人會往窮人頭上去遐想,但換做是富家少爺便不一樣了。 從來丫鬟爬床,貧女求妾的閑話都是不嫌多的。 可李妍年完全沒理會到他的苦心。 張大寶只好嘆一口氣,卻并未聽話地走開,裝作算賬的樣子繼續站在柜臺后面,一面支了耳朵留心聽他們兩個要說什么。 李妍年不以為意,朝顧明遠說道:“三公子客氣了,不過是個小本生意,而且說起來這并不是我們兄妹倆的鋪子,這鋪子的東家另有其人,我們也只是在店里幫工,所以也沒什么值得一提的,倒勞您費心記掛著,百忙之中,還特地來鋪子里看望。白費了三公子您這番心意,我倒有些惶恐了。小店腌臜,三公子您是貴人不踏賤地,還是避免久留的好,畢竟鋪子里閑人多,萬一沖撞了,我心里更是過意不去。五月份大少爺書肆里要多少紙張,還請三少爺代為通傳一句,讓大少爺早些派人來說,我們一定早些做下準備,免得徐掌柜撲空?!?/br> 顧明遠聽出她言語里的不耐之意,心里有些苦澀,自己好歹也是皇商顧家的三少爺,還幾次三番對她示好,替她解過圍,也從未深究過他們兄妹倆隱瞞的秘密,她卻這么不待見自己,生怕和自己有什么牽連似的,避之不及。 這一刻顧明遠倒選擇性地忘了自己當時從李家村回來的路上,是怎樣發愿,要以繼承家業為主,不再為旁的雜事分神的了。 顧明遠正要張口說什么,卻聽得外頭遠遠飄來一道溫柔輕快的女聲:“表哥,你怎么耽擱了這么久還不肯出來?我還等著你帶我去放風箏呢!” 李妍年循著聲音往外看去,這才看到鋪子前頭落著兩頂轎子,而那女孩子的聲音,就是從后頭那頂刷成荷粉色的軟轎里傳出來的。 鋪子里眾人的耳朵似乎都動了動,一屋子苦力的眼珠子都忍不住落到了那轎子上去,仿佛隔著那層層轎簾,已經看到了穩坐其中的美嬌娥似的。 李妍年聽那姑娘叫顧明遠表哥,想必是杜家的姑娘了,便笑道:“三少爺,表小姐還在等著您呢,我這就不留您了。本來按著禮數來講,我該替我們東家請您在鋪子里吃頓飯的,可您也瞧見了,這鋪子著實不是能伺候得起您這樣的人物的地方。我這一張嘴都顯得虧心……” 顧明遠眉間輕輕皺起,他倒是忘記了還有杜家的尾巴在。也不知道他姑姑是怎么想的,母親明明已經把話都說死了,顧杜兩家,絕無聯姻的可能??伤@個讓人頭疼的表妹就是一直不死心,一有機會便要緊緊纏繞上來,真是讓他苦不堪言。 第六十一章 杜慕梅是杜家大房的嫡女,也就是顧明遠大舅舅的小閨女,今年剛滿十三歲,正是十分討人嫌的年紀。嬌滴滴的,又聒噪,在顧明遠這里稍有不如意的,轉身就往大人跟前告狀,簡直讓顧明遠煩得不要不要的,煩到遠遠看見穿粉色裙子的小姑娘,也不管是不是杜慕梅,便轉身就躲的地步。 以前兩家離得遠,除了舅媽帶著表妹們來京中暫住的那幾個月,顧明遠的耳朵根子還能得些清凈。今年因著回老宅陪老祖宗過年,顧家又因著印書局的差事在杜家莊上拖著,一直沒得空回京中,杜慕梅便三不五時就上顧家來找顧明遠玩。杜家那邊當然是樂見其成,畢竟顧明遠是顧家這一輩兒孫當中,天資最好的一個。 當時顧成業還沒跟妻子透露出要讓兩個嫡子同皇室結親的意思,顧夫人就算不喜歡杜慕梅這個有些刁蠻的外甥女,礙著親戚這層面子,也不好阻攔著兩人不來往。而顧明遠自己又是個對女孩子下不來臉的軟和性子,避無可避的情況下被杜慕梅纏上,也只會好聲好氣地在一旁陪伴著,由著對方對自己予取予求。 所以說起來,即使在心知姑媽不太喜歡自己的情況下,杜慕梅還對表哥顧明遠十分鐘情,這其中未必沒有顧明遠的錯,是他默許的溫柔給人家小姑娘造成了自己和表哥是兩情相悅的錯覺。 甚至在后來顧家已經明確了要和逸王府聯姻的意思,杜慕梅也還覺著顧明遠心底還是喜歡自己的,只不過礙著父母之命不好違背罷了。她年少心高,也被市面上流行的才子佳人話本給迷昏了頭,心底還有些瞧不起逸王府的那個嫡女。不過是占著個權字,也沒什么了不起,就算將來表哥娶了她,也不過和小舅舅小舅媽一般,成就一對怨偶,相看兩相厭罷了。 杜慕梅還沒見過,甚至沒聽說過逸王府嫡女是個什么模樣,脾性,便已經將對方蓋上了不值一提的戳。又覺得表哥顧明遠可憐,一輩子便要荒廢在這樣一個無趣,不值得相伴終生的郡主身上。 她自覺自己才是表哥的良配,也打定了主意,將來顧明遠要是娶了逸王府的小郡主為妻,那么自己就委屈一些,做表哥的平妻,頂多郡主在京,自己讓她幾分面子,窩在老宅這邊做小。杜慕梅想得很遠,表哥將來生意會越做越大,兩頭奔走也是必然的事情。到時候她和郡主兩個兩頭大,表哥在誰那邊,便由著誰照顧。這在商人眼里,早成慣例。男人嘛,總不可能幾個月在外頭都不沾一下女人的,兩頭大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兒。 杜慕梅想定了主意,急不可耐地同自己母親說了。杜夫人一聽那還了得,自己千寵萬寵,要星星要月亮也恨不得立時喚人給摘來的女兒,竟這么糊涂地生出了要給人做小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