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黑山決裂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當玩家、快穿:睚眥出沒,人渣小心、我有三千小世界、快穿:白蓮花她又萬人迷了、快穿:在甜文里被大佬們親哭、佛系大小姐穿越古代悠閑生活、快穿直播:她在病嬌邪神懷里作死、快穿大佬扛八米大刀,讓人渣先跑、我的妻兒不對勁、嫁給聾啞男配
冀州。 常山國。 真定城,冉閔軍營。 朱武看著冉閔,緩緩說道:“主公,豫州之地,局勢混亂,王慶、李自成各據一方,劉寵威壓陳國,三方關系微妙,如果我們直入豫州,未必不能渾水摸魚,從中取利?!?/br> “天王,萬萬不可!” 還未等朱武說完。 堂下一人卻已經猛然站起,高聲說道。 眾人聞言觀之,正是黑山軍二號人物——李農。 李農站起身來,瞪了朱武一眼,旋即對冉閔說道:“天王,朱武此人居心叵測,應當斬首!” “你說什么?” 朱武一聽李農此言,心中頓時火起。 同時,朱武身后,他的護衛隊長,人稱“鎮黑山”的黃信也手持長劍,擋在了朱武面前。 “大膽!” 見黃信一步踏上。 李農身后,紀安邦與東方雄兩人齊出,各持長劍,護衛在李農左右。 “夠了!” 劍拔弩張之際。 冉閔終于暴喝一聲。 他猛然站起身來,一雙虎目掃視,在李農身上停了片刻,旋即問道:“為何要殺朱武?” 李農看著朱武,冷冷說道:“此人提議前往豫州,乃是要把我們黑山軍帶入死地,此事居心叵測,請天王細細察之!” “我提議前往豫州,乃是趁李自成、王慶、劉寵爭斗之時,從中取事,你為何說我居心叵測!” 朱武開口爭辯說道。 說罷,他轉而拱手看向冉閔,說道:“李農屢進讒言,請主公速速斬之!” “好了!” 見朱武請斬李農。 冉閔不由得皺起眉頭,不耐煩的揮揮手,說道:“你們同殿為臣,有什么事情化解不開?” 說到這里,他轉向李農,問道:“你說說看,去豫州為何不妥?” 李農微微拱手,轉而走向地圖,以手指著圖上,說道:“天王請看,如果前往豫州,從常山國出發,一路經過趙郡,進入兗州,過廣平郡、魏郡、陳留郡,方可到達豫州?!?/br> 李農指著地圖,目光灼灼,盯著朱武問道:“兗州局勢復雜,朱武,你難道不知道嗎?” “兗州群雄皆是守戶之犬,根本不是天王的對手,你這是危言聳聽!” 朱武梗著脖子,指著李農,口中大喝道。 李農冷笑一聲,接著說道:“兗州群雄,目前最強有兩股勢力,一支為郭氏子弟郭威,一支為高氏子弟高歡,這兩人皆是世家出身,兵精糧足,更兼猛將無數,你說皆非天王之敵,實在是滿口胡言!” “你的意思。便是天王不敵他們嗎?”朱武終于找到李農的漏洞,當即開口說道。 李農聞言,自覺自己所說有誤,于是連忙解釋道:“我并非這個意思,只是說,這二人非等閑之輩,天王如果要去豫州,一定要做好萬全之策!” “好了!” 冉閔擺擺手,冷冷看了一下李農。 隨后,他開口問道:“如果我不去豫州,在常山國,該如何是破局?” 李農思索片刻,拱手說道:“應該與并州呂布求和,全力擊破袁紹,聯合渤海黃巢,各據一方?!?/br> “和呂布求和?” 冉閔看著李農,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天王為何發笑?” 李農見冉閔笑得有些恐怖,于是開口詢問。 冉閔問道:“你在井徑城,便是如此和呂布軍求和的吧?” “這……” 李農聞言,渾身一震。 他回頭看向紀安邦和東方雄。 這兩人也是一臉茫然。 “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背著我,與呂布軍求和,拱手讓出井徑城!” “李農,你當真要謀反不成!” 冉閔步步緊逼,直接站在了李農對面,同時,天王的氣場放開,將李農死死壓制。 “天……天王!” 李農臉色一變,當即就要解釋。 然而,冉閔卻好像不給他解釋的機會,左手已經按在了腰間佩劍的劍柄之上。 “休傷我主!” 與此同時,紀安邦和東方雄挺身而出,擋在了李農面前。 “你們二人也要造反不成?” 冉閔怒視紀安邦和東方雄,口中喝問道。 紀安邦拱手回答說:“天王,李將軍對我們二人有知遇之恩,不敢相忘,請天王放我們離開!” 冉閔聞言,臉色微微一變。 他的目光在李農和紀安邦、東方雄三人之間轉了許久。 最終長嘆一聲,說道:“罷了,你們離開吧!” “天王!” 旁邊的朱武一聽此言,吃了一驚,連忙拱手,準備勸諫。 冉閔揮揮手,說道:“李農隨我多年,不忍相殺,快速速離去!” 李農臉色變幻多次,深深望了一眼冉閔,這兩位曾經并肩作戰的盟友,不知何時竟然到了這般地步。 “天王保重!” 李農微微拱手,對冉閔說道。 說完,他轉過身,帶著紀安邦和東方雄兩人,離開了冉閔的大營。 “唉……” 望著李農遠去的背影。 冉閔低聲嘆了口氣。 他旋即下令,讓大軍收拾整備,不日啟程,往豫州出發。 …… 再說李農方面。 自從他離開了冉閔大營,回到自己營寨之后。 他召來紀安邦和東方雄商議日后打算。 紀安邦說:“我觀那呂布兵多將廣,蒸蒸日上,不如以常山為資,投靠呂布,如何?” 李農聞言,不置可否。 他又轉頭看向東方雄。 東方雄點點頭,說道:“紀將軍言之有理,呂布軍比之袁紹更有實力,我等不如趁機歸附,用常山國,換取呂布軍的一營之位?!?/br> 李農聽罷,嘆了口氣,沒奈何,只能答應了兩員大將的提議。 于是。 第二日一早。 李農修書一封,讓麾下親衛騎快馬飛奔到井徑城,邀請孫安前來收取常山。 此時。 孫安穩坐井徑城。 正與房學度等人商議攻略常山國之事。 然而就在這時。 李農的書信已經送了過來。 接到書信之后,孫安十分高興。 他當即點起兵馬,以房學度守住井徑城,欒廷玉、卞祥、山士奇三員大將隨他一起前往真定城,收納常山國。 數天之后。 冉閔率軍向南,已經離開。 真定城被李農占據。 孫安的兵馬已經在城外三十里處,一天左右便可到達。 而與此同時。 東面的薛仁貴,在張燕等人的帶領下,也率領大軍,向真定城靠攏,試圖攻打城池,奪取常山。