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當年結婚的時候準備去度蜜月,被否了之后,假期一直存著。 二老還要帶著老年癡呆,還好老年癡呆只要娟兒在身邊,說啥都聽,這樣看,不帶著李長若出門,還真不行。 內河的老大夫已經一把年紀,精力有限,只在早上看診兩小時,之后就要休息,下午還要上山找藥。 李長若預約最近的時間,還排到半個月之后。 她帶著父母在內河找了一家民宿住下,這里淡季一個月租金只要六百,旺季一晚上租金可以高達六千。 不過民宿位置極好,條件不錯,周邊環境也好。 老兩口帶著老年癡呆不需要舟車勞頓,就能山水花鳥盡收眼底,今兒坐船明兒趕集,不僅精神愉悅,就連皮膚毛病都好了很多。 半個月之后看診,老大夫跟二老交談的時間只用了十五分鐘,倒是把李長若扣下,談了一個多小時。 “你父母的毛病除非在這長住,我給他們調理十年八年,否則去哪里都治不好。 我看,你不如給我當徒弟,我快要入土啦,這一身絕學,還沒有一個可以傳承的人,要是被我帶到棺材里去,只怕死了也閉不上眼?!?/br> 李長若不解。 “老先生,我看您身邊也有學徒,還有助手,開方拿藥都不錯,咋就看上我了?” 老大夫捋了捋胡須,又清了清嗓子,神色頗為尷尬。 “唔,你是西醫,考證方便?!?/br> 李長若:…… 也是無奈,中醫考證,中國是中醫的發源地,在自家地盤取得執業資格,得考西醫的診斷學基礎,西醫內科,傳染病學,還要考法規。 可勁兒讓外行折騰內行,就差把中醫專業的人送出去留學了! “謝您抬舉!” “咳,也是你有些天賦?!?/br> 李長若扶額。 “可是我一把年紀了!” 她今年二十九,淺薄的認知里,也知道中醫注重基本功,還沒認字兒就開始背湯頭歌,沒認清蔬菜,先認識藥材。 老大夫擺擺手。 “我們不是老頑固,你們在進步,我們這一派也在求傳承香火,早就脫離了死記硬背那一套,先理解,再記憶,更科學!” 中醫醬酒流派,并非自成一統,守舊派外。 是早些年人口流動小,各地區人民的飲食作息和自然環境不同,導致的病痛,體質,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干燥地區人生病要滋陰潤燥,潮濕地區人生病要祛濕固陽。 千百年來,根據區域和病人體質,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療體系而已。 現在人口流動量大,各流派也會有學習交流,融會貫通。 第149章 飲食男女日常08 李長若認真思考了這件事的可行性,回到住處,陪父母痛痛快快的玩了一段時間。 “我感覺好多了,你假期也沒多少了,我們回家吧!” “娟兒啊,這鮮花餅可好吃了,媽給你留的?!?/br> “是啊,你還有工作,休假太久,領導得對你有意見了?!?/br> 李長若查看郵箱里的郵件。 “爸媽,我已經申請援助西南醫療計劃,調令剛剛下來,就在內河長赤的衛生院?!?/br> “這哪行??!” 李源急了,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哪能跟西南山溝溝里的鄉鎮衛生院比! “就是,你讀了那么多年書,那么辛苦,咋也輪不到你來這地方??!” 李長若安撫他們。 “本來國家醫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就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國家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扶持。 無論老師還是醫生,支援西部,之后的調動升遷還有評職稱,都有很大幫助,你們放心,我有數?!?/br> 李源心里五味雜陳,程春玲已經開始抹眼淚了。 說到底,還是為了他們兩個的身體,才會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生活,他們在老家多好,高鐵飛機商場超市的,啥都有。 “這事兒得聽我的,就這么定了,我已經在城里給你們買了房子,是一個帶院子的小別墅,全款! 爸,我給你買了個車,去哪兒帶著我媽我奶奶都方便,這里房價是真便宜?!?/br> “你不跟我們一起住嗎?” 李長若擺擺手。 “平時我住在衛生院那邊的宿舍,休息天到城里來,也不遠,城里生活更方便一些?!?/br> 李源面露擔憂。 “你工作的地方還有什么人?我得去看看?!?/br> “行,我入職的時候帶你們去看看,都是醫院,同事左右不過是醫生護士行政部保衛科那些成員唄!” 成員的確是那些成員,醫院跟醫院還真不一樣。 這里的醫院沒有城里那么高的住院樓門診樓急診中心,一個大院兒,一棟三層刷黃涂料的板樓,集中了內外科和住院掛水拿藥的地方。 后面一排就是宿舍。 李長若安撫二老。 “等三五年,支援滿一個周期,我就調動回去了!” 李源皺眉。 程春玲擔憂更多的是女兒的個人問題。 明年就三十了,三五年之后,對醫生這個職位來說,可能是黃金期,可是對一個女人而言,已經錯過了最佳生育期。 “那你在這有優秀的小伙子自己留意??!” 李長若被老母親的話逗樂。 “好嘞媽,我留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