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當然,他身邊不缺膽大心細的,直接南下找貨源,想把孟青蘭排擠出局。 大山子為孟青蘭不值得,幾次差點跟魏瑭的人起沖突,好在都被李響攔住,兩人還在工地忙碌,不忙的時候,會過去給孟青蘭打下手。 孟青蘭大膽跟鄒城下單,要的貨量是過去的百倍,她很有冒險精神,不僅立足本省,還把只身往外走,外省,京城,扯著魏瑭的大旗,訂單接到手軟。 魏瑭被她推著走,嘗到不少甜頭,膽子已經越來越大。 原先孟青蘭單打獨斗,靠賣勞保手套鞋墊養家,風里來雨里去,磨破嘴皮子賠笑臉,才得幾毛錢一副的利潤。 后來賣安全繩,又是拉李響合伙,又是請客吃飯,萬元戶變成二十萬。 現在背靠大樹,短短幾個月時間,孟青蘭手里的二十萬翻了幾番,變成二百多萬。 這些利潤已經足夠孟青蘭自己奮斗五六年了。 而且貨源就在那,這世上聰明又愿意冒險的人多的是,機遇稍縱即逝,以后賣安全繩的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三人成眾,魏瑭也壓不住。 在龐大利潤面前,有背景又怎么了?! 舍下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孟青蘭讓大山子別慌,錯過這段時間,魏瑭也要沒生意。 又是暑假,今年的暑假格外輕松,除了孟青蘭的生意做大,又蘭也考上了高中,成績還挺不錯,初中所在學校都給她發筆記本和鋼筆作為獎勵了。 “我這不算什么,五舅舅考的才叫好呢!” “對哦,孫啟政今年考大學,他考的怎么樣?” 孟又蘭一臉羨慕。 “考的京航,總算熬出頭上岸了?!?/br> 孟青蘭挑眉。 “哎喲不錯啊,以后不讀研究生沒工作的那種,四年大學加三年研究生還要讀七年,讀完出來,進國航是唯一的就業途徑?!?/br> 又蘭無語。 大姐總是精通如何準確潑冷水,讓人心里的小火苗,‘噗嗤’一下子就熄滅了。 孟青蘭乘勝追擊。 “你以后準備考哪里?學什么?我給你打聽打聽,還要苦讀幾年!” 孟又蘭瞪一眼大姐。 “哼,苦讀就苦讀,我才不怕呢,我的目標是清大建筑系,我的偶像是梁先生和林先生?!?/br> 林先生還可以,梁先生就算了。 “嗯,繼續加油,讀到哪兒你姐都能供你?!?/br> 又蘭抱著大姐的胳膊,自從大姐來了,就不許她去小飯館幫忙,不要她做家務,老家的家禽也不養了,地都給二叔家種了。 “大姐,以后等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孝敬你,掙錢給你花,你喜歡干嘛就干嘛,不喜歡的事情不許任何人逼你做?!?/br> “哎喲,粘人精,等你長大趕緊嫁出去,去粘著別人,我要掙錢到處去旅游度假買東西?!?/br> 孟青蘭現在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但是并沒有把所有錢都拿去投資,還做了一部分風險隔離。 從改革開放起,接連三四十年,國人勤勞勇敢,很多行業都崛起各式各樣的成功人士。 但是成功人士往往不滿足于現狀,盲目擴大規模,步子邁大了,到處融資,愿意接受外資,最后管理不善,船大失控,沒有因為窮困餓死,而是被資本撐死。 孟青蘭依靠魏瑭的時候,也有點這個意思,不過她目的明確,只為掙點快錢,舍得隔離風險。 首先就是給又蘭的定期存單,萬一青蘭以后生意有問題或者孟石堅回來插手,又蘭也能在沒有任何人幫襯的情況下,安心讀書。 她還在市里買了房子,寫的又蘭的名字。 將來要是還有余力,又蘭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給她買個房。 唔,再買個鋪子用來收租。 算了,以后寫字樓才是爹,還是先搞錢。 人就是不經念叨,孟石堅打電話回來好的壞的都說爛了,愣是連人都沒叫來過,好幾次想要回來抓人,都因為工廠訂單多,走不開身。 第114章 九零年代紅塵滾滾21 經歷了金鳳的事情,兩口子把兒子當眼珠子,有點咳嗽感冒就往醫院跑。 今年不能再等了,特別是又蘭今年算下來剛好初中畢業,廠里走了一個會計,要是能把又蘭帶過去接手這份工作,以后孟石堅出差報銷都順利一些。 那個辭職離開的會計,正是跟孟青蘭一起合伙做買賣的江玉。 結婚又發財了,丈夫發現商機,直接喊她出去一起干批發。 鄒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又有政策垂青,無數商品在這里生產出來,流通到偌大的國土上,十幾億民眾手中。 這里的工廠人停機不停,流水線上每天都熱火朝天,機器能磨出火花來,各地追夢的年輕人紛紛南下往這里跑。 那些膽子大,來的早,改革開放沒多久就南下的,已經成為第一批外來本地戶了。 孟龍飛聽說要回老家,首先就想到曾經讓他做了大半年噩夢的龍鳳胎jiejie,說什么也不肯回。 孩子不回來,邱菜花也得留在鄒城照顧他,只有孟石堅自己回來。 他也不想回村,到縣里就打電話回去找老二,要孟青蘭的地址。 孫二英再三叮囑孟石鋼不要給,架不住人家親兄弟,一個娘胎里出來的。 孟石堅拿到地址,直接殺到孟青蘭姐妹租住的房子里,一腳踹開門,就聽一陣犬吠,一個黑影飛撲上來,把他嚇的驚魂未定,一個字都沒來得及說,就被撲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