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領導聞言哈哈大笑,其他人有的真心實意,有的惶恐,跟著笑起來。 “那實在話又怎么講嘛!” 于湛秋歪著腦袋想了想。 “雖然領導已經做得很好了,可是我還覺得我們危機四伏,溫水煮青蛙未必合適,反而把快要凍死的青蛙救活了,等不到我們吃rou的時候,只怕他們就要反撲了!” “阿秋!” 馮金章低聲喝斥。 于湛秋微微惶恐。 “小子冒失,領導勿怪?!?/br> 領導正色,眸光悠遠,明明各路人馬濟濟一堂,卻死一般的寂靜。 “沒事,再繼續說說,我們年紀大了,也要聽聽年輕人的聲音?!?/br> 于湛秋凜然。 “我知道我們剛起步,白手起家不容易,可我們并非真的一窮二白,豐富的礦產資源,土地資源,自然不必說。 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被鐵蹄踐踏過的領土上依舊富饒,但是有人吃不飽飯,有人餓死,這必然是分配不均。 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有的靠農業有的靠工業,重工業輕工業紡織業…… 澤西已經經歷了一次工業革命,二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時代煤炭黃金到機械時代石油為血液,我們手中的工業產業占據整個國度經濟產業比例不足5%。 工業才是戰斗力,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這工業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所用才是好的,什么完善稅收手段,我們要自己會造槍和炮……” 說到這,領導的眼神有些冷。 在場所有人都噤若寒蟬,沉默不語。 于湛秋沉默看向領導,領導很快和煦起來。 “你說的很有野心,也很遙遠,不過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稅收,我聽說你是帝都大學高材生,不知道你對稅務這塊有什么看法沒有?” 于湛秋搖頭。 “不統一記賬方法,多嚴苛的稅收都落不到實處,錢依舊無法流入官方財政賬戶,而且成熟的資本還會把我們本土當做避稅天堂,只需要把方法拿過來,雇傭本土的勞動力,挖采本土的原材料,最后生產出好東西拿走,財富拿走,污染留下……” 說來說去又繞回馮金章等人的老本行。 馮金章作為于湛秋的老師,就于湛秋提出的記賬方法,略作改動,符合現狀國情,簡單易懂的給在座描述了一番。 于湛秋對此并不樂觀。 此時不是規矩條例法規不嚴明,是執行力無能為力。 散會的時候,領導親切的跟于湛秋握手,夸贊她,夸贊未來的年輕人。 說是夸贊,于湛秋覺得說成是期望更貼切。 有些火力和殺傷力,只有學生身上才能找出來。 離開會場,馮金章坐車先送于湛秋回住處。 “小于啊……” 尾音拖的很長,帶著嘆息和脫離掌控的歡喜與惶恐不安。 “老師,時間總要往前走的?!?/br> 兩人都沒展開那個話題,又似乎什么都表達完畢。 馮金章老師笑容有點苦澀的點頭,神情逐漸變堅定。 “你說得對!” 回到住處已經是半夜,于湛秋早已把暖壺灌滿水,這會兒對付著擦洗一通,倒頭就睡。 明天的事情明天再去煩惱,當下最重要的是困覺。 等褚海潮加班回來,于湛秋已經做完一輪夢了。 他最近受于湛秋啟發,正在研發一款新的精密測量儀器,利用光學和鏡像,極大限度減少測量誤差。 通俗易懂的說吧,測量的進步,就是大樓高度的進步。 當測量誤差很大的時候,建筑的橋梁房屋,都受到極大限制,誤差不斷累計,超過一定高度,大樓就容易傾斜倒塌。 如果這個測量儀研發成功,許許多多的行業領域都能獲利。 小到縫紉機,大到狙擊槍迫擊炮瞄準精確度。 目前這個民營儀器廠的產品遠銷海外,國內港口級別不夠,樊廠長有門路直接從港城走,到島上,再到東南亞。 如果褚海潮這項研究有突破,樊廠長覺得自己再也不用盤踞在這窮鄉僻壤了。 雖然忙碌,開會的事情褚海潮早早就在日歷上圈出來,還專門打了五角星。 到日子,他在研究室忙碌到最后一分鐘,急匆匆回家。 于湛秋已經再等了。 “對不起,稍等我一會兒,十分鐘!” 于湛秋點頭,順勢轉了個圈。 “你看我這一身怎么樣?” 褚海潮推一把眼鏡,手上都是油污,工作服也臟兮兮的,跟衣著光鮮,妝容精致的于湛秋對比鮮明。 “好看,像曹植詩里的洛神,可以想象到翩翩起舞的樣子了?!?/br> 于湛秋被小伙子直白又認真的夸贊逗的臉紅。 “那就好,快去換衣服,等你十分鐘?!?/br> 褚海潮如夢初醒,趕緊推門進屋。 換下工裝,洗干凈手和臉,換上一身得體的西服,皮鞋保養的很好,擦的锃亮,領帶沒有,用的領結。 “我好了,走吧!” “還有誰也去嗎?” “樊廠長肯定要去的,還有附近有合作的單位領導,負責人,重要崗位負責人?!?/br> 于湛秋仔細打聽一番,去的人都會帶誰,心里有數之后,才挽著褚海潮的臂彎,上了廠長的小汽車,前往大會堂。 第239章 五零年代改寫人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