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
書迷正在閱讀:錯撩偏執反派翻車后、喧囂之下、婚后第二年、和死對頭靠kiss續命、案發現場禁止撒糖、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重生八零:肥妻逆襲記、諷刺的情書(校園 破鏡重圓h)、谷殼濕地(骨科)、銹耳(兄妹骨科清水)
歷時半年,嘔心瀝血,寫了一部叫《悲情婆姨》的長篇小說。雖然只有區區五十萬字,但每一個字都是用心摳出來的。 本打算也就是五六萬字的一個中篇,進了17k,才知道五六十萬字,也才是起步,動輒上百萬,幾百萬字的大佬,大有人在。 但粗粗翻看了幾部,沒有一部是喜歡的,玄幻、鬼怪,不著天際,甚至是胡說八道的東西,在網絡領域卻大有市場。而像《悲情婆姨》這樣的純文學的作品,卻是門前冷落。 但馬大老爺并沒有泄氣,更沒有因此而放棄,沒有吊兒郎當撲街,更沒有灰心喪氣切書,而是認認真真地寫完了每一個故事,心中也算欣慰。 這也許與市場有關,與價值觀有關。 提起價值觀,馬大老爺不得不說,現在的網絡,真有些混亂,混亂的是沒有正確地引導年輕人的價值觀,導致了有一些年輕人,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認為人的一生的價值,都是與錢牽連在一起的。錢,就是他們奮斗的動力和目標。而這樣的年輕人,還不在少數。 當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網絡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這里不再贅述。而《悲情婆姨》這部小說,就是想通過對許多故事的敘述,來反映那個火熱的年代,前輩們的奮斗歷程,來表達他們的革命情cao。 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讀歷史,不了解中國的發展史,甚至不了解那一段轟轟烈烈的革命史,《悲情婆姨》就是想從正面、側面告訴你,幸福生活是靠奮斗得來的,是老一輩人靠犧牲換取來的。 當然,小說的主角——豆花,是一個有多面性格的女人,不能簡單地用正面反面來界定她,更不能用好壞來評價她。作者所要描述的,她只是一個女人,一個有著七情六欲、有著家國情懷的女人。她心中有理想,行動有目標。她用她的純樸,用她的智商,演繹了一個黃河邊上的女人的前半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她用她的行動,寫就了一個大大的“人”字!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豆花有什么樣的認知和評價,讀者只有看過小說之后,才有發言權。 再回到網絡上來,這是作者第一次在網絡上寫小說,感覺唯一的好處是方便。 還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是:利益!網絡無處不在,維護著自己的利益!在大部分的網站上,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而責任倒是次要的,這是一種進步呢,還是倒退? 我這樣說,決沒有譴責網絡的意思,網絡給人們的生活確實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方便,成了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須品。在這一點上,網絡功不可沒。 但對某些網絡的經營理念,有一種深深的憂慮,往小里說,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大里講,也許禍害的是一代人,或者是幾代人。你想想,沒有理想,沒有信念,只有金錢的人,是多么的可怕。如此下去,民族的靈魂還能有嗎? 但愿作者是管中窺豹,杞人憂天,或者是胡說八道! 好了,說的有點離題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一讀這部小說,她的名字叫《悲情婆姨》! 是為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