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不了他晚幾天去,避開一點,不那么扎眼就是了。 事實就是,程然還是太年輕。 丁晴提前一步到單位,單位給了安家費,加上丁晴手里的積蓄,直接在海城把房子給定下了。 秦外婆長舒一口氣,孩子安穩生活第一步,總算是邁出去了。 海城從近代史上開始,無論經濟還是政策,處處都走在全國前頭,稅務也不例外。 早在十年前,海城就準備整頓稅務。 無他,全球在海城注冊的公司太多,把這里當做花家第一站,立足點,就這么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海城的稅務就該是周邊蘇浙皖的總和還得翻倍。 可事實海城每年接受蘇浙皖供養這件事,總難免被拿出來說事兒,腰桿子總覺得有些直溜不起來。 這些年相關方面人才招攬了無數,安家費也發出去不少,但是海城的大中小各種規模的公司多如牛毛,除非一個一個拉過來排查,還真很難做到行之有效。 現在丁晴和林建,還有程然,這一股全新血液注入進來,海城又想要折騰一下子。 直接在當初丁晴帶隊的小組建模賽基礎上,優化升級,最好是化被動為主動,能主動自動測算。 而不是手動去找納稅大戶的漏洞。 這一點丁晴一開始有點沒反應過來,但是很快,她就覺得這是一個新思路。 “我有點思路,但是我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明顯不太夠,還需要計算機專業,數學專業的人才?!?/br> 領導大手一揮。 “今年的實習生里,你說的這三方面專業人才都有,隨你征用,要是新人不夠,老人也隨你抽調?!?/br> 當然,新人比較聽話,眼里有活兒,對丁晴的命令能做到令行禁止,執行力杠杠的。 老人就不行了。 職場老油條,可能不會成就什么事兒,但是只要老油條愿意,他能讓什么事兒都成不了。 俗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丁晴擺擺手。 “這三方面的實習生就夠了,老人都有他們做慣了的工作崗位和內容,沒有出實際成績之前,先不興師動眾?!?/br> 領導聞弦歌知雅意,很快跟丁晴達成共識。 “那就這么說定了!對了,當初跟你合作的林建還有程然都來我們單位了,要征用嗎?” 丁晴當然不會做主,直接把決定權丟給領導。 “我想著隊伍貴精不貴多,我自己就是本專業的,林建和程然跟我都是一樣的,就算是要人,再來一個也足夠了,多了浪費名額,還尾大不掉?!?/br> 浪費名額算什么?海城養活這樣的實習生,那就不是事兒,尾大不掉才是領導擔心的好嗎? “那行,就再選一個,你看著選,林建已經入職,程然還要有幾天?!?/br> 丁晴無所謂的點頭。 “那就林建,盡快開始的好?!?/br> 丁晴欣然同意。 “領導,我加了您微信,回頭不忙的時候,您通過一下,我們團隊有了初步模型,就先發給您了解一下?!?/br> 這話說得領導心里恨熨帖。 他也不是在單位橫著走,沒有對手的。 等著搶功勞,摘桃子的,虎視眈眈想拉他下馬的,看他笑話的,多的是。 能籠絡住這一小隊人馬,當然最好。 領導不僅加了丁晴的微信,還加了其他幾個成員微信。 等程然來的時候,丁晴已經帶著六人小組繼續熱火朝天的推演測算起來。 工作量每年就那么多,可是實習生每年都在招人,職位越來越多,分到每個人手里的活兒壓根沒多少。 丁晴哪怕再擴編兩倍的隊伍人數,都綽綽有余。 小組成員每天上班不用做別的,就在辦公室里研究推演就行,到點就能去單位食堂干飯,每天十幾個菜不重樣,恨不得一天三頓還帶下午茶點心,超量供應。 丁晴不想做飯,吃完還會再打一份帶回家,秦外婆一天三頓飯都有了。 當然,看丁晴這一波人不順眼的也不是沒有。 不過菜雞琢人,能力有限,橫豎不能把丁晴辭退,無非就是說話不好聽,丁晴從來不慣著,不軟不硬的懟回去。 大家都是編制內,工資是國家發的,也不指著你吃飯,誰又比誰高貴? 程然就是這檔口來報道的。 第41章 甩不掉的前男友36 原先跟丁晴的領導斗的烏眼雞一樣的蔡主任像是抓到救命稻草。 “小程啊,我記得當初你們在學校建模大賽上得獎,也有你是吧?” 程然受寵若驚,何德何能,領導能記得他的名字! “是是是,蔡主任,怎么了?” 蔡主任當即想以程然為支點,拉起班組,對抗死對頭。 “就你那個成果,還能優化升級嗎?最好是自動化的,需要什么設備,什么人才,我這邊都能給你申請來,” 程然一頭霧水。 “那個理念不是已經完成了嗎?我們小組還因此得獎呢,哪里還有優化升級的空間?” 這個理念都是丁晴率先提起來的,李夢琪為此還跟丁晴結下梁子,后來一步步把提出來的理念都落實了,一個課題也就結束了。 程然本身就不是這個理念的構思者,當然無法把成果擴展! 蔡主任氣了個倒仰! 他倒是不懷疑死對頭,因為這東西就像是懷孕,總有瓜熟蒂落的一天,死對頭要是敢糊弄領導,早晚有被識破的一天,到時候他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