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的淚
趙文山的兒子因非法購買、持有槍支,槍擊案,謀殺、販毒,聚眾吸d,強j等罪被抓。 有錢的父親趙文山得知噩耗后,想要用錢買兒子一條命。 可惜國法無情,這么重的罪鐵定是沒救了。 “唉……”趙文山痛苦的抓著頭發跌坐在沙發上,眼淚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這是悔恨的淚,也是絕望的淚。 平日里,趙文山過于偏忙工作,忽略了兒子的感受和教育。 只知道兒子缺錢就給他錢,兒子犯錯,他就出面平事兒,從不罵兒子打兒子教育兒子。 就是在這種毫無底線的溺愛下,終釀大錯。 總有人說,孩子錯了不能打,只要打了就是家暴。 殊不知,有些孩子犯錯以后,如果講道理他能聽的話,誰又愿意用家教的方式打罵孩子呢? 再者說了,如果跟孩子講道理他能懂的話,他還是孩子嗎?有些大人犯了錯,你跟他講道理他都未必會聽,你又憑什么高舉‘說服教育’的大旗,去指責家長的打罵教育呢? 那些所謂的老師口中聽話懂事的孩子,可都是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實際情況鬼知道多少分之一里面,能蹦出這么一個聽話懂事兒的孩子? 歸根究底,打罵式教育永遠也不可能退出家庭教育! 正如同民警執法,遇到違法者會先好言相勸,如果不聽就會警告,警告了還不聽怎么辦? 那就只能武力鎮壓了! 到了這一步,你能說警方是暴力執法嗎? 不能! 遇到這種說了不聽,警告也不聽,甚至還想要變本加厲行兇傷人的家伙,只有以暴制暴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這就是所謂的‘小樹不修不直溜’,為了保證讓樹苗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必須要修剪掉長歪的部分。 小時候管得嚴點,也許孩子能記恨你一個童年。 但是當孩子健健康康,遵紀守法的長大以后,孩子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 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教子胡同》,就極為深刻的說明了這一點。 多關心孩子的成長,不等于無底線的溺愛。 犯了錯,就應該讓孩子懂得和明白犯罪的代價。 而不是在犯錯后,三言兩語就一筆帶過。 如此一來久而久之,會讓犯錯的孩子認為,犯錯后自己頂天也就是挨頓說而已,不需要付出什么代價,最終變得肆無忌憚,終釀大錯。 所以說,不管是說服教育,還是打罵教育,分寸都應該把握好。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變得肆無忌憚,目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